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新帝即位百廢興 第三百零一章:大將軍之爭(1 / 3)

楊曠拿著古勁鬆從南境送來的密信,召見了張奕之與聶辰席兩人,沉吟道:“古大將軍來信了,說南夏的四十萬大軍仍然在邊境蠢蠢欲動,雖然我們的外交使臣已經出發,但是恐怕談判也不會有多順利,古大將軍已經在向朕索要軍糧和軍餉了。”

外交的政策是張奕之想出來,他當然也是知道拖不了多久,南夏不可能給他們時間休養生息。他想了想便說道:“陛下,南夏狼子野心,屬下建議先將能撥給的軍餉軍糧送往南境。”

聶辰席也說道:“張先生所說有理,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早做打算比較好。”

“可是朕看了看,國庫和糧倉都不是很充足,頂多能給南境撐兩個月,而且馬上就要入冬,恐怕不會那麼好熬過去。”楊曠對此比較擔心。

糧草的確是最大的問題,冬季收成是沒有的,恐怕根本撐不過這個冬季,不光是南境,連洛陽的軍隊也需要糧草供應,巨大的消耗讓這個冬季很艱難。

“陛下,屬下建議可以向西蜀購糧。”張奕之將他預備的方案說了出來,“西蜀常年與吐蕃為敵,從未入中原征戰,而且巴蜀一帶土地肥沃,糧草肯定十分充沛。”

“但是西蜀那邊的立場同樣不定。”楊曠搖頭道:“朕不覺得他們會慷慨的賣糧給我們,就算他肯賣,出的價格我們也未必出得起。”

聶辰席沉默不語,涉及到政治外交,並不是他所擅長,索性也就不摻和進去,免得說錯話丟人。

糧草的問題恐怕隻有這一條路了,雖然也可以問北唐買糧,但是北唐也剛剛結束戰爭,餘糧可能也不充足,相對來講西蜀那邊更有可能。

探到西蜀,其實楊曠第一個想到的是自己的二師兄劉絕塵,如果可以讓他幫忙的話,說不定就能事半功倍了。他看向張奕之的時候,把自己心中所想透過自己的眼神傳達出去,而張奕之也會意道:“屬下明白了,之後屬下回去聯係的。”

楊曠點點頭,畢竟這也是個辦法,總要去試試,他倒也不是去求人,是劉絕塵自己說有問題可以來找他,那就順水推舟的要求一下吧。

不能因為麵子就誤了大局,如果糧草供應不足,南境就會岌岌可危,雖然他可以下令在洛陽收集公糧,但那也會讓百姓們過的困難,此時動蕩剛剛平息,民心得之不易,還是盡可能的要保全兩方。

古話說魚翅熊掌不可兼得,但也不是這麼個意思,做事情總要顧及兩麵,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衝動的選擇。

尤其是現在自己皇帝的身份,就是說錯一句話都有可能釀下大禍,換做以前親王的身份,倒是能輕鬆不少。不過現在說這麼多也沒有什麼用了,秉著事情發生無可回頭的精神,楊曠必須硬著頭皮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張奕之和聶辰席皆是一臉的嚴肅,他們都明白打贏了北境之戰,帶了的不僅是勝利的榮耀和大商的聲望,其實也夾雜著國力的消耗。連年的征戰肯定會讓一個國家疲憊,而就算是大商這樣的大國,也不會輕鬆。南北兩線戰爭更加會導致這種狀況。

所以說他們隻能跟著楊曠硬著頭皮的頂住眼前新的威脅。

之所以楊曠會如此忌憚南夏,都是因為他們的實力,盡管他們北伐從未勝過,無論多少次北上都會被古勁鬆一次次擊垮,可是關鍵就是古勁鬆。

大商如果沒有古勁鬆,誰來抵擋南夏的四十萬虎狼之師,那可是天下最精銳的軍隊,論軍力天下無敵,如果沒有古勁鬆的兵法謀略,恐怕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

最關鍵的是南夏廟堂江湖融為一體,在朝在野那是默契無二,夏帝是出了名的睿智勤政,斷念教教主也是江湖中一個人物,地位僅次於天師天魔鬼謀,號稱江湖第四人。

這般恐怖的陣容,除去四位天下名將,都能看出南夏此時空前的強大和野心。南境永遠是心腹大患,或許老天也是為了製衡這般陣容,才讓古勁鬆這樣的怪物橫空出世,成為了阻擋他們唯一的屏障。

“前線永遠不可掉以輕心,北境同樣也要派出軍隊。”楊曠不僅要防著南境,也不能小視北唐,盡管北唐五年內不會再戰,但是軍隊不可以少,“北唐那邊有消息了,唐帝願意歸還鄴城,保留三郡之地,所以聶辰席,朕要你帶著七萬北境軍重返鄴城,加強訓練,城防的事情還是交給司馬元,他擅長這個。”

“末將即刻出發嗎?”

“不,明日還有一次朝會,待朝會中對北境大戰論功欣賞後,你再帶著他們出發,北境就交給你來帶領了。”楊曠說完特意觀察著張奕之的神情。

張奕之明顯有些觸動,成為北境大將軍已經是他最為渴望的事情了,但是楊曠剛才卻將北境大軍交給了聶辰席,這樣的做法無疑是讓他機會變小了。

聶辰席也很意外,不過很快就平靜下來道:“末將得令,絕不會讓陛下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