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後位待虛鬧都城 第三百九十六章:叔侄再見(2 / 3)

“又過了些時間,奴才目睹了先帝在南夏兵敗而歸,奴才見到了端妃為了保護先帝而自甘留下,奴才見到了陛下流落戰場被送去了空竹宅,奴才陪著先帝回到洛陽的時候,便更加篤信這個道理,在這個殘酷的世間,真誠並無大用,至少對於奴才這樣的人,毫無作用。”

謝量海的話語,也一直在楊曠的心中激起浪花,說的都是一個宦官多年的沉浮和辛酸,也是一個宦官的最真實想法。

“直到奴才看著陛下學成歸來,慢慢的走到了先帝的位置上,奴才很欣慰,比先帝還要欣慰,不光是因為達成了先帝的遺願,奴才更明白,陛下能做到很多先帝做不到的事情。”謝量海低下的頭似乎也在隱藏他自己的表情,“奴才不怕伴君如伴虎,奴才更不奢望榮華富貴,對於一個宦官而言,奴才一個不完整的人,隻想著見證陛下能達成先帝的夙願。”

楊曠雙眼有些泛紅,他仿佛看到了上個時代的情誼,道:“先帝有你這樣的友人,是先帝的大幸才是。父皇他一輩子耿直仁義,卻沒有換來理想的真誠,盡是些虛情假意各懷鬼胎,朕會做到父皇生前做不到之事,算是告慰父皇的在天之靈,朕,絕不會再步後塵了。”

謝量海跪地拜服道:“陛下有此心,便是先帝之願,奴才願意見證陛下光複大商,奴才也恭賀陛下立後。”

楊曠起身抖了抖衣袖,眼神中充滿了些許的複雜,道:“待會你就不必跟過來了,朕要去見一個人,一個你我都很熟之人,不讓你跟來是想讓你在宮裏費心。”

謝量海差不多就猜到陛下要去見誰,沒有阻攔和疑問便回答道:“謹遵陛下旨意,還請陛下早去早歸。”

......

......

大理寺大獄中,這裏向來是關押最重要的朝廷重犯,多數都是在三年前跟隨楊滸發動叛亂的一等人員,如今大部分都在這惡劣的環境中病死,隻留下僅剩的一批人苟延殘喘。

楊曠第一次獨身來到了此處,沒有告訴任何人,也沒有做任何準備,就於然一身的走近了大牢中。

裏麵隻能透著燭火依稀看到一些,楊曠卻大步流星的朝著最深處走去,步伐中包含的是太多的沉重。

楊曠停步,拿過旁邊的一個燈籠,朝著一處牢房中照去。

“我當是誰...原來是陛下啊。”幽邃的聲音從牢房中傳出,令人不由得寒戰,隨著燈籠慢慢照清楚那人披頭散發的模樣,才認清是當年老王爺楊滸。

“王叔,許久不見。”再見這位曾經的死敵,楊曠萌生了很多不一樣的滋味,說不出是恨意,卻也談不上情意,隻能說是命運安排之下的一場鬧劇罷了。

曾幾何時,楊滸一直作為楊曠最暗處的敵人,直到最後也沒能讓楊曠自己發現。

楊滸似乎是剛睡醒,虧得他能在環境如此惡劣的地方睡著,他整理下儀表說道:“聽說陛下要立後了?”

楊曠不好奇他為什麼知道,正是他命人前去告訴楊滸的:“是啊,朕也到了立後的年紀,倒不如說還是晚了些,不過新皇後也是一個很合適的人選。”

“大商如今應該在陛下的治理下與日俱增,立後是必不可少的,看來陛下也越來越擅長治理了。”楊滸頗為感慨道:“但陛下要知道,這條路要越走越遠的話,就必須要有所犧牲,曾經的陛下沒舍得放棄很多東西,到現在,我很想知道陛下有沒有選擇放棄呢?”

楊曠眼神一暗,笑道:“朕,放棄了。”

“是嗎?苦了你了,孩子。”楊滸說出這句話並不是假惺惺,而是出自一個長輩對後輩的心疼,“本來我是準備一個人踏上這條修羅之路的,可是沒想到陛下偏生要出來搶,那麼這份苦,也隻有陛下來承受了。”

楊曠依舊笑道:“誰說不是呢,眾人皆以為你我叔侄是為了那無上的權力而互相殘殺,可他們卻不知道你我是為了去承受那份苦楚才去爭的。”

楊滸猛然大笑,笑的是那般的苦澀:“哈哈哈!不錯不錯,世人皆醉,你我獨醒!哈哈哈,豈不快哉!”

“快哉,快哉。”楊曠附和道:“朕今日來看你,是忽然想到了你,如果當年是你贏了的話,你如今又該如何作為?”

“陛下是來問我治國之策的?”楊滸眯眼道。

“算不上吧,朕最近有些心煩意亂。”

“心煩意亂之時,就該殺人平息。”楊滸眼神淩厲道:“不要覺得殺人是暴君所為,殺人是為了治人,天下該死之人數不勝數,根本不會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