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拉三扯四】形容說話亂牽扯到無關的人和事。
【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拉朽摧枯】同“摧枯拉朽”。
【拉拉扯扯】①拉拽。②牽手挽臂。表示親昵。③形容拉攏不正當的關係。
【拉枯折朽】同“摧枯拉朽”。
【拉家帶口】謂被家小拖累著。
【拉幫結派】組織幫派,搞小集團活動。
【來日大難】本指往日艱難。《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一·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脣乾。”後亦用以指前途困難重重。
【來日方長】未來的日子還很長。表示事有可為;或勸人暫時不必急於從事某一活動。
【來因去果】猶言來龍去脈。
【來好息師】招致和好,停止戰爭。
【來迎去送】來者迎之,去者送之。
【來者不拒】凡是來的都不拒絕。語出《孟子·盡心下》:“往者不追,來者不拒。”
【來者不善】見“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謂來的人不懷好意。
【來者勿拒】見“來者不拒”。
【來者可追】謂以後的事尚能補救。語本《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來者居上】後來居上。原指資格淺的新進反居資格老的舊臣之上。語出《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後亦用以稱讚後起之秀超過前輩。
【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猶言解鈴還是係鈴人。謂誰惹起的是非,還得由誰來了結。
【來蹤去路】見“來蹤去跡”。
【來蹤去跡】①指來往行跡。②猶言來龍去脈。
【來龍去脈】堪輿家語。謂山形走勢象龍體一樣起伏連貫。明吾邱瑞《運甓記·牛眠指穴》:“此間前岡有塊好地,來龍去脈,靠嶺朝山,處處合格。”後用以比喻人、物的來曆或事情的前因後果。
【來鴻去燕】比喻行蹤漂泊不定的人。
【闌風伏雨】見“闌風長雨”。
【闌風長雨】闌珊的風,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際的風雨。後亦泛指風雨不已。
【瀾倒波隨】猶言隨波逐流。比喻言行無標準。
【覽聞辯見】謂見多識廣,能說會道。
【攬名責實】猶言循名考實。觀其名而考核其實績。
【攬轡中原】見“攬轡澄清”。
【攬轡登車】見“攬轡澄清”。
【攬轡澄清】《後漢書·黨錮傳·範滂》:“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以滂為清詔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誌。”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載為陳蕃事。後以“攬轡澄清”謂在亂世有革新政治,安定天下的抱負。
【爛如指掌】猶言了如指掌。形容對情況了解得非常清楚。
【爛若披掌】形容對情況非常熟悉。
【爛若披錦】比喻文辭華麗。
【爛若舒錦】見“爛若披錦”。
【爛漫天真】見“爛熳天真”。
【爛醉如泥】醉得癱成一團。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樣子。語本《後漢書·儒林傳下·周澤》“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唐李賢注:“《漢官儀》此下雲:‘一日不齋醉如泥。’”
【爛熳天真】形容心地純真,不虛偽做作。
【爛額焦頭】形容十分狼狽窘迫的情狀。
【濫官汙吏】貪汙舞弊的官吏。
【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冒充有本領,混在行家裏充數。或比喻以次充好。
【郎才女姿】見“郎才女貌”。
【郎才女貌】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謂男女雙方相稱,姻緣美滿。
【狼子野心】狼崽子雖幼,卻有凶殘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用心狠毒。後亦謂凶暴的人懷有野心。
【狼子獸心】喻凶暴的人用心殘忍,有如野獸。
