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致富者應具備的思想與信念
富遊戲新規則
當我們走在大街上,稍稍留心一下,就會發現有很多迷惘的人、焦頭爛額的人、一籌莫展的人。他們或者行色匆匆,或者東張西望,或者欲言又止,或者徘徊猶豫。隻要我們注意到了這些人,就會意識到我們實際上也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了。
為什麼大家會如此心事重重?因為沒有成功,沒有過上真正的幸福生活。說得再直截了當一些:大家都看到了億萬富翁,大家都想成為億萬富翁,但不知道怎麼辦。怎麼辦呢?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更加富有,都應該有選擇富有的權利。取法乎上,退而求其中,實在不行就求其次。應該以億萬富翁為目標,達不到就但求千萬富翁,實在不行,做百萬富翁也行。
很多人都為之努力過,但沒有成功;也有很多人想為之努力,但找不到地方下手。
這到底怎麼了?發生了什麼?那些億萬富翁他們到底有什麼不同?就像當年陳勝、吳廣所說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今天人們不禁要提出類似問題:“億萬富翁寧有種乎?”
大家都生活在同一時代,看見的聽到的都是一樣事物,機會也一樣地擺在人們麵前,有許多人作出的努力也與億萬富翁們似乎是一樣多,為什麼命運截然不同?
帶著這些問題,人們開始研究社會,研究市場,看一些帶有抓拿騙吃性質的“賺錢絕招”、“發財捷徑”、“避免技巧”等等爛書,依然不得要領,其結果隻是將自己心智擾亂,離真正的通向億萬富翁的路越來越遠,成功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到最後,人們隻好怨天尤人:通往億萬富翁的路啊,為什麼越來越難?
其實,問題很簡單。問題都出在自己身上,將那些億萬富翁們作為一麵鏡子,對照自己,就會找出症結所在,原來是自己沒有掌握新的規律。將財富作遊戲的億萬富翁們,適應著時代,早已為這場金錢的遊戲製定了新的規則。掌握了它,你也將成為這場遊戲的贏家。
1.速成富豪所總結的遊戲訓律
速成富豪經常這樣形容自己:
一邊往肚子裏吞,一邊嚼著新的吃食,同時,還長伸著筷子,“夾三”,而眼睛呢?眼睛望著下一個要“夾擊”的目標。
想想這“吞一、嚼二、夾三、望四”的一幅非常專注的樣子,你就會明白,在信息時代,我們必須首倡和發揚這種“吞一、嚼二、夾三、望四”的精神。因為隻有專注,你才不會失去閃電致富機會。
世界各地的企業正進入一個似乎永無休止的躍動時期。從蘇黎世到東京,從東京到美國的舊金山,世界各地企業正麵臨著全球化大趨勢的猛烈衝擊。
日益強大的信息技術力量正衝破企業組織和政治力量的藩籬,塑造出一批新的弄潮兒,徹底改寫著國際商業競爭的規則。
而最令人心悸的是,按照專家的看法,目前深深影響廣大消費者的新技術通訊力量,還未發揮出其潛力的百萬分之一。如果充分發揮了它的潛能,請試想會是什麼結果!
