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武王巡撫定士族 第一百零七章:欲立儲(3 / 3)

商帝擔憂道:“北境的兵力加上上次征兵調撥過去的,現在應該有十萬兵力了,北唐就是也有十萬,也不會落得如此滅國的下場吧?”言下之意是懷疑楊曠擔心太過。

“不會的,龔起的實力兒臣比天下任何人都要了解。”楊曠無比憂慮的說道:“往日空竹宅師兄弟切磋兵場推演,龔起從未敗過,連古叔叔都說給龔起時間,有望超越他,這樣一個可怕的大將軍,手下的士兵也必然是虎狼之師,不知父皇有沒有見過他這次帶來的一百親衛?”

“沒有。”

“那些士兵,放在戰場,完全有實力至少拚掉商軍一千個最精銳騎兵,而龔起有多少這樣的騎兵,還都是未知數。”楊曠沒有絲毫添油加醋的說道。

商帝也是低頭沉吟道:“沒想到我大商已經有這麼多潛在的威脅,太傅離世,大商必定不會安穩,舉國都會在太傅離世崔氏倒台的情況下掀起大浪,那些士族看到朕打壓了最大的士族,必然會有保住自己勢力的念頭,到時候內亂再起,大商真的是必亡啊。”

“父皇說的有道理,兒臣也考慮過。”楊曠聽到了這句話,終於落到了點子上,老太傅離世的消息與崔氏倒台的時間太過巧合,或許這就是那個老頭子臨死用出最後的計謀,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士族的團結,然而卻不知道這些士族也會威脅到皇權的存在。

“都是阿海與我說的。”商帝道出了謝量海的昵稱,又回過神來到:“是謝量海,朕與他自小相識,他的見識比朕還要深遠。”

楊曠心裏有數,謝量海的氣度早在他的印象中,一個太監能有如此氣場,其身上的本事也可見一斑,貌似控製住汪寧遠的人就是這位太監總管,而且沒有鬧出動靜悄然的控製了禁軍,雖說有父皇這個後台,但執行起來卻有無數的難處,但是謝量海都完美的辦好了,實在是厲害。

於是道:“謝公公之才,兒臣久仰,不知這位公公可有為父皇出什麼好計策?”

“阿海他.......”商帝猶豫再三,道:“說過一個辦法。”

“巧了,兒臣也想出了一個辦法。”楊曠有些感興趣道:“父皇先別急著說,看看兒臣與謝公公的想法是否不謀而合。”

商帝愣了下,隨即點點頭。

楊曠便放開手腳站起來道:“兒臣認為,士族在父皇清掃洛陽士族後必然會串通一氣,以求自保,而他們的理由無非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勢力,害怕的隻有父皇的態度,害怕受到牽怒,那麼唯有化解這份誤會,他們就會安定下來。”

“接著說。”商帝也來了興致。

“兒臣認為,派出一個重要的人在國內四處遊走,安撫士族的心,就可以化解這次的動蕩。”楊曠說道:“而目前唯一附和條件的,隻有作為儲位最有利人選的兒臣。”

他是要親自去安撫這些士族們的心,去安定整個商國。

商帝也站了起來,拍起了手道:“好好好,果然不錯,與阿海的計策一模一樣,你們兩個可真是默契,要是他是你的幫手,說不定就能無往而不利了。”

楊曠謙虛的低頭,心中也是為自己與謝量海的默契感到喜悅,誌同道合,或者說臭味相投,那麼謝量海完全是可以偏向自己這邊的,如此的話又會少掉一個敵人。

“那麼既然你是唯一的人選,曠兒,你要想好,巡撫全國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其中的安危與艱辛可想而知,你做好準備了嗎?”商帝鄭重的詢問道。

“有準備,兒臣在想到後就有了準備。”楊曠不知為什麼笑了聲道:“父皇無需擔心兒臣,兒臣雖然沒有把握打贏下一場北境戰爭,卻有很大的把握拿下這幫士族,他們不是想要貫穿一起嗎?兒臣就不相信,沒有領頭羊的羊群,能鬧出什麼動靜,牧羊人就算管不住,不還有牧羊犬嗎?”

“牧羊犬?”商帝聽出了玩笑話裏深層的意味,會心的笑了起來:“哈哈哈哈,不愧是朕的兒子,想的如此周到,這個任務落在你身上,朕可以說放心了。朕明日就下旨,命你巡撫全國。”

楊曠鞠躬道:“父皇放心,兒臣這回不拿下士族,絕不回京,不過臨走之時,想問父皇要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商帝狐疑的問道,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開條件,莫非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楊曠眯著眼睛道:“兒臣想問父皇要一個人。”

“何人?”

“崔氏的一個附庸。”

商帝大驚,道:“附庸?崔氏的人?你沒開玩笑?”

“沒有,兒臣要一位叫胡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