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開戰在即各相謀 第一百四十三章:接頭密議(1 / 3)

三萬新編的軍隊全部在洛陽彙集完畢,如此龐大的軍隊新兵,當然也是從外地郡縣征募而來的新兵,商帝下了如此的大的血本,也是擔心北境的戰事一觸即發。

楊曠看著父皇為自己準備的三萬新兵,感觸良多,他看著這幫新兵稚嫩的麵龐,能夠發覺他們的眼神中充滿著對自己的敬仰和羨慕,是啊,哪個從軍的人不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走上大將軍的位置,楊曠作為除了古勁鬆以外唯一的大將軍,實際上享受了無比的榮光。

新兵們很想聽到這位大將軍殿下能夠說些鼓舞自己的話,就像上次楊曠出發時所說的那些言論一樣,可是楊曠並沒有說,有些事情重複起來效果並不好,所以多說也無益處。

下麵的新兵等半天得不到鼓舞,略有些失望,但是並不阻礙他們對楊曠瘋狂的憧憬。

也隻有楊曠自己知道,其實自己一點都不會打仗,上次的凱旋,不過是運用了唐帝的猜忌和龔起的專權這些陰謀詭計才使得龔起不得不退兵,而這次,他做不了那麼信誓旦旦的保證,可以說目前為止,他沒有絲毫勝算。

“時間一晃就過去那麼久了,”楊曠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女人聲音,知道是皇後來了,隨行的還有文平王楊毅,於是禮貌的回應道:“兒臣參見母後。”

皇後還是一如既往的充滿愛憐,對著楊曠柔和的說道:“從你上次凱旋回來沒多久,都沒讓你好好休息過,你也別怪你父皇,陛下今日沒來是有政務要處理。”

楊曠心裏清楚,父皇不來見他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隔在他和他父皇中間的聯姻和親政策,父子之間出現了少有而激烈的分歧,又發生了那種爭吵,怎麼會來這裏自討沒趣。

他也沒想到,回答道:“母後來兒臣就心滿意足了。”

楊毅也發話道:“皇兄,臣弟這回是去待皇兄完成巡撫的剩下事宜,臣弟一定會辦好的。”

“嗯,皇兄相信你。”對這個弟弟,楊曠已經沒有了別的敵意了,又轉向皇後道:“母後今日和二弟是來送兒臣的?”

“當然了,你要奔赴邊境,母後怎能視若不見。”皇後拿出了一個做工精致的佛珠,遞給楊曠道:“這個是本宮帶了多年的佛珠,希望能夠保佑你再度凱旋。”

楊曠接過了那個滿載著關心的配飾,欣慰的笑道:“兒臣先行謝過母後的賞賜了。”

而後另一批人也出現了,左丞相李彥率領的文武百官也跟一樣出現在了洛陽城外,百官一起送別楊曠前往北境。

“左丞相今日精神的很啊。”楊曠道。

“既然是來送殿下的,就要打足了精氣神,不然怎麼給殿下最好的鼓勵。”左丞相老當益壯,作為和老太傅一個時代的元老,表現的非同尋常的有力,“殿下此番北上,無論開戰與否,老臣相信都能為大商守住北境的疆土。”

期望很高,楊曠雖然沒有什麼把握,但還是要聊表謝意,道:“多謝左丞相的美言,本王一定恪盡職守。”

百官們也紛紛獻上祝福,希望北境大捷。

老王爺也來到了此地,看著一身戎裝的楊曠,與上次便衣出發截然不同,於是滿意的說道:“好侄兒,跟你皇叔年輕時候有的一拚,這次過去好好的讓他們北唐的家夥看看,這就是咱們大商的新起大將!”

還是那麼的粗狂,楊曠知道這位皇叔年輕的時候專注戰事,在邊境立了不少的赫赫戰功,雖說比不上古勁鬆一樣的天下名將那般傳奇,但至少也算是遠超一般的戰將。

“侄兒參見皇叔。”楊曠俯身鞠躬道:“要是皇叔寶刀未老,侄兒還真像邀請皇叔跟侄兒一起奔赴北境。”

“算了算了,哪有不老的寶刀啊。”說著老王爺四處張望了一下,偷偷湊近楊曠的耳旁悄聲道:“其實皇叔真想去,不過你那父皇是死活不肯同意的。”

一句話逗笑了楊曠,真的不知道怎麼說這個皇叔,神經大條到這種強度,不過出於好意和親近,楊曠不能駁了對方的麵子,笑臉道:“皇叔放心,侄兒定不會給大商丟人的。”

“那就好,有你這句話,皇叔放心的很。哈哈哈哈!”說完還要標誌性的揚天大笑,在場人都體會到了老王爺的這種豪爽。

最後出場的是宮內派來的謝量海,謝公公帶著旨意前來,在場的人除了親王皇後等都必須下跪領旨。

“陛下有旨,武成王楊曠兼北境大將軍,不得擅離北境半步,不然視為死罪!”

短短的一句話,楊曠已經充分明白了父皇的決心,和親之事商帝不由改變,就連他最為寵愛的楊曠,都不能有絲毫的違抗。

這麼多年,帝王的脾氣終於使出來了嗎?楊曠無奈的笑了聲,接過了聖旨。

謝量海笑眯眯的說道:“殿下不要誤會陛下的意思,整個商國都把希望放在了武成王的身上,陛下如此說,是為了激勵殿下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