【狼心狗行】比喻心腸狠毒貪婪,行為卑鄙無恥。
【狼心狗肺】比喻心腸狠毒、貪婪。
【狼吃襆頭】狼銜去人的襆頭,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難言,強自忍耐。
【狼羊同飼】比喻把壞人同好人一樣對待。
【狼吞虎咽】見“狼吞虎燕”。
【狼吞虎燕】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樣吞食咬嚼。比喻極為貪婪殘忍。
【狼吞虎餐】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燕】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奔豕突】形容壞人成群亂闖。
【狼奔兔脫】形容倉皇逃竄。
【狼奔鼠偷】形容壞人到處擾亂。
【狼奔鼠竄】形容倉皇亂跑。
【狼前虎後】前門趕走狼,後門來了虎。比喻壞人接踵而來。
【狼突豕竄】見“狼奔豕突”。
【狼突鴟張】像狼一樣奔突,像鷂鷹一樣張開翅膀。形容壞人猖狂囂張到了極點。
【狼狽不堪】①形容處境非常困難、窘迫。②形容非常破敗。
【狼狽周章】倉皇驚恐。
【狼狽為奸】亦作“狼狽為奸”。互相勾結幹壞事。
【狼狽為奸】見“狼狽為奸”。
【狼煙大話】漫無邊際的吹牛話。
【狼煙四起】指四處報警,社會動蕩不安。
【狼猛蜂毒】形容人凶狠毒辣。
【狼飡虎食】同“狼餐虎咽”。
【狼飡虎咽】見“狼餐虎咽”。
【狼飧虎咽】亦作“狼餐虎咽”。
【狼號鬼哭】形容哭叫的聲音淒厲。
【狼嗥狗叫】形容惡人狂呼亂叫。
【狼嗥鬼叫】形容聲音淒厲。
【狼餐虎咽】見“狼餐虎咽”。
【狼餐虎咽】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餐虎咽】見“狼餐虎咽”。
【狼餐虎噬】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殘酷剝削搜括。
【狼餐虎咽】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艱狽蹶】比喻處境困苦窘迫。
【狼嚎鬼叫】見“狼嗥鬼叫”。
【狼蟲虎豹】①泛指凶猛的動物。②比喻惡人歹徒。
【狼顧虎視】如狼虎視物。形容威嚴而凶狠。
【狼顧鳶視】如狼鷹視物。形容凶狠而貪婪。
【狼顧鴟張】如狼凶視,如鴟張翼。形容凶暴,囂張。
【狼顧鴟跱】如狼凶視,如鴟峙立。比喻凶暴者伺機欲動。
【狼顧麕驚】比喻驚恐萬狀。
【朗朗上口】謂誦讀詩文時的聲音響亮而順口。
【浪子回頭金不換】謂不走正道的人改邪歸正後極其可貴。
【浪跡浮蹤】到外漫遊,行蹤不定。
【浪酒閒茶】指風月場中的吃喝之事。
【浪跡萍蹤】見“浪跡浮蹤”。
【浪蝶狂蜂】①縱橫飛舞的蝴蝶和蜜蜂。②比喻尋花問柳的浪蕩子弟。
【浪蝶遊蜂】猶言浪蝶狂蜂。比喻尋花問柳的浪蕩子。
【浪蕊浮花】指尋常花草。
【勞心焦思】苦思苦想。
【勞民動眾】動用眾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勞民費財】亦作“勞民傷財”。
【勞民傷財】既使人勞苦,又浪費錢財。
【勞而無功】謂徒勞而沒有功效。
【勞形苦心】身體疲乏,精神耗損。
【勞身焦思】形容身體和精神都很辛勞。
【勞苦功高】謂勤勞辛苦,立下大功。
【勞師動眾】原指大規模興兵打仗,後亦指動用很多人力去做某件事,多含有小題大作的意思。
【勞師糜餉】謂徒勞兵力,空費軍餉。
【勞筋苦骨】謂勞動繁重,使筋骨疲勞痛苦。
【勞燕分飛】《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八·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後以“勞燕分飛”比喻別離。勞,伯勞,鳥名。
【牢不可破】堅固、緊密不能摧毀或拆開。亦形容人的意誌堅定或態度固執,不能動搖。
【牢甲利兵】猶堅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潦原浸天】“潦”念lǎo。淹沒天地。極言水勢大。
【樂天任命】猶言聽天由命。
【樂天安命】見“樂天知命”
【樂天知命】①舊謂樂從天道的安排,安守命運的分限。②現引申為安於現狀,樂守本分。
【樂不可支】形容快樂到極點。
【樂不可言】快樂得無法用言語形容。
【樂不可極】享樂不可過分。《禮記·曲禮上》:“誌不可滿,樂不可極。”鄭玄注:“樂,音洛。”一說指音樂。孔穎達疏:“樂者,天子宮縣以下皆得有樂,但主歡心,人情所不能已,當自抑止,不可極為……靡靡之樂,是極樂也。”
