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所有眷顧的男人,是最有資格威脅到自己位置的人,唐帝就算不起猜忌之心,也該有了,他把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假笑道:“你的八萬大軍,能贏否?”
“能贏!但是不夠臣用的。”龔起果斷的回複道。
“為何?既然能贏,為何還不夠你用的?”
“陛下恕罪,臣不是有意頂撞陛下。”龔起走起穩妥的策略,繼續道:“打贏楊曠,臣不在話下,但是臣此次想做的,是要滅了商國的戰爭!”
滅國大將的野心就此暴露在唐帝的麵前,說實話,這時的唐帝絲毫沒有猜忌之心,反而覺得這樣挺好,哪個大將軍不想完成這個名垂青史的壯舉呢?
滅了商國,唐帝一點都沒有想過,他並不是想要開疆擴土的君王,他隻是一個希望牢牢握住權柄的帝王,聽到這句話後,他默默的說出了一句話:“你的部隊比上次還要多了很多,這次難不成還要增加?”
龔起不卑不吭答道:“恕臣鬥膽,不是臣想要增加,而是不得不增加。陛下作為一國之君,也一定知道戰爭對國家的負擔,臣這些年常年征戰,從未考慮過陛下的苦楚,這次既然要打,就要一舉定下勝局,不讓頻繁的戰爭困擾大唐的盛世。所以,臣請陛下,調給臣更多的兵力。”
話說的很漂亮,估計又是他的那個軍師出的主意,唐帝覺得龔起手裏的兵已經很多了,還要增加的話,他手裏的兵也會所剩無幾,當下開始猶豫。仔細想想,龔起的話也有道理,常年戰爭對國庫沒有好處,目前已經敵對的北胡也會東山再起,滅了商國未嚐不是好事,但是他又不能坐視龔起手裏的兵越來越多,麵臨的選擇實在是太艱難了。
唐帝隻好問道:“你還需要多少?”
“五萬!”龔起開了一個有點過分的要求。
要知道,大唐所有的兵力也不過二十萬,減去各郡縣的守軍,也不過十五萬,龔起這一要,就要走了幾乎所有的兵力。
唐帝不可能答應,道:“太多了,朕給你兩萬,可好?”
“可是陛下.........”
“嗯?!”唐帝陡然提高了音量,壓住了龔起的話。
想起張奕之讓他保險的囑托,龔起忍住了想要爭一爭的念頭,妥協道:“臣叩謝陛下聖恩!”
“嗯,朕就先預祝愛卿得勝凱旋了。”唐帝也是默默送了口氣,君臣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了。
........
........
龔起告退後,從宮內離開,回府的路上一直在思索剛才自己所做的一切可有不妥的地方,畢竟他也是好不容易借助家族的力量打壓住了政敵,好歹能讓朝局安靜一會,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被楊曠抓住利用。
他想了很多遍,覺得並沒有不妥的地方,可總認為心裏不踏實,可能是這段時間繃的太緊了,疑神疑鬼的。
想著想著,龔起騎馬便回到了自己的龔府,也是大唐的大將軍府。
“嗯?起兒回來了?”父親龔孝先的聲音傳來,龔起回過神來才發現府裏多了兩個稀客,是向來與龔家不和的羅家父子——羅如烈和羅睺。
龔起點點頭,也對這兩位客人招呼道:“羅叔叔也來了,羅睺你也是,狀態不錯嘛?”
羅如烈的態度依舊那麼的不善,但是好歹也是非常時刻,龔羅兩家聯手促成戰爭,他也不能總是嗤之以鼻,不得不回以一個眼神。
羅睺的態度跟他父親判若兩人,一副興奮的模樣,看到龔起就喊道:“廢話!我都等不及要去那邊建功立業了!”
這次戰爭,羅睺破天荒的得到了父親的許可,答應他跟隨龔起奔赴戰場,這能讓這個在家裏被悶壞的年輕人不激動嗎?
羅如烈很是不舒服的瞪了眼羅睺,後者不得不閉上了嘴,尷尬的笑了笑。其實羅如烈也不是非要跟龔家不和,他隻是想證明羅家不比龔家差,也不想兒子一輩子也被龔家壓著。
作為老對頭的龔孝先,也是一如往常的看不慣羅如烈的臭脾氣,開口道:“老羅,你就不能鼓勵鼓勵年輕人嘛?非要成天繃著一張臭臉,給誰看呢?”
“哼!”羅如烈冷笑一聲,毫不服軟的還擊道:“你管我怎樣?!你看看你那搖搖欲墜的老態,我都對以前跟你爭鬥感到羞愧!”
“你這個家夥,還真是嘴硬啊!”龔孝先一向的好脾氣也被挑起了怒火,原本慈祥的麵目此刻也變得有些猙獰,曾經戰場上的氣勢逐漸找了回來。
看著兩位老一輩的家主即將激起戰爭,龔起和羅睺很默契的各自攔在了父親的麵前,撲滅了一觸即發的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