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新帝即位百廢興 第三百一十四章:先帝的功德(2 / 3)

看寅虎匆忙的解釋,崔雲逸也看得出並不是試探,當下感覺自己敏感額許多,便也笑道:“沒關係,都是自己人,問起來也正常,實不相瞞,家父最近確實在策劃一些事情,都是關於朝堂洗底的善後措施。”

“都已經考慮到這麼遠了?”寅虎有些吃驚,畢竟洗底還沒開始,老派的官員掙紮的也很厲害,成不成都是一回事,而崔文都開始思考善後了,“是不是太遠了些,你們青壯派的勢力怎麼說都要穩固個幾年吧。”

崔雲逸搖搖頭沉重的說道:“等不了那麼久了,你也知道南夏的軍隊都到了邊境了,如果這個時候還要顧全大局逐步漸進的話,那麼時不我待,很快大商就要滅亡了。”

寅虎聽的直發愣,從未想過情況都惡化到這種程度了,當然崔雲逸也是往最壞的方麵思考,若是平時都自我感覺良好沒有危機意識,那麼滅亡也是遲早的事情,往往一個小細節都有可能導致整個體係的崩潰崩塌。

發展到今日這個地步,怎麼去穩固已經不是當下之急了,所謂當下之急,就隻有速度,唯有時間才能彌補大商現在的內憂,如果仍需時間慢慢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變故。

老派的官員都是官場的老油條了,精明的程度一點不比他們差,而且經驗更為豐富,別看他們能力不足,但圓滑世故不要太優秀,也正是因為他們把心思都放在了權力的欲望上,楊曠才不得不去考慮朝堂洗底這個策略。

崔雲逸他們這些青壯派不僅要自保,肩上的擔子也很重,為國為民,他們都要跟那些根深蒂固的老派抗爭到底,一刻也不容鬆懈,不成功便成仁,就是這個態度。

寅虎眨巴著眼睛哭鬧道:“可惜我們野火幫不上多大的忙,別看現在人手充足,可是外麵還有叛徒,洛陽還需要維持安定,很多事情都是心有餘力不足,你們在朝堂上可就辛苦了。”

“沒什麼辛不辛苦的,反正總是要走到這一步的,我也就是為國效力,從不後悔。”

“公子多多保重,你現在也是主子的一把利劍,你這把劍,跟我們這些暗劍可不同。”寅虎說完後便也離開,崔雲逸細細品味了這句話,也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

......

“哦?真的?”楊曠剛醒,就從謝量海那邊知道了外麵的額情況,至於為什麼謝量海會知道,是因為楊曠讓野火的情報跟宮內的聯結了,互相交流,互相監督。

沒想到崔雲逸的行動如此之快,以一晚上的時間就讓老派官員的府邸全部遭了秧,這可真是一場及時的恐嚇,甚至自己都不需要提醒和下令,都能辦的這麼妥當,看來選擇崔雲逸來負責是正確的判斷。

“千真萬確,外麵都炸開鍋了。”謝量海也是微笑著說著,似乎也對這件事情感到什麼的有趣,那可是全城大半的官員府邸啊,一次性就讓所有的老派全部遭殃。

楊曠又大笑了幾聲,實在是大快人心啊,好久沒有這麼快活了,雖說都是些小伎倆,但是真用上去也是十分的有趣,不知道現在老派的官員臉上是什麼表情,估計想殺人的都有了吧,或者還有人會去追查,不過查到了也屁用沒有,再怎麼查,還不是他這個做皇帝的兜底。

老派的弱點就在於他們沒有勢力,更別提能夠跟野火相提並論的了,不過就是個空有虛名的集團而已,隻要失去了他們的官職,那什麼都不是。

楊曠更急的鄙夷這些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人了,簡直就是國家的毒瘤,要按照以前他是親王的身份,早就挨個的收拾,隻可惜他現在是一國之君,幹什麼都不能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了,看來權力也是把雙刃劍啊。

“別說啊,還真夠有意思的。”楊曠隨意的甩甩衣袖,有些別樣的愜意,道:“量海,這朝堂大洗底,你怎麼看?”

這般國家大事,楊曠居然在詢問一個宦官,雖說是一個不俗的宦官,而且還是先帝的得力助手,但這樣避諱的話題直接問出來,謝量海必然有些回避道:“陛下,奴才不宜幹涉政事,還是不要為難奴才了。”

“讓你答就答,哪來的那麼多廢話。”楊曠是鐵了心想聽聽謝量海的想法,他沒有那麼早就試探人的習慣,也沒有安什麼壞心思,就是單純的問問,無聊罷了。

更深的含義估計也就是楊曠自己想聽聽別人眼裏的朝堂大洗底是個什麼意思,了解他人所想,才能懂得如何利用。

謝量海麵露難色,不得不回答道:“奴才看來,陛下想要進行的朝堂洗底是最適合也是最有效的治國方略,如果這些老派官員依舊粘附在朝堂,實在不利於大商的恢複。”

“這些都是明眼人都知道的,就不要說這些沒用的,說些你自己覺得的,來點新鮮的話。”楊曠隨意的說到。

“這個嘛,陛下恕罪,奴才鬥膽認為這樣的洗底,其實也有不可取之處。”謝量海憋了半天才說出了這句話,見楊曠也沒有什麼反應,才敢繼續往下說:“洗底會極大的影響老派和士族,激起他們的反抗意識,其實對於內憂來說有著很大的壞處,老派的怨氣會跟之前士族的怨氣坑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