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武王巡撫定士族 第一百一十六章:下一站(1 / 3)

唐帝看著歸國第一時間前來覲見自己的龔起,看著這個手握兵權不可一世的北唐猛虎,居然能夠安然無恙的從商國回來,命真的很大。

“臣參見陛下!”龔起跪在了唐帝的麵前,沒有一絲逾越。

“龔......愛卿。”唐帝還是稱呼對方為愛卿,道:“此番前去,朕倒是聽說受到了兩次刺殺,如此危險的事情,愛卿為何不上報給朕讓朕向商國為你討個公道啊。”

龔起微微抬頭,道:“臣之性命乃是小事,隻要是關乎兩國友好的大事,臣自當效死而忠之。”

唐帝聽到對方這番良言,並沒有表示的很欣喜,相反的,這位帝王的心中起了很多的心思,他當然不懷疑龔起的忠臣,像是那種猜忌臣子忠心的心裏不會在這位唐帝出現,他聽出來的意味,卻是龔起仍然想把持兵權的意思。

兵權這種代表力量的東西,原本都是由作為至高統治者皇帝才能擁有的,而一旦被交給別人,就會產生不一樣的反應,龔起或許是作為一個大將軍的立場來看待的,而唐帝也不過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來考慮,所以一切都是合理的。

錯就錯在大唐的朝局不是君臣相合的局麵。

“愛卿。”唐帝幽邃的說道:“此行出使商國,是否是為了下一場戰爭備戰而做出的考慮?”

龔起低著頭,繼續道:“臣不敢欺瞞陛下,此行卻是帶著這個目標,也有了不小的收獲,但是臣的忠心從未改變,請陛下將大唐的將士放心的交在臣的書中,臣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失望?你怎麼可能會讓朕失望呢?”唐帝笑著搖搖頭,溫和的笑容中潛藏的韻味讓人捉摸不透,“愛卿身為十大名將,又替朕訓練了無數的精兵猛將,就憑商國的那個武成王,又怎會擋得住你。”

“陛下過獎了,臣愧不敢當。其實從上次戰爭失利後,臣夙興夜寐,一日不得安寢,就是為了替大唐爭回一口氣,這次臣不僅想要拿回屬於大唐的勝利,還要一舉替陛下滅了商國,為大唐開疆拓土。”

唐帝聽完龔起的雄心壯誌,沒有多大的觸動,還是一如既往平靜的說道:“愛卿有此鴻鵠之誌,朕尤甚欣慰,不過......”

“是否是臣有不當之處?”龔起試探的問道。

“不,你沒有。”唐帝立刻回答道:“不當的,是我們。”

龔起埋首道:“臣不敢與陛下同等,還望陛下莫要折煞臣。”

唐帝的臉上出現了笑意,但不是那種發自內心的笑容,道:“你當得起與朕並肩,愛卿出身名門,又有名將之力,功勳卓著,忠心不二,哪裏會沒資格與朕同等。”

聽得出來有些責怪龔起的意思,可是這句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話,偏偏一心專注戰事的龔起聽不出來,隻見這位沙場精明無比的猛將道:“那就多謝陛下垂愛了,臣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大殿肅然,安靜的不像話,唐帝頓了良久,緊緊盯著龔起的目光也慢慢鬆開,他難道真的不明白還是故意不願意交出兵權?

龔起似乎也開始察覺道氣氛的凝重,道:“陛下莫非不願意讓大唐一統天下嗎?世間的疆土如此遼闊,也唯有陛下能夠攬入懷中,而臣,便是為陛下代勞掃清敵國的利劍。”

利劍用的好,自然可以無敵天下,而若你是雙刃劍呢?帝王心底的思量油然而生,唐帝的笑容也越來越僵硬,最後道:“愛卿說的有理,朕就將虎符的另一半給你如何?”

虎符是兵權的象征,有了虎符便可以隨意調動軍隊,不用經過任何彙報。而虎符是分為兩半的,一半在大將軍手中,一半在皇帝手中,也就是說如果要進行戰爭,光大將軍一人是無法調動軍隊的,需先請示皇帝經過皇帝同意之後,再給出另一半虎符才能調動大軍。

哪怕是威望再高的將軍,也不能在沒有虎符的情況下擅自調動大軍。唐帝突然說要賜給另一半兵符,極有可能是出於試探,任何人都不可能應下來。

但是錯就錯在,龔起是個為了勝利可以做出一切犧牲的人,就算知道是在試探,他也必須爭取拿到完整的虎符,設想一下,要是有了完整的虎符,那麼唐國的軍隊便可以在他的手上隨心所欲的調遣,無論是練兵還是布局,都比開戰時再擁有完整虎符更加有優勢。

於是在如此明顯的試探下,龔起仍然冒失的選擇接受虎符,道:“謝陛下體諒,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他並沒有看見,座上的唐帝臉色黑了下來。

帝王的忌諱被完全的觸發,此時此刻又不能反悔,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更何況他是天子,君無戲言,唐帝根本無所謂虎符,便沒有多做猶豫道:“好,朕會派人給你的。”

“謝陛下!”在危險與優勢兩難的情況下,優勢帶給龔起的感覺更為深刻,他還沉浸在獲得更大優勢的喜悅中,對隱藏其中的威脅不是那麼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