雍正二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個富足的人家,出生了一個女嬰。據說,在一個女嬰出生的時間,當地下了三天三夜的雨,因為這家人姓夏,祖輩希望她聰明伶俐,故取敏,又因為出生時下了三天三夜的雨,算命的先生說,或許是觀音娘娘的仙草下凡,故加了芝。所有,女嬰的名字叫夏敏芝。
為了紀念夏敏芝的出生,夏家請了當地的和尚和尼姑為她誦經,同時還捐贈當地窮苦百姓,做善事。為的就是讓夏敏芝可以健康的成長。
夏家世代為書香世家,祖輩曆代為官。因此夏敏芝成長在一個富足的家庭中。
祖父夏侯尚,看著夏敏芝從小身上就有的獨特氣質,也覺得神奇。因為他聘請了最後的奶媽,最後的傭人照顧她。
一天一天的,敏芝慢慢長大。夏家雖然沒有讓女子讀書的習慣,但是父親卻請了先生交敏芝詩書。
聰明的敏芝,白天學習詩書,晚上學習刺繡,就這樣,敏芝一天一天的長大。
轉眼,敏芝到了豆蔻之年,清秀而美麗。
正好也到敏芝祖父夏侯尚的生辰,今年正好是六十大壽。夏家張羅著給夏侯尚大擺酒席,為其慶生。當地的各種富貴之人,能請的都請了。賓客雲集,高朋滿座。好不熱鬧。正好,當地一個叫李德明的人在京城為官也回家探親,也受邀來給夏家道賀。
話說,李德明官居高位,乃為二品文官。夏侯尚久仰其名,於是讓敏芝拜其為幹爹。李德明雖平時不願隨便認幹兒女,但是他看到敏芝一雙明亮的眼睛和出眾的外表,也就答應了。
宴會結束,敏芝親自與父母一起送李德明離去。
轉眼,冬去春來。李德明在京繁忙,似乎都忘記了自己了收了敏芝為幹女兒。突然的某天,她家來了一個叫夏氏的丫鬟,他才想起,原來自己有個叫夏敏芝的幹女兒。
於是,他給夏家一封書信,說叫敏芝來京城住上幾日,也盡盡幹爹之責。
夏家收到書信,馬上準備送敏芝上京。難得出一次遠門,帶上丫鬟和下人,由族人親自送去。
過了幾日,敏芝到了京城。到底是來自小地方,雖說家中也是富甲一方,但是,麵對著京城的繁華,敏芝也告誡自己,要小心為人做事。不讓笑話小不懂規矩。
不久,敏芝就到李府。到時已接近晚上,正是燈火通明啊。敏芝第一次見如此繁華的夜景,不經感歎著,世上竟有如此繁華之地。
李德明早已叫人等候著接敏芝了。並帶敏芝到了正殿,敏芝進門拜過義父和幹娘,並且給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請安。李家所有的人都被敏芝的美貌吸引了,李母感歎著說,天下竟有如此美麗之人。敏芝雖來自小地方,可是身上具有的氣質,一點也不比大家閨秀差。於是,李母叫下人們好生照顧著,以後她就是你們的小姐了。
於是,敏芝就這樣進了李府,開始了她在京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