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變態篇
施虐癖與受虐癖
虐待狂者可以通過責罵、侮辱、恐嚇等方式造成對方精神上的痛苦、恐懼、害怕、屈辱和求饒來獲得滿足與快感,不一定造成肉體痛苦。他們所使用的暴力可以是造成輕微疼痛或無損傷的調戲動作,也可是極為殘暴的甚至是導致死亡的傷害行為,例如鞭抽、牙咬、手擰、腳踢、針紮、火烙、刀割等等。習慣於以殘暴手段來滿足性快感的虐待狂者往往不易控製自己的衝動,因而極易造成對方嚴重受傷。在某些情況下,嚴重的虐待狂衝動會導致強奸、凶殺等暴力犯罪。
而受虐狂所受痛苦也可以是從不造成傷害的、非暴力的淩辱、恐嚇到殘酷的毆打、拳擊,刀傷等等。大多數受虐狂者尚能控製受虐待時的情境,在自己嚴重受傷之前結束被淩辱和傷害的行為。
那些交替扮演兩種角色的人則既淩辱、傷害他人,又接受他人的淩辱和傷害。
有人認為,施虐狂與受虐狂傾向是原始時代求愛過程的一部分,到了後世此種傾向變做一些回光返照的表現(即返祖現象),一個衰弱與萎縮的人,想用疼痛振奮精神,以達到刺激性欲的目的。但隻是一種設想,沒有充分的事實根據。對虐待狂和受虐狂的形成原因目前有多種不同解釋。關於虐待狂的形成,專家們認為與這樣幾種因素有關:
一是可能與童年生活經驗有關。由於家庭教育環境中的某些因素,使兒童從小形成對性關係的錯誤認知定勢。有個男性虐待狂在6歲時無意窺見父母在臥室裏的性生活,父母的翻滾、掙紮、撕扯和氣喘籲籲使他大惑不解。年紀大些的夥伴告訴他:你別看他們很痛苦,那可是人生最快樂的事。進入青春期後,他從小說、影視節目中看到一些男女邊廝打邊作愛的描寫,更喚起了童年的記憶,這種認知與態度定勢終於發展為虐待狂。戀愛期間對女友就有過幾次傷害,當時女友認為是失手而不在意。婚後他更是屢屢虐待傷害妻子。有的受虐癖在受虐過程中表現自責感,認為自己對不起異性,產生內疚和罪惡感,從而甘願接受異性的淩辱以表示在痛苦中對異性的服從和自罰,並與性衝動結合起來,形成受虐狂傾向。有的女性由於子宮病變,不得不動手術摘除子宮,於是產生自責自罪感,以至形成受虐狂人格。還有的是由於擔心被異性拒絕或拋棄,因而產生孤獨感、恐懼感,進而形成性變態心理,希望通過接受異性的淩辱與傷害來表示自己接受對方的愛。
二是出於對權威的反抗和對挫折的自我防衛。有的人在個人生活經曆中受到過他人的欺淩打擊,尤其是遭受過異性的拒絕、侮辱,因而形成強烈的報複與反抗心理,借在異性身上施虐而顯示自己的力量與征服,從中獲得快感。
三是出於對過度自卑感的補償。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Adler)曾指出,人們通過追求優越感來補償自己的自卑感。有些人對自己個人能力、生理素質、社會地位等方麵的缺陷不安,深感自卑,因而對異性實施傷害,以發泄被壓抑的性本能和心理緊張,在控製和傷害異性的過程中自己的優越感似乎得到顯現與證明。
由於虐待狂和受虐狂的變態行為常造成傷害,所以常常觸犯社會道德和法律。某些施虐狂,可發展成為施虐殺人狂。所以加強法製教育,使這些人明確了解自己行為的法律後果是必要的,同時也有助於暫時抑製與虐待相聯係的性衝動。但更重要的是重視童年教育和家庭環境影響,家裏成人在幼兒麵前言行舉止要檢點,防止孩子自幼形成錯誤的性觀念和性欲倒錯及早消除不良人格的萌芽。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家長應以適當方式告訴孩子,怎樣與異性健康地交往,怎樣建立正常的異性友誼和感情;並向他們推薦合適的性知識讀物,幫助他們了解正常的性生理功能、心理需要及為社會認可的需要滿足途徑。再者,對於虐待狂者,必要時可將其與經常虐待的異性對象隔離開來;不允許別人滿足受虐狂者的虐待要求,為治療其
變態性行為提供基礎。
此外,針對誘發虐待狂和受虐狂的各種原因,要求本人家屬與心理醫生密切配合,進行治療。一般采取支持性談話療法,對患者采取解釋和教育,使其明確認識自己的心理異常或變態。下定決心去克服和矯正自己的異常觀念和行為。同時還可運用厭惡療法,讓虐待狂者和受虐狂者觀看有關性虐待的電影或錄像節目,當他們產生性興奮和快感時,即給予厭惡刺激,逐步減弱與性虐待相聯係的變態性興奮,以至最後消除之。
戀物癖
戀物癖的發病機製尚不清楚。有的學者認為這與下丘腦中樞神經介質分泌失調有關;也有人認為這是由於對異性肉體的原始欲望和渴求所致;比較肯定的一點是由於童年環境與性意識混亂對人格發展所起的阻礙作用導致戀物癖。據臨床了解,一些患者童年就習慣於抱著母親的衣物、頭巾睡覺,否則就不易入眠。這類情況如不及時糾正,長大後就容易形成戀物癖這種性倒錯。
