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商唐大戰決生死 第一百五十六章:商議軍情(1 / 3)

商殷呰十六年秋,商帝正式向北唐宣戰,搶奪了戰爭的主動宣言權,並以惡意誣陷罪名的理由作為大義,宣布與北唐的友好關係全麵破裂。此後唐國也不甘示弱的宣戰,用的就是商隊遇襲和龔起遇刺兩件事作為理由。雙方的戰火即將拉開序幕,一場曠絕古今的大戰即將上演。

整個天下都在關注著兩國之間的生死較量,普通人隻是期待武成王與北唐猛虎之間的第二次較量,明白人都是在期待商唐之間定生死的決戰。

一時間四海動蕩,原本戰火不斷的天下四國其餘兩國都不約而同的沒有了戰爭,南夏經曆了主帥身亡不再大舉進犯大商南境,西蜀也為了觀察形勢放棄了對吐蕃的瘋狂侵略,那些周遭的彈丸小國更是不敢動彈,生怕一點點錯誤的舉動就會被戰爭波及。

商國十三萬大軍,唐國十萬精兵,都已經到達了前線,陳兵邊境隨時準備開戰,然而雙方都沒有那麼著急的進行首戰,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或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一切都是那麼的相安無事,也著實讓所有的目光都為之緊張。

楊曠穩坐中軍帥帳,依照上次的經驗結合司馬元的防守策略親自將任務分派給各個將領,同時也讓阿亮這個偏將擔任了一個不錯的職位——先鋒軍!

阿亮從理論上來說是個新兵,雖說憑借著自己的武功和帶過山賊的經驗直接坐上了偏將之位,但是必須需要功勞來鞏固這個位置,避免落人口實,所以楊曠就給了他這個最危險的位置,也不是非要他立功,而是希望他也可以盡情的展示自己的才能,若是不合適,以後再說。

“本將的委派到此為止,各部將領,依令行事!”楊曠一聲令下,所有將領都拱手抱拳領命退下,所有人的士氣都很高漲,同時也對將令無比的服從,不像上一次那麼口服心不服,現在楊曠,可是曾經成功擊退過龔起一次的。

楊曠特別留下了司馬元和聶辰席,至於阿亮,雖然是自己人,但是阿亮已經身為將令,就必須嚴格按照規矩退下執行任務,再說接下來要商討的事情他也未必聽得懂。

“唐軍已經到了對麵了,離我們不過十裏的距離,依你們的想法,覺得目前我軍該如何動向?”楊曠虛心的求教,沒有表現的那麼無知,用很婉轉的方式側麵問著。

司馬元沒想那麼多,反而覺得這是楊曠對自己的器重,他其實什麼都想不出來,但是楊曠問話了,不管是為了什麼總得說點話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於是回答道:“大將軍,末將認為唐軍到了還未主動進攻,應該是陣腳未穩,末將覺得應該奇襲敵營,殺他個措手不及!”

“不可!”聶辰席馬上就否定了這個策略,解釋道:“司馬將軍的建議是很不錯,也有機會勝利,但是大將軍不能忘記一點,我們現在承擔任何風險都是不值得的。我們奇襲肯定不能一舉擊潰敵軍,也不能造成重創;反之如果我們失敗,那有九成是我們受到重創,其中原因不必我多說,唐軍的悍勇大將軍也是知道的。”

作為決策者的楊曠仔細聽了兩人的話,還是選擇了接受聶辰席的話點點頭,而後說道:“你的意思是,奇襲勝利不會有太大的成功,反而會讓龔起了解我軍的戰力,若是失敗就是整場戰爭的敗退,是嗎?”

“沒錯,屬下正是這麼認為的。”聶辰席很肯定的回答道。

司馬元見自己的建議被否定也沒被采納,心中有些失落,但是沒有恨意,他對自己的謀略有自知之明,這不過也是隨口一說,並沒有在意。

楊曠聽到了這些分析,才認識到我軍與唐軍的不同,立場不同導致了雙方不能采取的進攻,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會落到這種的地步,跟他以往的風格完全不同,當下有些擔憂自己的處境。

聶辰席將楊曠的苦惱看在眼中,深思熟慮的說道:“大將軍不必太過憂心,有些事情急不來,其實大將軍您也應該早就知道這場戰爭不是能夠速戰速決的,要想打敗龔起非一時之戰,而反過來想想龔起想要擊敗我們也不是能夠速戰速決的,我們被他們遏製,反過來他們也是一樣的。”

這些話不管是安慰還是實話,楊曠聽的都很舒服,至少心態也能平複一點,麵對龔起的大軍壓境,其中的壓力要他一個人扛著,估計是不可能了,現在的他深知大敵當前的感覺,與上次那麼簡單的形勢相比,有備而來的龔起會更加的難以對付。

“那麼聶辰席,”楊曠忽然發問道:“對於這一場戰爭,你覺得大致的方略應該是什麼?”

“守!”聶辰席想都不想回答道:“必須是守!”

楊曠就知道是這個答案,可是哪怕他自己心裏清楚也有些不情願,誰都不想成為一味的防守方,難聽點來說就是被壓著打,他的風格不能相性,於是問道:“你要知道,這一守,就等於是將鄴城以外的所有戰略要地拱手讓給唐軍,即便如此,你還覺得該不該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