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商唐大戰決生死 第一百九十一章:敵我雙方的默契(下)(3 / 3)

“為什麼不呢?楊曠都被逼成那樣也沒見到他動用什麼手段,無非兩種可能,要麼他沒手段了,要麼他還有手段。無論是哪種可能,猛攻是確定可能性的最好手段,我就是要逼出他所有的實力,而後慢慢的耗死他。”軍事上的頭腦讓龔起保持著冷靜,這種冷靜蘊含的強大便是龔起實力的來源,正是這種冷靜的頭腦,奠定了名將的地位。

張奕之摸了摸下巴道:“那麼楊曠到底會怎麼做呢?”

“那還用問,當然是主動出擊咯。”龔起信誓旦旦的說道,不用對方提問便自己解釋道:“他就算再不懂戰事,也知道死守沒有任何意義,除了被我耗死沒有第二種可能,所以除了出擊之外,他沒有任何的逆轉餘地。”

“既然你都猜到了,為什麼不加緊想出對策?”

“不必,縱橫兵法以攻為守,若是刻意的去守了,就沒有意義來了。”龔起很相信縱橫兵法的作用,不然也不會一直用到現在,“他們無論想要奇襲哪個地方,我都有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兵力支援,我就是讓商軍攻也不是守也不是,然後讓他們活活的陷入絕境自亂陣腳,我們便一舉滅了他們。”

戰略的布局清晰活躍,同時也是極其殘忍的圍堵,龔起明顯是要慢慢的將楊曠逼上絕路。

張奕之此刻有些懷疑自己留在唐都的人是不是多餘了,很有可能在楊曠向龔起後方動手前,他們的鄴城就完蛋了,戰爭也會變得勝局鎖定。

內事後方有張奕之,戰場戰術有龔起,這樣的組合如同大山一樣無法撼動,這一次二人的聯手,逐漸將楊曠僅剩的些許優勢慢慢剝奪,爭取用最小的傷亡拿下鄴城,為之後的滅國積攢力量。

龔起望著營帳中放置的長槍,露出了舒心的微笑,而這樣的微笑,對於他的敵人來說是最大的恐怖,因為這種自信,證明了他的勝算。

“大師兄,是我們等他們出來還是我們先發動第二次猛攻?”

“先等他們一個月,他們若是不來,就由我們去。”

張奕之挑了挑眉,道:“大師兄不怕給了鄴城喘息的時間,讓他們得以訓練出新的精銳亦或是加固防禦?”

“你總歸是要給時間喘息的。”龔起對著他遙遙手指道:“你太急了,我即便是明天發動猛攻也可以,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逼的越緊,楊曠就會越發的不擇手段,他手下的將士戰力雖弱,但是士氣不減,他們又據城而守,你覺得第二次的猛攻會起到第一次那麼大的作用嗎?”

“這個........”張奕之確實沒有考慮到,盡管他最近一段時間努力學習兵法,但他的風格就是快速結束戰鬥,沒有進行細膩的推演。

作為名將之一以及古勁鬆接班人的龔起,所擁有的實力絕對是名副其實的,要不然他憑什麼二十五歲掛帥,憑什麼力排眾議,憑什麼獲得位列名將的資格,憑什麼在北境接來捷報。趙括並不弱,他也是有本事的,但是在龔起麵前,他便成為了平庸之人,被更大的光芒所掩蓋,用他的敗績,成就了名將的誕生。

龔起笑著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走過他的身邊,拿起了放置的長槍,在手中比劃道:“商國,我一直都很看不起,明明占據著最富饒的中原國土,卻重文輕武,舉國上下僅僅隻有一個名將。而商國真正我看得上眼的,不過就隻有兩個人。”

那自然是古勁鬆和楊曠。張奕之若有所思道:“商國的確是個近年來國力衰弱的國家,十年前他們的國力甚至都可以進行到主動對南夏發動大規模的入侵,要不是商帝的一意孤行,說不定現在.......”

“談什麼要不是,戰爭沒有後悔這個詞語。”龔起一槍揮向了半空,又猛地抽了回來,“我不是沒打過敗仗,就在上次敗給楊曠的陰謀詭計後,我依舊沒有後悔,你可知為什麼?”

“不懂。”

“因為後悔會令一個人衰弱。”龔起冷冷的說出了殘酷的事實,道:“在你為自己決定失誤後悔時,你否定了原來的優勢,無限放大了自己的短處,這對於一個人的心智來說,從深處否定了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最大的損失。”

張奕之摸索著其中的深意,將信將疑道:“大師兄你怎麼能總結出這種道理的,不像你啊。”

“這當然不是光靠我想出來的,這是竹姨說的。”龔起的目光如同槍尖那邊鋒芒畢露,“她說的話,從來就沒錯過。”

這一點張奕之不得不承認了,他向來是很少跟龔起達成共識,但隻要是跟竹姨有關,他從來都是一樣的想法。

空竹宅的那個女居士,他們的老師,是他們心中最神聖和睿智的人,從來沒有任何人取代過她的位置,哪怕是被龔起奉為畢生目標的古勁鬆,也沒能動搖。

“準備好了,這是場曠世持久的戰役!”龔起一槍刺破了桌麵,氣勢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