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商唐大戰決生死 第兩百四十章:回憶篇(四)(1 / 3)

商帝南下入侵夏國的戰爭終究是以失敗而告終,落荒而逃,好不容易乘船回到了洛陽,卻丟掉了幾十萬大軍和唯一的妃子與皇子,遭受的挫敗甚至近乎絕望。

而朝中大臣也是無比的恐慌,南夏已經重新集結大軍準備北上還擊,之前商帝在南夏境內肆意妄為,此刻對方也當然要好好的報複,不知道是否會導致亡國,但始終是個不小的威脅,畢竟商帝此次出征用掉了幾乎所有的兵力,剩餘的都是老弱病殘和無用之人。

丞相崔濡在聽聞這個噩耗之後,當場吐血,悔恨當初沒有勸住陛下,一直都在昏迷不醒。而商帝自從大敗而歸後,繼失去了最珍愛的兩個家人之後,他一蹶不振,輟朝不現身,也不敢麵見那些驚慌失措的臣子。

好在太傅王永及時出麵穩定了局勢,先是鎮壓了那些牆頭草的分子,再集結了朝中所有的資源來籌集新的軍隊,一方麵也派人去穩定洛陽的治安。若是敵人還沒打過來他們就亂成一團,那麼不用打也知道結果會怎麼樣了。

一係列的鐵血手段下,王永以一己之力平複了朝堂的環境,代陛下處理政務,一方麵也在密切的探察南夏境內遺留的兵力,雖說大敗,但據消息來看南夏軍仍然沒有完全消滅所有的商軍,現在也沒有。

就在情況最危急的時候,一則消息傳到了洛陽,令大臣們再度燃起了期望,也讓商帝十分的激動。古勁鬆將軍已將皇長子楊曠安頓好了,眼下也收攏了剩餘的殘兵,正在與南夏進行最後頑強的抵抗。

商帝在得知楊曠安然無恙後十分的高興,同時也為沒有得到端妃的消息而感到擔憂。大臣們想的卻是另一個方麵,他們知道了關於前線的一絲希望,隻能把厚望寄托在這個無名的年輕將領身上了。

太傅王永是何等的氣概,直接就對殘留在前線的商軍全力支援,隻要是古勁鬆需要的,他們就算拚了命變賣家產也要湊夠。

時間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了,商帝和群臣在提心吊膽的情況下熬過了一天又一天,在他們焦慮的等待了將近兩個月之後,一則更重大的消息傳回了洛陽。

古勁鬆將部隊集結在長沙,並一舉擊潰了追擊的三十萬南夏軍,追殺敵人百裏不停,將南夏重創。

這無疑是奇跡的發生,就是這樣的奇跡,才讓洛陽的群臣們歡呼雀躍,連一向穩重的太傅王永都忍不住的仰天大笑,發生這樣奇跡般的戰事,出乎了他們所有人的預料。

一個默默無名的年輕將領,居然帶著五萬殘兵敗將,打敗了六倍於自己的敵軍,拯救了危在旦夕的商國。不僅是朝臣,最激動的當屬商帝,他果然沒有看錯這個年輕人,直接就出席了許久未現身的,馬上就下旨將其封為新任的南境天威大將軍,將太傅籌集的軍餉軍糧還有十萬的新兵調給了身在南夏的古勁鬆。

沒行到古勁鬆又直接回過來一個奏折 ,上麵首先寫著長沙不適合守衛,不能一直在別國的領地上作戰,建議撤回長江以北修建江夏城與其周邊城鎮構成防線。還有就是,端妃已經身死,此刻屍首已在戰亂中毀滅。

聽聞這個消息的商帝猶如五雷轟頂的那般震動,再也忍不住的當著朝臣們的麵留下了悔恨的淚水,也為日後身體的創傷留下隱患。在他乘船逃離的時候,趕來的追兵用弩箭射穿了商帝的胸膛,好在避開了要害。

商帝隻覺得心中一陣的絞痛,直接在大殿之上昏迷了過去,胸膛的傷口也開始撕裂複發,惹得太醫們圍著陛下搶救了無數個日夜,才治好了商帝。

等商帝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差不多認清了現實,他這幾日一直能夢到端妃母子的身影,可惜一個不在人世,一個也被古勁鬆不知道送往何處。

而這個時候太傅王永已經同意了古勁鬆的請求讓他們退回了江夏城給了足夠的資源讓他們整備防線。

商帝一醒,群臣們也坐不住了,他們之中馬上就有人諫言道:“陛下傷勢嚴重,龍體受損,眼下皇長子失蹤,端妃也身亡,懇請陛下新納妃子,保住大商根基。”

這個諫言是很正確的,卻不是那麼的近乎人情,但身在帝王家,就不得有這些顧慮。太傅也是讚同的,畢竟商帝的情況不樂觀,臣子們需要看到一位合格的繼承人,雖然楊曠還沒有死,卻不知下落,古勁鬆也不肯透露,這樣的情況下,為保險起見,隻能要求陛下再開枝散葉一次。

商帝此刻悲痛欲絕,哪裏還有什麼心情新納妃子,可是朝臣們逼得很緊,尤其是在他戰敗之後大臣的似乎都有了底氣一般可以肆意的指責他們的陛下,這讓他無比的無奈。

就在這個時候,商帝想到了端妃以前跟自己說過的話,他想起了那名姿色不錯的宮女,便在某一天秘密的召見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