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之再一次入宮了,他這一次是走遍了整個洛陽的大小家族做好了所有的準備才進宮的,為了立後這件事,他可以說是出了很大的力氣,也費了很多的精力,才有了這來之不易的一大批精密情報。
當然背後也包括楊曠和野火的鼎力支持,有一個強硬的後台,辦起事情來自然是事半功倍。
楊曠這次懶得出去,便讓他直接來到自己的寢宮,自己則隨意的靠在躺椅上悠閑的看著跪在地上的張奕之。這家夥似乎每次來都要跪下,明明自己都說了無數次不需要如此多禮,可是對方偏偏就要堅持這個舉動一樣。
“起來吧。”楊曠隻能是不厭其煩的重複這句話。
張奕之慢慢的站起,恭敬的上前遞上了一個冊子,道:“按照陛下的吩咐,臣已經收集了都城所有符合條件的女子,但陛下的最後一個要求還需要考證,所以臣便先按照前麵的條件選出了這些人。”
楊曠接過了冊子,沒有急著查閱,而是饒有興致的看著對方道:“朕聽說你對洛家有著很大的興趣,朕能問問為何嗎?”
“臣隻是對洛賢昇的一些態度有些抵觸,主要還是由於洛家千金的確是最好的人選。”張奕之預料到楊曠會問這個問題,便流利的回答道:“洛家千金無論是品德風評還是身世技藝,都是目前來看最好的人選。”
“哈哈,你倒是還真仔細。”楊曠算是再一次認識了對方的一根筋,被盯上的洛家,看來是很難擺脫了,“就說說這洛家吧,人家似乎不願意把自家姑娘嫁進皇宮,一看就知道跟朕的最後一個要求不符合,你又為何要執著?”
麵對這樣的問題,張奕之隻能是如實回答道:“陛下,臣自然知道陛下不願強迫,但是洛賢昇不願意,不代表洛家千金不願意,或許隻是洛賢昇的獨斷專行,兩者之前的思想也不一定就是相同,故臣還是想再談一談究竟。”
楊曠看著張奕之正經的言辭,總覺得哪裏不對勁,可是又說不出哪裏不對,便道:“你的想法很正確,或許你是對的,不過朕既然將事情交給你了,當然不會幹涉你的決定,不過你也要顧全大局,朕還沒有想要全力鎮壓所有的士族,留著他們還是有好處的,你明白吧、”
“臣明白,陛下是不想急功近利,士族雖然對國家有害,卻也有不少好處,陛下是想平衡眼下的局勢,並不想讓士族或者官員任何一方做大。”張奕之用他那一向直白的言辭回答道,他對政治的了解,甚至超過了對兵法的研究,“臣也知道陛下立後是為了大商的富強,可臣卻仍然覺得洛家千金是個值得爭取的人選,還請陛下相信臣。”
楊曠靜靜的看著他,良久才道:“放心,朕既然敢把這件事交給你處理,就會相信你的。收起你那無用的擔心,朕隻想把這件事情處理的盡可能完美。”
帝王的話語,張奕之怎麼可能值得不擔心,因為每一個字,都有皇帝的想法,並不是他多想,而是現實就是如此。張奕之很小心的處理師兄弟和君臣的關係,大師兄的死給了他太多的改變,要讓他的真的放下所有的警惕,是不可能了。
張奕之不會懷疑楊曠對他的信任,隻是他隻有變得如此警覺,才有在戰場上隨時擊敗對手的能力。
“陛下,如果沒有別的事情的話,臣就先退下了。”張奕之說著就要告退,似乎很急著去繼續處理那件事。
楊曠開口攔住他道:“幹嘛那麼急,這件事急不得,循序漸進的最好,給朕站住。”
“遵命。”張奕之還真就站在原地不再動彈。
楊曠無奈的歎了口氣,無奈道:“朕知道你誓要參與北伐,也不必如此不顧一切的去爭功,你真怕朕覺得你做的不好就不讓你參與北伐了?”
“陛下...真的打算讓臣參與北伐了?”張奕之小心問道。
“當然,君無戲言,朕當日對你的承諾,從來都不是戲言。”楊曠這個時候突然變得溫柔起來,其中有真情流露,也有帝王心術,一開始對臣子的嚴厲,讓臣子兢兢業業,再一下子對臣子溫和,自然會讓臣子變得感激,“朕之前軟禁你批評你,隻是希望你能變得更成熟而已,僅此而已。”
楊曠說的是真心話,用的卻是權術,後者的存在,似乎讓話語存在虛偽,可是楊曠和張奕之卻都明白是真實的。
即便他們之前作為生死敵人,眼下卻已經罷戰聯手,過往的恩怨,從來都不是他們這種人值得追憶的。
張奕之很感激楊曠給他機會,道:“陛下對臣的恩情,臣沒齒難忘,陛下若是願意讓臣統領北伐之事,臣願為陛下獻上北唐全境,以及唐帝的腦袋。”
“你口氣還真是不小,剛鼓勵你幾句,你就想要北伐統帥的位置。”楊曠皺眉道:“統帥的位置,朕雖然有權力一錘定音,可是你還沒有資格。”
張奕之沒有以往那麼激動,隻是說道:“臣覺得臣有資格,臣如今是天下名將,也立過不少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