對戀物癖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但可施行心理治療,配合環境教育與約束,能夠矯正大多數戀物癖者的行為。對於戀物癖的防治要從幼兒教育開始,重視環境對幼兒人格的影響。在不同年齡階段要根據兒童與少年的心理特征進行必要的性教育,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兩性生理和心理的差異,消除對異性的過分神秘感,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尤其是自製力、果斷性和品德修養。這些措施都有助於預防戀物癖。
戀物癖者一定要有矯正自己異常行為的堅定決心和信心,不要因為自己的行為難於糾正和易複發而自卑,要加強道德修養,主動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社會交往活動,少接觸易引起性衝動和性挑逗的情境和物品,少看帶有色情內容的文藝作品和影視節目。戀物癖者一般沒有反社會、攻擊、不合作或偏執等嚴重人格異常行為,大多是願意接受治療的。因此,家庭成員、教師和其他人應該耐心疏導和教育有這種行為的人,讓他們學習性科學知識,了解正常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反應,認識戀物癖行為對社會、對自己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告訴他如何建立正常的兩性友誼與愛情關係。如果能與一個理解、同情、體貼他的女性建立戀愛關係,這個女性對矯治他的異常性行為會起到重要作用。
對戀物癖者可采用厭惡療法和疏導談話療法進行矯治。疏導談話療法是由心理醫生或在患者心目中有權威的教師、家長或其他人跟患者進行談話,在心理醫生或其他談話者耐心引導下,逐步克服錯誤的性觀念,形成對性問題的正確認識。厭惡療法則是由心理醫生運用各種令人不快或厭惡的刺激作為強化物對患者實施行為矯正。當患者注視女性衣物用品,產生性快感時,即予以電擊(或給予其他厭惡刺激),令其感到痛苦,產生回避反應。如此反複多次治療(約1-2周),患者注視女性衣物時產生性興奮和快感的次數就越來越少,直至消除。厭惡療法與思想品德教育、行政處罰、個人修養和談話療法等措施相配合,可以對戀物癖收到較好的矯治效果。
露陰癖
露陰癖隻指在不適當的環境下在異性麵前公開暴露自己的生殖器,引起異性緊張性情緒反應,從而獲得性快感的一種性偏離現象。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性變態行為,以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間比例為14:1。
露陰癖的發病原因,目前尚無定論。一般認為導致露陰癖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從種族和個性發育的角度來看,露陰癖是原始性行為的釋放。
2.與環境密切相關。
3.性格上的缺陷。如過於內向、適應性差和婚姻的失敗也是露陰癖產生的原因之一。此外,也不排除精神發育不全及精神病患者的所為。
露陰癖的發病年齡在17至54歲之間,易發年齡在25至35歲之間。其表現為,患者常常在黃昏或不太暗的晚上,在街頭巷尾、公園或電影院附近人不多的地方,或十分擁擠但又有機可乘的地方;也有白天作案時,常常選擇行駛的公共汽車,或站在住房的窗口、門洞等隱僻角落,當異性走近突然暴露自己勃起的性器官,使對方驚恐不定、羞辱難耐、或恥笑辱罵,患者則從中感到性的滿足,然後迅速離去。有的還伴有其他行為,如在露陰的同時與對方說話,證明其生殖器是正常的;或大喊大叫,同時伴有手淫行為;還有的試圖與對方的手接觸。有時兩三種行為同時出現,但一般沒有性暴力行為,不直接侵犯女性身體,隻是在對方的驚叫、厭惡和辱罵中獲得性滿足。越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受害者的反應越強烈,情景越緊張,冒險性越大,患者興奮程度越高,有時甚至會哈哈大小,手舞足蹈。露陰癖患者裸露的程度不一,男性多數僅顯示生殖器,女性顯露乳房,少數暴露全身。因此,有人把它分為上型(乳部)、後型(臀部)、前型(陰莖)。
露陰癖患者的意識大都是清楚的,因此他們在事後往往很懊惱,特別是被人當作“流氓”抓起來後更是羞愧難當。但麵對露陰衝動時,又難以控製自己,常常是衝動戰勝理智,出現反複作案的現象。一般來說,露陰癖的治療效果與患者發作的次數和病史有關,首次作案即被發現並進行治療和處罰的,其效果明顯;作案次數越多;越難治療。從目前對露陰癖患者的治療情況來看,以心理治療效果最佳。
窺陰癖與窺淫癖
一般人對異性的生殖器都會好奇,都感興趣,這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如果對異性生殖器不感興趣甚至厭惡,那麼很可能又走上另一個極端,即性冷淡,或同性戀。
