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武王巡撫定士族 第一百一十八章:女尊主(2 / 3)

聽到這番解釋的謝昆才鬆口氣道:“殿下與外界傳言的大有不同啊。”

“本王覺得你跟別的家主不同。”

“多謝殿下誇獎,殿下還是聽下官把話說完吧。”謝昆一點都沒有自傲,反而越發肅穆道:“如今的墉城,也不能說是岌岌可危,而是戰事吃緊,下官都已經預算到了北唐下一場戰爭需要征召的糧草了,所以正為此事煩惱呢。”

楊曠深諳此人眼光,能預見北唐與大商的下一場戰事的,都是目光長遠之輩,而此人有此見識也是為了糧草,可以說是考慮的十分全麵了,果然是人外有人。

“那麼你的意思是說糧草不夠下一場商唐之間戰爭了嗎?”楊曠問道。

“是的。”謝昆的臉色要多愁慮就有多愁慮,道:“商唐戰爭倒還好說,以後城內的百姓和全國的百姓苦一苦總能熬過去,可是不僅如此,可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敵國的人卻和朝廷的人勾結起來破壞我們城內的生產,這難道就是大商朝廷的樣貌嗎?”

朝廷官員通敵擾亂大商後方的補給?!這可不是小事,這也許是楊曠巡撫以來碰上最大的事情了,變故依舊是錯不及防,連一向沉穩的額楊曠也坐不住道:“你說清楚,什麼情況?!”

謝昆料到對方的反應,早有說辭道:“殿下如果真的不知道的話,那麼就由下官來解釋吧。”

“自從南境開戰時,南夏的探子就深不見底的安插在大商的各個城市,其中還包括殿下所在的洛陽,不過似乎被殿下和刑部的人聯手拔除了,可是別的地方還是分布的很廣,殿下和刑部的目光或許僅僅注視在洛陽中,或許是當時殿下與崔氏的爭鬥難分難解,難以分心別處。”

“不僅是墉城,但凡是大商的重要城市,都分布著無數的南夏探子和勢力,如今的墉城便潛伏著一股這樣的勢力,而且根深蒂固,像是盤踞已久的。南夏自然不會那麼傻直接在洛陽布下主力,相反的擁有大商大量糧草的墉城是補給南境防線的重要城市,他們的精力大部分都交在這裏了。”

“再者下官之所以能斷言是朝廷上的人勾結南夏勢力,是因為勾結敵國的朝廷中人,都按耐不住性子要開始針對墉城了。”

一口氣說完了心中所有的事情,謝昆吐了口濁氣快活了不少,可是楊曠就不快活了,敵國和朝廷上的人勾結,而且演變的如此危急,叫他怎麼冷靜。

於是道:“於是你不敢彙報朝廷,怕他們突然動手是不是。”

“沒錯,況且謝家在京中沒有人脈,找不到可靠的人彙報,就不了了之,還不如靠自己解決。”謝昆滿腹委屈的說道,實在是事出無奈,不然他們就是再有膽子,也不會在開展地下市場後還會隱瞞這個重要情報。

楊曠聽得出他語氣中的無奈,心中感慨大商的朝局都已經腐敗到這種局麵了,作為四戰之地的大商,確實不是官員理想中的國家,投靠別國也是正常。

但這種事請絕對不能姑息,大商縱然出於劣勢,可還有忠臣良將,還有他這個親王在,敵國的人想要如此輕易的拿下,先問問大商的人再說。

此刻憤怒占了內心的六成,剩下的四成是在警惕對方話語中的可信度,雖說坦誠,也不能盲目輕信,於是道:“你把搜集到的證據先給本王過目一下,事關重大,不能出一絲差錯,要查出這些叛臣必須一把揪出來,既不能打草驚蛇也不能放過一個。”

“殿下有把握?”謝昆有些不相信,即便眼前的這位擊敗了大商最為強勁的崔氏集團。

“不相信?”楊曠笑了聲道:“你可以不相信,但是本王知道了,就必須插手,你信也好不信也罷,都要讓本王參與,而後所有的計劃,都要由本王與你們協商。”

謝昆道:“協商不需要吧,殿下的權力還由得我們決策?”話中盡是對楊曠獨裁的不滿意。

“是不需要,那是在本王了解的情況下。”楊曠不慌著解釋,道:“墉城的事情要說誰最清楚,非你們謝家莫屬,本王縱使神機妙算,也會對一些細節把控不住,到時候就需要你們的協助了。”

“原來如此。”謝昆像是下定了決心,道:“今晚那份情報就會交在殿下的手裏,相信殿下造訪墉城,他們也知道的清清楚楚。”

楊曠陰險的笑道:“他們當然知道,還知道你們今日沒有出城迎接本王。”

“殿下何意?”謝昆還以為楊曠在翻舊賬。

“別擔心,本王的意思是,他們知道你們沒有迎接本王,不正好演場戲給他們看,表麵上裝作不和,實際上正在慢慢的滲透他們的計劃。”楊曠露出了真意。

妙計,謝昆腦海裏想出的第一個詞語便是如此,楊曠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把握一切有利情況,著實不易,要是這位殿下出手的話,墉城說不定還有救,當下抓住救命稻草道:“謝家願意聽從殿下的吩咐,還望殿下莫要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