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商唐大戰決生死 第兩百六十章:令人謹慎的怪異(2 / 3)

張奕之覺得沒有異議,但還是開口道:“大師兄,此事太過蹊蹺,恐會有陰謀,楊曠的個性有可能就會再來個出其不意,還是小心為妙啊。”

“這個我知道,我同樣不能理解這麼做有何意義,莫非是他們有援軍來了?不過也不像啊,怎麼看都是必敗的局勢,商國不可能再有別的強力部隊了。”龔起自己邊說邊覺得有些後怕,沒錯,他真的開始害怕了,以前隻能感覺到一點點,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來越能夠體會到這種感覺了,就像是被完全支配了一樣的恐懼。

楊曠總是能做出他們意想不到的舉動,而往往正是這種旁門左道,卻能讓他吃不小的虧。一路走來,上次大戰的失敗,龐潮的死亡,獨孤墨的圈套,種種過往交織在一起,都能讓他浮想連篇。

他到底在想什麼,自己總是猜不到,或許正是這種未知的感覺,讓龔起嚐到了恐懼的味道。他嚐試過冷靜的分析,分析出來的永遠還是理性的,鄴城是兵家必爭之地,易守難攻,而且是遏製北境的唯一防線,剩下的城池根本不足以抵擋他們的進攻。然而楊曠棄守鄴城無疑是自尋死路,他就算是立刻南下都毫無壓力,究竟是為什麼。

難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嗎?張奕之看出了龔起的迷茫,他一把按住龔起的肩膀,認真道:“大師兄,不能再庸人自擾了,快去追擊他們把,無論如何,總之不要讓楊曠得逞就行,我們不知道他們的計劃,但進攻永遠是正確的。”

龔起被這一席話挽回了現實之中,剛才他的確是迷茫了,而且還是在恐懼這種令人羞恥的感覺中,他努力的恢複了平靜,堅定了追擊的決心,於是立刻召集了麾下最精銳的騎兵部隊,這些兵力用來追擊商軍綽綽有餘,就算是楊曠立刻掉頭戰鬥,他也可以得心應手的迎戰。

張奕之也是準備好了攻占鄴城的準備,為保萬無一失,他還是派出了哨探去查看大開的南門情況,防人之心不可無,特別是對於楊曠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家夥。

一方麵龔起也全副武裝,做好了追擊的準備,他現在的總兵力不超過七萬,但是光是騎兵就占了三萬的比重,因為北唐的環境十分的適合養馬,北胡原來也是盟國,因此馬匹是不會缺少,而騎兵恰好又是戰場上的利器,所以當然要大力的發展。

於是三萬的騎兵精銳,就跟在了龔起的身後,這是龔起又一次的親自領兵,衝在最前麵,強大的氣場甚至超過了身後的千軍萬馬,殺意四起。

這是下定了追擊的決心,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過楊曠這個最大的隱患,不然他會後悔,這是內心告訴自己的答案,所以他不會猶豫,也不會同情。

他對楊曠的同門之誼,早在對方屠殺難民的時候就結束了,無關立場,這就是個人的問題,他不能讓楊曠的這個“禍患”留在世間。

於此同時,上一次暗通楊曠放走阿亮的唐軍將領也出現了,其他的奸細都被抓住了,唯獨他獨善其身的泰然自若,不過由於嫌疑很大,追擊和攻城都沒有他的差事,也就獨自率領著一萬的兵力不知道幹什麼,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

這個時候一個士兵跑來通報他:“將軍,楊曠的人來信了。”

“哦?終於來信了嗎?我還以為他們真的不想打了呢。”將軍就像是毫無顧忌的說這些話,他有自信身邊的人信得過,不需要擔心被龔起和張奕之發現。

他拿到了那封信件,草草的看了兩眼,就明白了這次事件的緣由,當即也佩服起楊曠的膽量來,敢於放棄鄴城這樣的優勢離開,就算是很有膽量的人都未必做得到。

之前由於龔起圍城的精密,他根本無法跟楊曠取得聯係,好不容易因為這次的突發事件收到了這封來之不易的信件,便開口道:“去回信吧,告訴楊曠此計可行。”

“可是將軍,這樣會不會被龔起發現?”

“怕什麼,龔起那家夥正瘋狂的追擊去了,哪有心情顧上自己人,若是追擊的張奕之,你倒是該問,可是龔起,絕對發現不了,放心吧。”唐軍將領隨便就解釋了一下,自己一個人看著遠處龔起率領的額追兵,喃喃道:“龔起啊,你已經開始步入死局了,楊曠或許察覺不到,其他人也或許察覺不到,你也察覺不到,但是你已經必敗無疑了,沒有人可以救你了,哪怕是你那個可愛的師弟,也沒有辦法了。”

自信的言語好像有了十足的把握,恐怖的話語彌漫在無人的空地上,將軍拔出了佩劍,細細的撫摸著劍身,就像是等不及要讓它沾上鮮血,對象卻是自己人的。

......

......

龔起率領的追兵追出去不到一會,就遇上了前方的森林,路上有大軍行動的足跡,肯定是走了這條道路,但是這片森林卻顯得很異常。

具體如何的異常,就是沙塵彌漫,而且裏麵還有黑霧纏繞,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伏兵的存在了。說實話龔起似乎天生就有著判斷有無伏兵的能力,而且征戰途中自己從未中過伏兵,但是這一次,他卻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