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商唐大戰決生死 第兩百七十一章:諸事完畢(2 / 3)

縱使羅如烈說的再多,羅睺還是清楚一點,那就是他會跟龔起走到敵對的一麵,要在戰場上廝殺。還有一點他無法忍受的就是自相殘殺以及龔起的能力。

時至今日,他依舊不相信能夠因為前後夾擊打敗龔起,他見識過龔起的領兵才能,也見識過他親自推演,任何一項都沒有短板,羅如烈雖然也很強,但始終給不了龔起那份的氣勢。

“父親,你覺得你能贏嗎?”羅睺故意沒有稱呼大將軍,而是說出了父親二字。

羅如烈破天荒的沒有追究,用深邃的目光看著他道:“能贏。”

“何以見得?”羅睺還是希望能聽到分析。

“因為陛下和商軍已經有了謀劃,龔起已經被引到三郡去了,他剩下的兩萬精銳步兵弓弩手以及攻城器械都留在了剛剛攻下的鄴城,而鄴城有朝廷的人。”

羅睺陡然放大了瞳孔,驚呼道:“莫非朝廷的人會用計策將這些精銳調走?”

“沒錯,一切都在計劃之中,龔起帶著三萬騎兵還有三郡的一萬兵馬,四萬人要迎戰七萬商軍和我們的五萬,勝算本來就很渺茫。”

羅睺骨子裏是不喜歡這種陰謀的,可是他還是疑惑為何父親能自信能贏,他不是盲目誇大龔起的實力,可是一切皆有可能,以少勝多未必不可行啊。

“本將知道你想什麼,不就是那一絲的可能嗎?”羅如烈道:“其實,三郡那邊也有朝廷的人,三郡中龔起的威望極高,你覺得陛下會不派人去看看嗎?”

羅睺越發的覺得有些餘悸,沒想到陛下的心思這麼深,任何地方都不肯放過,連三郡都有人:“三郡的兵力也會投入到作戰中嗎?”

“你又錯了,實在太令本將失望了。”羅如烈為長子的愚鈍感到不滿,“三郡一共就三萬的兵力,而且都算不上精銳,加入作戰隻是徒增傷亡,他們的工作隻有一個,就是在龔起最需要援助的時候,臨陣倒戈。”

“臨陣倒戈?又是陛下的計劃嗎?”

“不,這是本將的計劃。”羅如烈輕描淡寫的說出了令人震驚的真相,“是本將建議陛下如此的。”

......

......

鄴城內,那名朝廷的將領已經召集了剩下的兩萬唐軍,準備用談話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不是麵向全體將士的,他需要擔心的隻有被龔起留守在鄴城的江浩,這個人對於龔起的忠心是個不小的問題,隻要他不鬆口,這兩萬人要想調走難於登天。

畢竟將士們的心還是向著龔起的,在他們的眼裏,皇命都甚至搞不過大將軍的將領,由此可見龔起的影響力足以令唐帝感到忌憚。

而江浩作為龔起的心腹手下,將士們自然是對他的話感覺分量重,現在將領要做的就是跟江浩談一談。

江浩受到邀請來到了軍帳中,馬上就不客氣道:“你什麼意思,鄴城不是你說了算,憑什麼集結部隊,你難道想叛變不成?!”

將領使了使眼色,讓親衛們都出去,一個人單獨麵對江浩開口道:“你誤會了,我怎會幹出背叛大將軍的事情,實在是事出有因啊。”

“那你倒是給我解釋解釋。”江浩本來就對此人沒有好感,也算不上交心,自然是要提防的,畢竟龔起可是把後背交給了他。

將領一看就知道有戲,這家夥肯定是為了龔起不顧一切的莽漢,便循序漸進道:“哎呀,此事說來話長,還請你先坐下慢慢談。”

待江浩入座,他才正式開口道:“你也知道大將軍帶著三萬騎兵增援三郡去了,可想而知是楊曠舉兵犯境,可是說句實話,雖然商軍有七萬之多,但是也不可能是大將軍的對手,不說三萬,就是隻有兩萬騎兵,大將軍都可以取勝。”

江浩聽著沒問題,便繼續沉默。

“可這就是問題的關鍵,為什麼一向采取死守穩妥戰術的楊曠會貿然的出兵三郡,試想一下就知道其中有很多的疑點。”將領就是要從此事入手,不牽扯到龔起,就無法令江浩動搖,“首先軍師去了三郡,帶了一萬精兵,三郡也有三萬的兵力,楊曠就是提升的再快,也不可能真正的拿下;其次,大將軍對於騎兵戰尤為擅長,楊曠經曆過卻還是出兵了;其三,大將軍在朝廷那邊也是有很多的敵人。”

終於說到點子上了,這就是觸動江浩的重點,他不能說清楚但也算略有耳聞,大將軍在朝中有很多的政敵,一直在從中刁難,他想想也能看出來,於是馬上落入了圈套中:“難道說朝廷的人會借此來陷害大將軍?”

“正是此意。”將領看著江浩一步步落入自己的局中,心中狂喜卻強行鎮定表麵,“我召集軍隊,就是為了解救大將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