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吐蕃跟西蜀就是在這幾十年間結下了死仇,就連石斛都不知道為什麼西蜀這麼些年對吐蕃幾乎一有機會就要宣戰,每次都會對吐蕃造成極大的損失和危害,石斛作為吐蕃的大王,自然是對此無比頭疼,西蜀的軍力再怎麼說也比他們強,打是肯定打不過,講和對方也不聽。
現在好了,終於有人要對西蜀下手了,還是那個龐然大國的商國,石斛做夢都想著有一天西蜀會被南北兩線夾擊,這幾十年的恩怨仇恨,也終於能報仇了。
“快快,快去找人去聯係那個領兵的人,告訴他們吐蕃可以給他們想要的一切,隻要他們能夠幫我們結束西蜀對我們的侵略!”石斛生怕這個機會就這麼沒了,話都快說不完整了,整個人都在顫抖著。
那人本來滿是笑臉,聽到大王這麼說卻變了臉色道:“可是大王,他們隻有兩萬兵馬,也不知道是為何而來,甚至都沒有兩國宣戰的消息,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啊。”
“你還管他什麼情況,都帶著兵到邊境了,還能有什麼別的事情,你見過沒事帶兵去邊境的嘛?”石斛雖然激動,卻也不是傻子,軍隊這樣的凶器,一經出動必然是有血光之災,誰會無緣無故就出動軍隊,不然耗損的物資會浪費,就連將士和國民也會對此多有怨言。
而那位商國新帝,絕不是等閑之輩,等閑之輩能殺了那個北唐猛虎嗎?想想都知道不是個善茬,總之又不是他們挨著商國,而是西蜀連著商國,要打起來也是他們先打,西蜀是他們的頭號死敵,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如果能抓住這次機會交到商國這個朋友,那才是賺大發了,料想以後西蜀也不敢隨便的侵犯他們的國家。
那人反應過啦便準備動身出發,又被石斛叫住道:“等一下,首先要搞清楚帶兵的人是誰,還有多打聽打聽商國出兵的由頭,咱們一定要小心的把握這次機會,否則這輩子都沒機會讓西蜀那邊吃虧了。”
“大王,西蜀那邊肯定封鎖的嚴謹,消息傳進來容易,可是傳出去就有些困難了。”那人想到了難處也一並講了出來。
“你說的也對,西蜀那幫家夥也不是傻子,知道商國派兵前來肯定會提防我們。”石斛也考慮到了這個因素,剛才太激動一時忘了,現在可把他又煩住了。
西蜀這個死對頭陰魂不散,總是想方設法的要滅掉吐蕃,石斛自己查遍了史書都查到幾百年前都沒有發現吐蕃到底是怎麼跟西蜀結仇的,怎麼就非要搞得你死我活。
難不成就因為西蜀兩代皇帝腦子有問題?他們幹嘛非要打自己的吐蕃,石斛實在無法理解,一沒仇恨而沒過節,哪裏來的理由開戰,莫不是西蜀欺軟怕硬,不敢去中原闖闖就隻敢跟他們這個小國逞威風。
西蜀的皇帝是個什麼樣的人石斛了解的很,就是個小心眼,自從上一代蜀帝也就是現任蜀帝的父親開始了對吐蕃漫長的戰爭後,這場戰爭就一直沒聽過。那個小心眼的皇帝也是死性不改,就是無休止的跟吐蕃死磕到底。
吐蕃出於自保當然是舉國死戰,他們也不是很弱,若是全部都以守為主的話,又不是不能跟對方抗衡,但是真消耗起來,吐蕃的國力還是比不過西蜀的富足,物資上就有很多的不足,導致將士多次有吃不飽的情況,餓著肚子上戰場那戰鬥力肯定大打折扣,由此西蜀在戰爭中一直是出於極大的優勢,但是也未能更多的侵略,因為西蜀沒攻下一座吐蕃的城池,就會更大的激起吐蕃人的反抗。
若是中原的戰爭倒是無所謂,但這是民族和民族的矛盾,沒有一個民族是甘願臣服於另一個民族之下的,吐蕃人雖然偏居一隅,但是他們同樣是由國家的人,他們對國家說不上熱愛,卻絕不會坐視家國蒙難。
這也是戰爭為何持續了幾十年仍舊沒有極大的變化和結果的原因,吐蕃的奮力反抗,西蜀的瘋狂侵略,拉開了一場漫長的戰爭。
石斛煩惱啊,一邊歎息道:“若是你那在洛陽的女兒還活著就好了,還可以用她替我們傳遞情報。”
那人聽後露出了憂傷的神色,畢竟怎麼說都是自己的女兒,孤身一人在洛陽卻離奇被害,雖然最後查出是南夏的賊人,卻依舊於事無補,除了失去了一個機會,他也失去了一個自己的女兒,血濃於水啊,怎會不心痛。
石斛也覺得自己多說了,便回歸正題道:“好了,你還是先去試試再說,要是西蜀那幫諜子還敢跟我們作對,大不了本王糾集整個吐蕃死戰一場就是了,這破氣本王也懶得受了。”
那人愣了愣後又點了點頭,便就這麼去辦了。
誰都不會想到,商軍的到來會牽動西蜀和吐蕃長達幾十年漫長戰爭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