以上這些潮流與其他各類潮流一起彙聚成一個商業環境,它與五年前或今後兩年的環境無幾相似之處。這是一個競爭優勢不能持久、隻能不斷創新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迅速崛起的專注的超級富豪,為正在準備進入財富遊戲的年輕人總結了十條遊戲訓律。掌握了這些訓律,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大玩家”。
①不要按照本行業的主要競爭規則經營
要開創新的競爭空間,在靜態的市場中進行生死搏鬥是過時的遊戲。
②不創新,便滅亡
必須持續不斷地創新,最好的公司都能夠不斷創新,不斷超越自己。
③重新評估公司內潛藏的戰略資產
要運用這些資產。不凡的企業能看到別人忽視的潛在價值並加以利用。
④創立對速度和行動的偏好
如今,保持百分之八十正確並即刻行動遠好過堅持百分之百正確但晚了三個月的做法。
⑤要積極主動,敢於試驗
那種依靠公司規模和知名度坐享機會的時代已經結束,必須走出去,尋找機會。
⑥打破藩籬
21世紀的虛擬公司,正在打破使員工與部門分割的內部藩籬,同時也去除使自己與供應商和顧客隔離的外部框框。
⑦時刻利用所有員工和他們的全部技巧
商學院教授稱之為“授權賦能。”一般人簡單地稱之為給第一線員工以權力和資源,讓他們放手去幹。
⑧開闊全球視野和建立知識庫
美國通用電器這種公司都不能依靠某一個國家的市場求生存,你當然也無法例外。
⑨承認經濟——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來臨
領先的公司正在將優越的環境形象變為強大的競爭武器。
⑩反映企業組織的學習變成企業的信仰
誰都能計算利潤,但這是過去的事。現在,你要集中精力關心主要戰略和贏利驅動因素,把精力集中到真正能推動業務發展的事上。
2.學者闡述的新規則
哈佛商學院著名教授、世界知名的管理行為學和領導科學權威約翰·科特教授所著的哈佛商學院的經典參考讀物《新規則》為我們描繪了後工業時代,即信息時代的前夜,我們所必需麵對的新遊戲的新規則。
新規則一:機會正在發生改變,今天要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就需要選擇不同於20世紀中期的曾為很多人帶來成功的那種職業發展道路和戰略。新規則是:要小心對待習以為常的傳統,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非傳統的創新的做法常常會取勝。
新規則二:市場和競爭的全球化引起了許多的變化。在快速變化和競爭更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你一定要善於捕捉機會,同時要避免在這樣一種環境中可能遭到的各種危害,方能成功。
新規則三:與大型的官僚企業相比,越來越多的小企業發展良好,越來越多的人在管理和領導小企業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新規則是:為小公司的創立發展做出貢獻的人,往往比在大公司裏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工作的滿意度和更高的收入。
新規則四:在快速變化和競爭的環境中,龐大的內向型統治集團,表現常常很糟糕。所以,各種機構被迫精簡,以削減官僚主義的成分,同顧客和供應商形成更緊密的聯係。這種趨勢為小的分銷商、供應商,特別是為商業谘詢者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新規則五:管理工作的成功愈來愈需要領導,而不僅僅是良好的管理,即使是較低層次的管理也需要領導。領導能力的缺乏不僅傷害公司的發展,而且也對管理者個人的成長不利。缺乏領導活動的組織將走向失敗。
新規則六:今天的全球商業環境為金融交易提供了巨大的機會。新規則是:做你自己能做的交易,但要小心。除金融經紀人外,有些機會並不引起人們的最大興趣。因為有些金融經紀人利用了人們普遍心存疑慮的機會,進行投資,公眾越來越以懷疑和輕視的眼光注視著所有的金融經紀人和商人。
