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皇城三王具逐鹿 第兩百八十九章:將相談(2 / 3)

裴興義歎了口氣,請莫淩入座,自己也慢慢坐下道:“目前天下形勢早有不同,近兩年來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商國無疑處在這個變化的中心,北境的戰事很好證明了這點,龔起的死亡也讓我們看到了商國的潛力。”

“宰相大人是說那名武成王?”

“正是此子,歲寒三友之一竹居士的弟子,與龔起乃是同門。”裴興義說道:“就連本相的那個侄子,好像也牽扯進了洛陽那個爛攤子。”

這個閑話莫淩可是從未聽過,隻是有所耳聞多少年前裴興義的親弟弟謀反被其親自誅殺,留下一個叫做裴一凡的子嗣。

裴興義很擔心自己侄子的安危,本來以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以保護他的安全,誰知道卻卷入了商國的內亂之中,也是無比的憂慮,一時間竟然想的出神。

莫淩輕呼一聲才讓他回過神來,連連抱歉道:“大將軍恕罪,本相竟然遊神了。”

“不打緊打不打緊,誰沒有煩心事啊。”莫淩笑道。

“大將軍還有什麼事情嗎?”

“還有一個,就是商國那邊的局勢,會對日後的天下產生怎樣的影響,在下覺得以宰相的見識,一定能讓在下開開眼界。”

“大將軍過獎了。”裴興義雖然謙虛,卻是真的有所看法,便回答道:“當今無論天下江湖,都發生了幾件大事情,所發生的影響也是百年難遇,就說說這龔起一死,帶給那個武成王多大的聲譽,此子雖然年輕,其身上的權力和威望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再給他幾年,必然會成為一個極具威脅的帝王,如果這次他能夠平定內亂的話,說不定對我大夏,會成為最大的威脅。”

“果然是他。”這個橫空出世一戰成名的武成王,早就讓莫淩有所重視了,就連身為南夏朝堂之首的宰相裴興義都能如此評價,可見其實力的不一般。

年輕有時候是缺點,有時候又是優點,那種優點就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楊曠絕非池中之物,成為南夏的威脅也是時間問題,莫淩也能看出為什麼陛下這次這麼堅持要在商國內亂的時候開戰,就是想要趁勢削弱商國,即便這樣也無法戰勝古勁鬆,也能爭取到很大的時間讓商國恢複。

“怎麼?大將軍也對那個武成王有興趣?”

“的確,在下對他比較警惕,相信陛下也是這麼想的把。”莫淩沉吟道:“我還聽說,這個武成王的生母就是當年伴隨商帝入侵南夏的端妃,而武成王則是目睹了生母的死去,對南夏的怨恨,可想而知啊。”

仇恨是最能令人強大的養料,連莫淩一介武人都明白的事情,夏帝也不會不明白,正因為如此,在一個最有可能坐上帝位的仇人麵前,他才會不顧一切的繼續發動戰爭。

裴興義將手放在桌子上,沉默半晌道:“其實現在南夏這邊也有點問題,士族向來都是國家的絆腳石,不僅僅是商國深受其患,我們也好不到哪裏去,大夏目前不過是粉飾太平,那些權貴士族,仍然如饑似渴,要不是有古勁鬆這個公敵,想必大夏也不會安寧。”

“怎麼?陛下不滿嗎?”

“本相哪敢揣度陛下的心思,隻是種種跡象都表明士族權貴們最近的不安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啊。”裴興義了解很多關於士族方麵的傳聞,南邊的士族權貴比中原更加的要重要,因為這批士族都是最先來到南夏紮根的,地位和曆史都不容小視,就算是雄圖偉業的夏帝,也不敢輕易得罪。

莫淩苦惱的拍著桌子道:“真是毒瘤!陛下最好把他們先解決了,免得日後又要爭權奪勢,禍亂朝綱。”

“別多想了,說句實話,任何王朝國家,不都有這類人,而國家離開了他們,也行不通。”裴興義看的很清楚,“士族權貴,也是鞏固皇權的一部分,你如果把他們的心寒了,再強大的軍隊都抵不過他們的悠悠之口。”

“憋屈啊。”莫淩身為武人,始終不想窩囊,“就沒有辦法整治一下這幫小人嗎?”

“有啊,就是平衡。”裴興義說的話涉及到了一些隱私,說的聲音也小了些,“這就是陛下的事情了,事關帝王術,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不能過分的探討。”

莫淩知道忌諱,便也不再多問了,隻是心中仍有不滿:“宰相大人辛苦了,大夏這麼多的大小事宜,都要靠著您來操持。”

“這話就見外了,都是大商的臣子,職責之內,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裴興義肩上的擔子不比莫淩輕鬆多少,也就是性命無憂而已。

而莫淩要麵對的是世間的高山,一座從未有人翻越的高山,上一任主帥已經在攀登的過程中殞命,這次換成他來攀登,同樣也是極其的危險。

手上握著四十萬精兵,仍舊提心吊膽,這就是名望產生的威懾,非有常人不及之膽量才能不在戰爭中聞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