【樂不思蜀】《三國誌·蜀誌·後主傳》:“後主舉家東遷,既至洛陽”裴鬆之注引晉習鑿齒《漢晉春秋》:“司馬文王與禪(劉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後因以“樂不思蜀”謂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樂不極盤】謂享樂不能過分。盤,樂。
【樂以忘憂】①謂因樂於道而忘記憂愁。②指因眼前的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樂在其中】謂其中自有樂趣。語本《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樂而不荒】同“樂而不淫”。
【樂而不淫】快樂而不放蕩。指有節製,不過分。
【樂而不厭】喜愛而不厭倦。
【樂而忘死】形容胸襟曠達,忘懷一切。
【樂而忘返】快樂得忘記返回。極言留戀之意。
【樂成人美】樂於成全人家的好事。
【樂此不倦】見“樂此不疲”。
【樂此不疲】《後漢書·光武帝紀下》:“扞光武呴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閒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原頤愛精神,優遊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後以“樂此不疲”謂耽樂某事,不覺疲倦。
【樂行憂違】謂所樂的事就去做,所憂的事則避開。語本《易·乾》:“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樂事勸功】謂樂於從事所業,努力獲得成效。
【樂昌之鏡】見“樂昌分鏡”。
【樂昌分鏡】南朝陳將亡時,駙馬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估計不能相保,因破銅鏡各執其半,約於正月十五日售其破鏡,俾取聯係。陳亡,妻沒入楊素家。及期,徐輾轉依約至京,果訪得售半鏡者,夫妻卒得重聚。事見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後因以“樂昌分鏡”比喻夫妻分離。
【樂昌破鏡】見“樂昌分鏡”
【樂往哀來】歡樂逝去,悲哀到來。
【樂退安貧】謂樂於遜退,安於貧窮。
【樂極生哀】同“樂極則悲”。
【樂極生悲】同“樂極則悲”。
【樂極則悲】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
【樂極則憂】好樂過度而不止,必生憂傷。
【樂極哀來】同“樂極則悲”。
【樂極悲生】同“樂極則悲”。
【樂極悲來】同“樂極則悲”。
【樂嗟苦咄】高興時招喚,不高興時責罵。形容對人態度惡劣。
【樂善不倦】樂於堅持做好事。
【樂善好施】謂樂於行善,喜好施舍。
【樂善好義】謂樂於行善,喜好正義。
【樂道安命】樂守正道而安於天命。
【樂道安貧】①樂守正道,安於貧賤。②唐代取士科目之一。參閱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六。
【樂道好古】以守道為樂,喜愛古製。
【樂道忘饑】謂醉心於聖道。
【樂道遺榮】樂守聖賢之道而拋棄榮華富貴。
【樂禍幸災】猶言幸災樂禍。謂以別人的災禍為樂。
【樂業安居】樂於所業,安於所居。謂生活愉快安定。
【樂新厭舊】喜新厭舊。謂感情不專一。
【樂盡哀生】猶言樂極生悲。
【樂盡悲來】猶言樂極生悲。
【樂山愛水】愛好山水風光。
【樂山樂水】比喻各自愛好不同。語本《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雷打不動】形容意誌堅定,不可動搖。也形容做事有固定不變的方式。
【雷令風行】猶言雷厲風行。
【雷奔雲譎】如雷奔行,如雲翻卷。
【雷動風行】①指萬物運動變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嚴厲迅猛。
【雷嗔電怒】暴怒貌。
【雷厲風行】比喻聲勢猛烈,行動快速。
【雷厲風飛】①同“雷厲風行”。②嚴厲威猛。
【雷霆萬鈞】《漢書·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後用“雷霆萬鈞”比喻威猛之勢,勢不可擋。
【雷驚電繞】雷鳴電閃。比喻落筆如飛的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