新規則七:在競爭加劇和快速變動的全球經濟環境中,勝者收獲巨大,而那些沒有能力或不願意競爭的人,會碰到很大的麻煩。新規則是:你不得不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有效的競爭需要許多東西,尤其是高標準和強烈取勝的願望。
新規則八:在一個快速變化和競爭的環境中,正規的大學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是不夠的。工作中的成功需要在完成學業後繼續學習,需要學習新的方法、技巧、技術和其它的東西。動蕩的環境為那些敢於冒險、誠實上進的人們提供了無數的機會。
最後,科特教授總結了我們目前麵對的新現實、需要做出的新反應、當今世界的新力量。
新現實:不要依靠傳統,因循本世紀大多數勝者走過的職業道路今天將不再會保證你成功。緊緊盯住全球化和它相應的後果,一切都在變化,既提供了巨大的成功的機會,也帶來了相應的危險。
新反應:離開龐大的官僚化的公司,去小的和更企業化的公司,在競爭日益加劇的世界裏,速度和靈活易變是勝利的法寶。從外部也從內部幫助大企業,巨大的機會存在於谘詢業和其它的服務行業中。不僅僅是管理,現在你必須能夠領導以幫助組織成為勝者。善於決斷,大量的機會存在於金融業和其它決策性的職業中。
新力量:增強你的競爭動力,高標準和強烈的取勝願望對今天和將來是必需的。不要停止學習,終身學習對職業的成功顯得越來越重要。
3.新理論揭示快富秘密
從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19世紀的新古典經濟學,本世紀30年代凱恩斯經濟學到戰後的各種經濟學派,可以說都是“物質經濟學”,也就是說以物質為基礎的經濟學。這種傳統經濟學遵循“稀缺原理”以及“生產函數理論”和“收益遞增原理”。
生產函數理論是經濟增長理論的核心。這個理論指出,經濟的增長取決於資本和勞動增加(投入)的數量,而且,投入的要素是相互依賴的,按規模成比例地增加;任何一方單方麵的增長都會使收益遞減,這就是著名的收益遞減規律。
按照這個規律,當一批新產品投入市場,使經濟有所增長時,投資者看到有利可圖,便增加投資,以致形成資本增長超過了相應的勞動增長,即所謂“資本深化”。從而造成收益遞減,資本利潤率下降。投資者見無利可圖,減少甚至停止投資,使得經濟下降,造成經濟衰退。加上其他因素,這就形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周期,長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正是按這個規律運行的,本世紀30年代還出現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卻出現了長期持續增長的趨勢,僅僅出現了一些增長高低的波動,許多經濟學家稱之為“神奇的持續增長”。好像經濟危機的周期被抹平了,危機的周期變成了增長速度高低的波動,變成了經濟發展的節奏。
以致哥倫比亞大學曆史教授艾倫·布林克利說:“經濟有一種公然無視預測的習慣。”而另一位經濟學家J·M·克拉克則說:“知識是惟一不遵守收益遞減規律的生產工具。”現任斯坦福大學教授保羅·羅默早在80年代,就提出了四要素的經濟增長理論,其核心思想是把知識作為經濟增長更重要的要素。他認為:
第一,知識能提高投資收益;
第二,知識需要投資;
第三,知識與投資存在良性循環關係,投資促進知識,知識反過來促進投資。
保羅·羅默的四要素理論把知識分解為兩個可度量的要素,即人力資本(以受教育的年限衡量),新思想(用專利來衡量),加上原來的兩要素:資本,非技術勞力,構成了新的經濟增長的四要素。其中,知識最為重要,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
將這些新的經濟增長理論與當今一些迅速崛起的富豪的事實相聯係,我們就會發現這場財富遊戲的秘密:現在是創富的最佳時機,隻要你善於運用知識資本(無論它屬你自己還是別人),就會迅速搭上致富快班車。
4.一場遊戲一桶金
最大膽的遊戲高手就是從零開始創造一個全新行業的。從汽車庫裏起家的蘋果電腦公司就是這種典範。
這家由兩人發展成一個產值達80億美元,員工達一萬五千人,有數百個附屬公司和供應商的企業,個人電腦業已成為全球三大產業之一,也是最賺錢的產業。但是蘋果電腦出現以前,這個行業根本不存在。
