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皇城三王具逐鹿 第兩百九十二章:兵不血刃(1 / 3)

楊曠親自領軍衝鋒,身後跟著的就是他全部的七萬大軍,他要把所有的機會賭在這上麵,他全速帶領軍隊向著洛陽城的南門開進,遠遠的都能看見密集的守軍。

看來還是避免不了一戰嗎?他隨即下令全員備戰,將雲梯準備好,行軍匆促,他們也不可能擁有投石器這種攻城器械,畢竟時間也不足夠。

但是目前來看南門的兵力起碼在八千左右,不知道能否憑借著奇襲達成他們預期的目的,然後一舉攻破城門與城內的叛軍決一死戰。

可是到了城下,他卻發現了一件詭異的事情,那就是南城門突然就這麼打開了,毫無預兆的敞開,麵對著他們七萬大軍,居然就這麼輕易的打開了。

這下子不免讓楊曠有了一種空城計的錯覺,總覺得有陰謀在其中,一時間不知如何決斷,不過他的腦海裏也沒有停下盤算,保持著距離觀察一段時間。

聶辰席與張奕之各自領著軍隊趕上了楊曠的先頭軍,也是對這種突發狀況感到措手不及,大戰在即之時,城門卻被打開,不知是詐還是真的。

短暫的時間內,張奕之率先開口道:“主公!請即刻下令殺進去,不管如何,都是個不可錯過的機會!”

“不可!”聶辰席也緊接著反對道:“城門打開本就詭異,誰知道是不是楊滸的計謀,我們不能如此莽撞!”

“時不我待!就算城內有對策,也總比架雲梯的傷亡要小,主公!請下令進攻!不能錯過這般天賜良機!”

“大將軍不可!請大將軍三思!”

兩人的觀念居然產生了如此大的分歧,楊曠心裏卻明白,這不是對錯的原因,打仗本來就是一場賭博,有人喜歡穩中求勝,有人也喜歡兵行險道,這就是膽量與謹慎的區別了。

兩種觀念都有道理,但決策權卻在楊曠手中,也就是說,楊曠要決定這個機會的把握程度,他的決定,就是整個大軍的目的,但決定也會伴隨著結果。

城門大開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但若真是詐,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總歸是會發生戰鬥的,可若不是,那麼他們不就錯失了這次機會。

正當楊曠兩難抉擇的時候,大開的城門隻走出了一個人,那個人就這麼氣定神閑的走來,而此人就是曾經身為楊曠死敵的崔文。

居然會是他?楊曠的心中複雜起來,卻又突然好想想明白了什麼,抱著確認的想法,也策馬靠上前去。

“可把你們等來了!”還沒等楊曠說話,崔文就扯著嗓子故意大聲道:“王爺等你們很久了,還不快快進城商議如何對付兗州軍!”

張奕之和聶辰席瞳孔放大,馬上就明白了這份用意,而楊曠慢了一拍,也隨後醒悟了過來,便也裝腔作勢道:“沒錯,王爺現在何處,本將這就去見他!”

城牆上的將領聽的倒也真切,要聽不見才怪了,楊曠和崔文演的聲音可是賣力的很,當即也繼續的沒有起什麼疑心。

楊曠便下令軍隊慢慢的進城門,而卻偷偷吩咐聶辰席和張奕之兩人進城後不動聲色的包圍南門的守軍,一麵又低下頭跟著崔文進入南城門。

七萬大軍,竟然就如此輕易不費一兵一卒進了城門,說出去簡直就像是笑話一樣,簡單的讓自己這邊的將士都不敢相信了。

好歹七萬大軍也是全部迅速的進城了,現在已然水到成渠,沒有什麼再能阻擋楊曠的步伐了。兩位守城的將領還不明就裏的下令關閉城門,還以為真的是楊滸叫來的盟友,心中還有些驚歎這批大軍竟然有數萬之眾。

楊曠看了看周圍,張奕之和聶辰席的人也就位了,剩下的比他想象的還要容易,便也抬起了頭,麵對著兩位守城的將領,臉上露出了得逞的笑容。

而這兩位將領的臉色卻變得異常的慘白,他們常年守衛洛陽城,怎會不識得這城中最有聲望的武成王,此刻一見到那張熟悉的臉,心中就像落了一塊大石頭那樣沉重。

他們被驚住了,愣住了,楊曠卻是淡淡的揮手,入城的七萬大軍突然團團圍住了這幾千南門守軍,將他們控製在城牆和城門內,他們一個都走不了。

守軍也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隻是惶恐的拿著兵器不知所措,而兩位守城將領自知大勢已去,壞了大事,便也不做反抗的跪了下來,順便拔出了佩劍丟在地上,是為投降。

武成王順利進城,兵不血刃的完成了第一步,楊曠笑著下令將這些守軍全部都繳械收押,留一千人看守,剩下的大軍當然要繼續朝著皇宮那邊開進,火光的方向就在那裏,即便現在沒有了,仍然值得他擔心。

而他也知道,這個時候,暗香閣的人也要開始行動了,暗香閣的情報網可不是蓋的,要想對付他們,可局麵演變成了這個大好局麵,他們的情報再快,也不能改變什麼了。

“崔大人,好久不見。”楊曠轉頭看向這次幫了大忙的崔文,望著這個曾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對手,心中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