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怎麼去了這麼久啊?”司馬元在遠處等的很擔心,對麵的唐軍雖然所剩無幾了,可是楊曠孤身前入也是比較危險的。
聶辰席拄著拐杖靠前看了看,道:“別擔心了,大將軍肯定會安然無恙的,或許還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消息。”
“好消息?怎麼個意思?”司馬元問道。
“依我看,士兵們如此悲傷沉重的表情,一部分是因為他們跟自己人廝殺,更多的是出於對一個人的悲傷。”聶辰席觀察的很仔細,“說不定龔起已經死了。”
司馬元的瞳孔放大,這個猜測對他來說仍然是個震驚的消息,龔起在他腦海中刻畫的是那麼的強大,一下子被人說死了,一時間也有些不敢相信,道:“若是他真的死了,大將軍何不下令將這些殘軍全部殺光,取下龔起的腦袋,順利的凱旋而歸呢?”
“這就是你的想法了,大將軍要想的,更加的深遠。你忘了龔起還是咱們大將軍的大師兄嗎?”
司馬元問道:“你這話什麼意思,難不成大將軍還會手下留情,你別忘了我們有多少弟兄死在了龔起的手上。”
“我也隻是說說,你不要太激動了。”聶辰席就不喜歡這麼激烈的討論,“當然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大將軍如何判斷是大將軍的事情,我等不可妄自定奪,唯有遵守。”
“這還用你說。”司馬元撇撇嘴,感覺好像被說教了一番,不過這個時候,對麵的唐軍有了動靜了,這個變化讓七萬商軍都警覺了起來。
龔起的殘軍隻有一千多,卻還是能讓商軍這般的重視,之間他們紛紛的站起,讓開了一條路,楊曠和張奕之兩人一前一後的走來,楊曠走在前麵。
殘軍們看向楊曠的眼神沒有多少敵意,他們知道該仇視的是朝廷軍,而楊曠雖說是他們的敵人,卻不是多麼的怨恨,頂多就是有些生分。
見到大將軍回來,商軍們也開始變得嘈雜起來,殘軍奇怪的舉動令他們又驚又憂,他們並沒有看見龔起的身影,所有人都還以為大將軍會帶回龔起的頭顱。
等到楊曠完全的走出了殘軍的隊伍中,直接轉身對著一千多的殘軍高呼道:“戰爭已經結束了,龔起已死,本將作為大商北境破虜大將軍,武成王,給你們機會在本將帳下效力!”
龔起死了!七萬商軍無不為此動容,他們日夜懼怕的北唐猛虎,終於死了。這頭猛虎幾年來侵犯大商北境,三郡都被收走,死在其手上的商軍不計其數,對於龔起,他們大多都是仇恨無比的。
眼下最厲害的敵人都已經死亡了,龔起已死,戰爭自然而然也就結束了,在楊曠這句話後,整個商軍都爆發出了驚天的喝彩聲,他們狂喜著高呼萬歲,以表達最後勝利的不容易和對大將軍的敬仰和愛戴!
漫天的喝彩聲襯托出了悲痛的龔起殘軍,他們已經成為了叛軍,無家可歸了,敵人在歡呼龔起的死亡,而他們除了悲傷就隻有悲傷,當下也沒有任何的反應,更沒有想要投誠的意思。
張奕之跟在楊曠的身後,也知道殘軍們都已經喪失了他們的希望,作為被交托了後事的他來說,有必要要開口了:“大家也聽到了大將軍最後的遺願,他希望我們好好的活著,不管是為他報仇還是解甲歸田,你們都有選擇的機會,都有理由活下去!所以我決定投身楊曠帳下效力!”
殘軍們都聽到了作為軍師張奕之的發言,他們所有人都冒出了無盡的怒火,那就是他們愛戴的大將軍死在了朝廷的手上,唐國做出了卑鄙的背叛,讓他們身敗名裂平白犧牲,所以他們也做出了選擇,那就是接受這份要求,投身在楊曠的帳下。
楊曠感謝的看了眼張奕之,本來他還以為會有一場最後的戰役,可是龔起出乎意料的選擇了自盡,避免了最後的犧牲,這份大義,就連他也不得不敬佩。
自盡,很多懦弱的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都選擇了這條路,可是龔起不同,他這麼做是為了自己的家族,也為了自己的殘留的部隊,還有張奕之的部隊,最後一刻,他是為了大義而自盡的。
這不是懦弱,是英雄之舉。楊曠知道英雄的代價是什麼,他不會做英雄,不代表他不尊敬英雄。世上缺少的就是英雄,哪怕英雄會有很多固執和愚蠢,但是英雄給人帶來的改變是任何謀略都做不到的,人心的最終奧義,那就是用自己的行為感染身邊的人。
難怪竹居士評價龔起有帝王之氣,當之無愧啊。若是龔起有意坐上那個位置,有張奕之輔佐他,還有他們的優勢,楊曠或許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
天數嗎?上天對此早有安排嗎?楊曠不想再想這些事情了,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了,洛陽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張奕之說的沒錯,兵貴神速,他還是要迅速的回師才行。
於是他當即下令收編這些殘軍,並重新整理軍隊,準備定下回師的路線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