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商唐大戰決生死 第一百六十一章:深思謀遠,各懷鬼胎(3 / 3)

或許申猴沒有他想的那麼複雜,但是楊曠對於野火是不敢冒險的,這是他構造的心血,野火可以說是他最重要的勢力,比起北境的十三萬大軍還要重要,不能允許裏麵的人不服從命令僭越,這就是以下犯上,有了一次,就會由下一次,那麼下一次如果自己再阻止,底下人絕不會服氣,那時候管理起來,就不是那麼的得心應手了。

楊曠歎了口氣,在夜色在惆悵著,多大的一攤亂局等著他收拾,就看今晚的行動發揮的怎麼樣了。

...............

...............

唐廷之中,唐帝再次找來了女謀士和她舉薦的葉青,兩人在唐帝的座下跪著,一言不發,因為龍椅上的唐帝臉色不是很好,還有些慍怒的模樣。

“你們都知道了吧,商國信使一行三人,居然在數千侍衛的看守下逃了,還順利的逃出了都城,順利的逃回了洛陽。”唐帝提起這件事情,滿腦子都是憤怒:“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他們就這公然的逃走了。”

兩人都知道這件事情對於唐帝來說,是一個不可饒恕的疏忽,信使不關緊要,但在重重包圍下逃脫這就是最令他憤怒的地方,他沒有允許,別國的人就這麼信誓旦旦的逃走了,算什麼,對他的藐視嗎?!

女謀士給葉青使了個眼色,自己回答道:“陛下息怒,信使的逃脫是屬於布局已久的謀劃,要是追究起來,跟城內的方位不無關係。”

“朕不想聽你解釋,朕要的是解決!”

“陛下,小的有話說。”葉青結果話題道:“這件事情怪不了別人,怪的是龔起而已。”

唐帝一聽好奇道:“你怎麼扯到龔起的身上去了,跟他好像沒關係吧。”

“陛下說笑了,怎麼會沒關係呢。”葉青低頭高聲道:“正因為龔起主戰,商國才會派信使而來,正因為龔起遇刺,商國信使才會逃跑,這中間跟龔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僅僅是沒有直接聯係罷了。陛下乃是天子,自當英明的看出這些潛藏的事情,如今陛下怒氣難消難免有所疏忽,我們這些做臣子,就是起到提醒陛下的職責。”

“話說的倒挺漂亮的。”唐帝不知道為什麼,氣真的消了一半,有龔起承擔責任,他不知道為什麼就接受了,“你既然解釋了,朕也說過了,想聽的是解決方案。”

葉青笑道:“敢問陛下想要的是哪方麵的解決方案。”

“那當然是........”唐帝正準備說信使逃跑之事時,轉念一想葉青的話別有所指,當下考慮了一番,會心的笑了笑,指著葉青對女謀士道:“不錯,你舉薦的人很有頭腦,句句都說中了朕心底。”

女謀士不驕不躁道:“陛下謬讚了,為陛下舉薦有才之人乃是奴婢的本分,奴婢一介女流,始終是見不得人,能夠為陛下分憂就應是最大的榮耀了。”

唐帝很滿意女謀士的態度,這也是唐帝如此信任她的原因,而後道:“好吧,朕就順著講下去,朕想要知道怎麼解決龔起這個大麻煩。”

“陛下聖明,一切皆因龔起而起,龔起的罪責並不是他本身的錯誤,而是他的存在嚴重影響了陛下的權威和大唐的安寧,小的願意為陛下獻策。”葉青開口道:“眾所周知,這一場戰爭龔起占據了所有的優勢,但是作為對手的楊曠同樣有著頑強的抵抗力,小的有一位懂軍事的朋友,他告訴小的說這是一場持久戰,若真是如此的話,那麼龔起在外征戰的這段時間,就是我們慢慢削弱龔家勢力的時候了。”

削弱勢力,談何容易,不知幾代唐帝都有這種念頭,無疑都是以失敗而告終,於是道:“你覺得該用什麼樣的手段來完成對龔家的削弱呢?那可是傳承幾代的將門大族。”

葉青當然知道不簡單,於是道:“辦法這位不是已經給過陛下答案了嘛。”說著看向了女謀士。

唐帝眯起眼睛道:“你是說,扶持羅如烈?但是朕記得龔羅兩家目前是聯手的狀態啊。”

“陛下也應該知道一向不和的兩家為何會聯手,很大的原因是為了龔起的戰爭,也是為大唐開疆擴土的機會,但是沒有永遠的盟友,羅如烈他不是那麼一個屈居人下的男人,小的不相信一個男人能夠看著比自己年輕的人壓在自己頭上,就算他嘴上說著認可,但是誰又能料定呢?”

“你這麼說,朕有點興趣,這事朕答應了。”唐帝爽快的答應了,隻要是能夠成功的,他一向都不管,放手讓手下去做就是了。

葉青聽後朝著女謀士偷偷笑了下,道:“多謝陛下賞識,小的一定把這件事情辦的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