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係統疾病
心絞痛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腔內膜上粥樣斑塊使血管腔變狹窄,造成狹窄遠端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心絞痛多在體力勞動、情緒激動、受冷刺激或飽餐後突然發作。發生在前胸正中,胸骨後部。病人有緊悶或壓迫樣感覺,有時可放射到頸咽部或左肩與左臂。每次發作時間1分鍾至數分鍾,休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可以緩解。這種心絞痛稱為勞力型心絞痛。
如疼痛加劇、發作次數增加、發作持續時間延長、休息時也出現疼痛、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緩解,這時要注意是否發展到不穩定型心絞痛的階段,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心絞痛發作時應該立即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2分鍾,或將亞硝酸異戊酯用手帕包好打碎後蓋在鼻部吸入10-15秒,大多數患者可緩解。如經心絞痛常發作,可長期服用硝酸異山梨醇、硝苯地平、地爾硫卓等藥物。對心跳過快者可用心得安、阿替洛爾等。中藥如丹參、蘇合香丸等。
心肌梗塞
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管腔狹窄和心肌供血不足,且側支循環還未充分建立時,可造成心肌較長時間的缺血、缺氧,甚至壞死,最終導致心肌梗塞。多發生於安靜或睡眠時,用力大便時或在飽餐後特別是進食大量脂肪後。
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前數日至數周有乏力、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症狀,或心絞痛發作較以往頻繁、劇烈、持久、硝酸甘油療效差,誘因不明顯,疼痛時惡心、嘔吐、大汗和心動過緩,或伴心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血壓大幅度波動等。
心肌埂塞最早出現的症狀是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多無明顯誘因,常發生於安靜時,程度中等且持續時間久,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多不能緩解,患者煩躁不安,出汗,有瀕死感。少數患者一開始即表現休克或急性心衰。也有部分患者疼痛最初在上腹部,常被誤診為急腹症。疼痛劇烈時常伴頻繁的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可有發熱,體溫在38℃左右,持續約一周;各種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見。
另外,還可出現低血壓和休克及心力衰竭表現,在疼痛發生後24-28小時可有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等。如心電圖示ST段一時性明顯抬高或壓低,T波倒置或增高,應警惕近期發生心肌梗塞的可能。
在護理方麵要注意絕對臥床休息。發病後10-14天內應絕對臥床休息。吃一些低脂、低膽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少食多餐,保證熱量供應,避免飽食增加心髒負擔。發病後一周內,病人因不習慣臥床大便和進食量減少而發生便秘,這時要避免因用力排便而增加心髒負擔。密切觀察患者的神誌、心率、血壓、呼吸及其他指標。
在治療方麵要注意控製危險因素,如控製高血壓、高血脂,積極治療糖尿病、心絞痛、心律失常,降低血粘度以及抗血小板聚集。
心律失常
正常成人安靜時每分鍾心跳60-100次,兒童每分鍾心跳為110-120次,隨年齡增長可減慢。體力勞動、劇烈運動、受驚、害怕、緊張、發怒等情緒改變等都可使心跳加快。但長期的重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能使心跳減慢到每分鍾50一60次。睡眠時心跳也可減慢。
心律失常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則,心髒衝動的頻率、節律、起源部位、傳導速度與激動次序異常。心力衰竭、心肌炎或急性心肌梗塞等各種心髒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大量失血,休克,急性顱內病變以及毛地黃、奎尼丁、銻劑等藥物的毒性作用,電解質紊亂,特別是血鉀過低或過高等,都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分為幾種:
1、竇性心動過速:發作期間心跳每分鍾100—140次,一般不超過150次。很常見,多數是由於心情激動、體力勞動以及服用腎上腺素、阿托品類藥物引起。少數由於發熱、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力衰竭、心肌炎和其他心髒病引起。竇性心動過速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2、竇性心動過緩:發作時心跳每分鍾低於60次。大多數是由於迷走神經興奮引起,少數是由於急性顱內病變、黃疸、流行性感冒等引起。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3、竇性心律不齊:心跳快慢隨呼吸改變,吸氣時加快,呼氣時減慢。大多數是呼吸時迷走神經張力改變的結果。兒童和青年人中很常見。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4、過早搏動:是指一次或多次提早出現的心跳。大多數過早搏動無症狀,發作較多時可有心悸,有一次心跳突然加重或心跳暫停的感覺。常見於健康人,也有一部分是在心髒病或藥物應用中出現。檢查時可發現一次心跳忽然提早,而隨後有較長的間歇。脈搏也有相應變化,有時完全摸不到。當過早搏動較多時,如果一次正常心跳伴一次過早搏動,稱為二聯律。如果兩次正常心跳伴一次過早搏動,稱為三聯律。
大多數過早搏動不需要特殊治療,如心髒病引起的過早搏動,而且同時有心力衰竭,又沒有用過洋地黃治療時,可口服洋地黃和小量心得安或心得寧等鎮靜劑。如在洋地黃、奎尼丁或銻劑治療過程中出現過早搏動,應立即停藥,密切觀察並給予相應的治療。反複發生,持續存在,成聯律的過早搏動要用抗心律失常藥治療。
5、陣發性心動過速:分為室上性和室性兩種,較少見。一般陣發性心動過速都屬室上性,其特點是反複發作,突發,突停,發作時心跳每分鍾160—220次,非常規則。發作時間一般幾分鍾至幾小時,有時可長達1一2天或更長。也有幾年發作一次或一天發作幾次。可見於健康人,也可見於各種心髒病病人和洋地黃毒性作用,特別是伴有缺鉀時。如果沒有心髒病,一般發作不會有嚴重影響。有心髒病時,發作常會引起心力衰竭。
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時心律可有輕度不規則,第一心音時強時弱,可引起心力衰竭或休克。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時間短的可不必治療,發作時間較長的以及室性心動過速必須及時到醫院急診治療。
6、心房顫動:心房顫動時,心跳的快慢強弱完全不規則,心跳常在每分鍾100次以上。脈搏也快慢強弱不等,而且次數常比心跳少。多數見於風濕性心髒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髒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髒病人。極少數發生在健康人。由於心房顫動時,心跳快,發作時間長,常使心髒病病人發生心力衰竭。發生時間短的心房顫動常用奎尼丁等藥物或電擊除顫,使其恢複正常的竇性心律。對發生時間長或不能複律的心房顫動,常用洋地黃治療。
7、房室傳導阻滯:較少見,多數見於心肌炎、冠狀動脈硬化性心髒病及洋地黃的毒性作用引起,少數由迷走神經興奮引起。根據傳導阻滯的程度分為三度。Ⅰ度和Ⅱ度的房室傳導阻滯,心跳和脈搏都有脫漏觀象。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的病人心跳可突然減慢或暫停,引起昏厥和抽搐發作,發作時心音極慢或聽不到。預防心肌炎和洋地黃毒性作用可防止本病發生。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出現昏厥或抽搐的,應該立即住院治療,必要時安裝心髒起搏器。
8、心室顫動:心室失去協調的收縮力,是最嚴重危險的心律失常,也是臨終前的症狀,必須立即住院搶救。
實用家庭療法:緩慢心率過快的11種辦法
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跳規律,一分鍾72下左右。突然間,心跳失控般地加速,在瞬間衝到120-180-200的搏動速率。甚至,呼吸速率也隨同追趕,感到作嘔及驚慌,可能還開始冒汗。是你患了心搏過速症,更確切地說,是突發性心房快搏症。有許多方式能幫助心跳踩煞車,下麵,專家教你如何對付心跳加速的發作,並提供改善生活習慣的建議,以預防此症。
●立即放下手邊的工作。心跳過快發作時,應放下工作休息。這是停止發作的最佳方法。
●讓副交感神經主宰。心跳的速率及強度是由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調節的。當交感神經主控時,心跳強而有力。而你需要將主控轉移給較溫的副交感神經係統,使你的心髒猶如踩煞車似地減慢速率。刺激副交感神經的方式之一是,深吸一口氣,並向腹部施壓,有如排便時的使力。
●試試潛水的反射反應。當海洋哺乳動物要潛入冰冷的水域時,它們的心率會自動減緩。這是保護它們腦部及心髒的天然方式。你也可試試這個本能反應。在臉盆內填滿冰水,將你的臉埋入1~2秒。有時,這方法果真能遏阻心跳加速。
●戒除咖啡因。避免可樂、茶、巧克力、減肥藥或其他興奮劑。濫用興奮劑可能提高突發性心房快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