你也許會反問,蘋果電腦現在的衰退不是對創新威力的否定嗎?其實,這裏的真正意義在於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即使是最了不起的創新,其生命力也越來越短。蘋果公司的教訓在於,隻創造一個新的行業,並不能保證你能長期處於統治地位。
但真正的遊戲高手並不隻限於相對來說較新的行業。
在已有幾個世紀的瑞士鍾表業中,斯沃琪手表能在這一行業內一鳴驚人,令人信服地說明,創新在改革最為成熟的行業方麵也很有威力。
當日本新產品像瑞士軍刀切牛排一樣,切割瑞士鍾表業時,多數瑞士鍾表業者束手無策。隻有尼古拉具有足夠的創造力和自信心做出反應,它推出一種全新質量的斯沃琪手表,進行回擊。這一產品將瑞士手表傳統的高貴品質與高度自動化的創新程度結合起來,從而得以火速推出新的產品係列。這些手表全都時髦新潮,價格適宜。
然而,尼古拉並不就此滿足,他還利用斯沃琪商標在時尚、設計和營銷方麵的長處,開拓電話、傳真機等新產品係列。最後,公司又跨出了巨大的一步:宣布製造環保型斯沃琪汽車。
這裏麵的意義很簡單,正如比爾·蓋茨所言“現有市場競爭已成昨日的遊戲,明天的遊戲是為未來而競爭。”
比爾·蓋茨一語中的,遊戲高手的規則也在迅速的轉變之中,每一次轉變都帶著無數的利潤。比如:在傳統產業中,非常注重“技術含量”的價值,一項高新技術產品往往以“天價”問世,然後價格逐漸下跌,這種創造利潤的方式是一種成本累加計算出的。但是在今天,這一規則變了。這樣的例子很多。
1993年,國際聯合電腦公司推出一套財務軟件時,銷售100萬套的利潤竟為零。1995年,東芝公司承認,他們推出的數字化影碟機無法賺回所投入的資金。
你也許驚奇了。這不是一個壞消息嗎?高技術產品隻能賣小錢。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不得不使你再次睜大眼睛了:所有高技術公司的收入都在激增。
國際聯合電腦公司在銷售100萬套財務軟件卻沒賺錢後,其升級軟件卻大發其財。東芝公司在DVD方麵的投入是靠相關產品利潤彌補的。
新技術的衝擊將傳統產業視為金科玉律的商業規則分化瓦解,重新定位。在工業時代的傳統產業經濟中,開發或推出一個新產品是必須精心策劃的,但現在這似乎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新產品甚至可以大量白送,而利潤則來自於後續服務。
在過去,特別產品與大眾產品之間有明顯劃分,而現在廉價的電子表與昂貴的高級手表走得一樣準,便攜式激光唱機與高級音響的聲音一樣動聽。
美國《商業周刊》甚至認為,在一種純技術的價格越來越微不足道的環境中,需要重新界定經濟價值觀,幾乎所有的硬件產品不再具有現在的價值。真正的價值將在於同顧客建立起長期關係,這意味著必須把某種產品的第一代白白送給顧客,在一定程度上是讓利於顧客。
這就像是釣魚,要想釣到更多的魚,你總要撒窩子。通俗地說就是先占領市場,然後再製定規則。
這一趨勢在傳統產業與傳統產品中是無法發生的,把鋼鐵或汽車白送給顧客,那麼利潤來自何處?
然而,英特爾與微軟公司憑借一套關鍵的標準,就獲得了可觀的收入。這就是“剃須刀理論”:先免費贈送剃須刀,以便出售更多的刀片。而且刀片還隻能用他們的,別的裝不上或根本無法匹配。
傳統的產業經濟理論把利潤創造方式定位於“優質優價”。而今天成功的戰略家是首先降低價格,然後坐等生意興隆,“低價優質”成為一種新規則。這是一種耐人尋味的回歸,中國更為古老的商業規則的“價廉物美”,似乎與當今的新法則有不謀而合之妙。
5.策劃家策劃致富方法
有人說,我們即將麵對的是一個策劃家的時代。
策劃是一種高智力的活動,運用到商業上,往往能起到點石成金的功效,不但給策劃對象帶來利益,而且能夠為自己帶來利益。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商業策劃是一門以預測和定位為基礎的學問。它認為,如果一個公司能夠預測到未來將出現的市場,那麼它就可以通過生產或提供這些市場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取得商業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