但是陰部的確是人的私處,幾千年來形成的性道德,都強調陰部的遮飾。一般人也不願意讓性伴侶之外的異性看到其陰部,特別是女性,通常都把陰部被看視為恥辱。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總是能夠克製對異性生殖器的好奇,保持社會關係的和諧,尊重社會道德和他人的隱私。
窺陰癖以偷窺異性的生殖器或相關器官(如女性乳房、臀部)甚至全裸身體為性滿足的手段,同時還可能伴隨著手淫。窺陰手段隱秘。如在牆上挖一個小洞,從門縫裏偷看,或於夜間站在高處(陽台、樹枝等)偷看。有的借助於反光鏡、望遠鏡,也有的裝扮成女子深入女浴室或女廁所。這和一般的流氓行為不同,具有習慣性,屢教不改。患者一般能意識到此類行為的錯誤及風險,但無法自控,處於一種欲罷不能、屢改屢犯的痛苦處境。對異性沒有進一步的性接觸或性侵犯。
窺陰癖多發生於性發育成熟的男性,需要利用特殊場所(廁所)、特殊手段(用鏡子反射)。在青少年中發生的窺陰癖以性好奇為主,但比較懦弱的性格或某次意外無意看見女陰引起性興奮往往是窺陰的重要原因。對於成年男子,動機主要是出於追求刺激。他們對性配偶的裸體或公開的、公眾性的異性暴露沒有興趣;窺淫時的壓力愈大,愈能得到性快感及性滿足;患者的人格大多不健全,多是內向、孤僻、缺乏與異性交往能力,或是婚姻的失敗者。
一般認為導致窺陰癖的原因與以下幾個方麵有關:(1)幼年時受到不良視覺性誘惑影響或不良的性經曆,使性心理發育過程受阻。典型情況是患者幼年時看到母親的裸體。或在青春期見到異性裸體或黃色照片。(2)偶然的窺陰行為與手淫相結合的不良影響,以後通過手淫的反複加強而固定下來。(3)色情文化的影響。(4)智力缺陷或者性方麵的壓抑亦可導致窺陰癖。
很多心理醫生把窺陰癖歸結為窺淫癖,但我是將它們區分的。窺陰癖屬於窺私癖。窺淫癖則是以偷窺或偷聽別人生活(性交或性愛撫)為滿足手段,可能是性無知性好奇的畸形發展(青少年),也可能是性無能或對性能力缺乏自信的一種替代補償(成人)。以窺陰滿足性需要,是比較幼稚的,兒童化的行為。成人的性滿足應該是以和諧的性交實現的。
性潔癖
性潔癖是一種異常性心理導致的異常性行為,其具體表現是多種多樣的。
有的性潔癖者對唇舌吻異常反感,一旦有之,便會幹嘔頭暈,甚至氣喘汗出而昏厥;有的在性事之前,要求性伴侶必須洗個“冰清玉潔”;至於事後立即去洗澡間,裏裏外外來個大清洗者,更是性潔癖的不可少的程序。
引起性潔癖的原因,主要在於存有某種固執概念的心理失常。有的人自幼受“愛清潔,講衛生”的教條式教育,認為什麼都不幹淨,以致在生活中自定諸多清規戒律,於是潔癖生成。這種人在婚後,很自然地把日常生活中的潔癖帶到性生活中來,也就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性潔癖。有的人則原本無潔癖心理和行為,甚至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顯得有些邋遢,但因對性生活缺乏正確認識,認為男女親昵與交媾僅是傳宗接代之必須,把正常性生活看成是最肮髒的、犯罪的行為,從而心生厭惡,故在性生活時會有潔癖表現。
性潔癖者在性生活中的種種潔癖表現,會嚴重影響性生活的質量,也可能因此而導致夫妻感情失諧或破裂。有的人即使對其性伴侶的性潔癖能容忍與遷就,久而久之也往往會出現壓抑等心理。更為嚴重的是,女性性潔癖者在交媾後立即起床去裏外大清洗,會使精子因失去了與卵子結合的機會而不孕。
要矯治性潔癖,既要有心理醫生的指導,也要有性伴侶的支持,更要有自我心理調適與行為克製才行。其中,自我消除“一切都不幹淨”和“性事肮髒”的固有概念,極為重要。
易性癖
易性癖是指從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別,認為自己的性別與外生殖器的性別相反,而要求變換生理的性別特征。故又稱變換性別癖或性別轉換症,是一種心理上的變態,屬於性別身份識別障礙。此種變態行為男女都可見,以男性較多,男女比例約為3:1。
易性癖產生的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與患者幼年時期的生活經曆有關。如有的父母生了個男孩,卻偏偏想有女孩,於是違背客觀事實,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打扮、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性心理被扭曲而導致易性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