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武王巡撫定士族 第一百零七章:欲立儲(1 / 3)

“咚——咚——咚——”洛陽城內的巨鍾時隔多年被敲響,巨鍾用於祭祀,是在極其隆重的情況下才允許使用,而此刻巨鍾再度被敲響已有十年了,百姓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茫然的走到街道上,等著那個位於皇宮中的帝王宣布重大的消息。

三天前發生的事情太過突然,商國最大乃至天下最大的士族崔氏轟然倒塌,家族眷屬以及重要人員盡數被軟禁起來,通告上寫著禍亂朝綱,看來也逃不過敗亡的命運,曾經繁華的府邸如今貼上了偌大的封條,鎖上了冰冷的鐵鏈,一切都是那麼突然,讓人來不及接受。

宮內也是一片嘩然,文武百官都沒發現變化,也不知道陛下下旨敲響巨鍾有何意,偏偏是在崔氏一族盡數被軟禁後下的旨,誰都有種大難臨頭的感覺,平時人數較多的文官如今隻剩三分之一不到,而少去的三分之二都是崔氏集團的附庸,崔文不在了,他們也不見了。

武官們也少了幾個,眾人紛紛猜測崔氏連一些武官都收攏在麾下了,也是,當時的崔氏的確是最強大的,加入他們當然是明知的選擇。

商帝這次來的很早,一直沒有說話,底下也沒有人敢說話,包括剛護送完龔起回來的楊曠、楊毅以及老王爺。

“怎麼?你們都沒發現少人了嗎?”商帝別有意味的問道,目光威嚴的掃視著底下的文武百官,一朝得勢的強大讓所有人喘不過氣來,崔氏不在,商帝就是名副其實的皇帝,是一言既出無人敢說的帝王。

久久沒有人說話,都在為崔氏倒台感到恐懼。

“你們在怕什麼?莫不是擔心連坐?”商帝道:“眾卿大可放心,朕是個是非黑白分得清的人,那些該抓的朕一個都沒有放過,那些無辜的朕一個也沒有錯抓,就收起你們那套嘴臉吧。”

鍾聲回響在殿外,商帝在威懾住百官後開口道:“眾卿可知,朕為何在今日下令敲響巨鍾?”

“臣不知!”這回百官們倒是默契的一同答道。

“因為,朕的老師,大商的太傅,王永王太傅,病故了。”商帝低沉的說出了駭人聽聞的消息,同一刻幾乎是所有人都在心底顫抖了一下,那個最有威望的老太傅,死了?正好在這個節骨眼上死了?未免太過湊巧了吧。

商帝看出他們的心思,道:“老師走了,是大商的不幸,他老人家為國盡忠幾十載,功勳卓著,鞠躬盡力,朕哀痛萬分,下令厚葬,追封諡號文正,追封明德公。”

皇帝都在惋惜老太傅的離世,而他們這幫蒙在鼓裏的人隻有選擇相信商帝的言辭,他們也有想過是商帝處理了老太傅,但是現在誰敢說話。

可任他們再愚鈍,也都敏感的察覺到了洛陽的變化,士族備受打壓,皇權上升,而崔氏的倒台,也意味著文平王與儲位無緣,那麼更代表了武成王楊曠成為了無可爭議的下一代帝王,他們也必須盡快站好隊,不能重蹈崔氏的後塵。

楊曠上前道:“太傅離世,舉國悲哀,父皇的心痛兒臣雖然不能夠全部體會,也明白太傅為大商做出的貢獻,兒臣也十分惋惜這一棟梁的離去。”

眾人都在心裏腹誹楊曠是貓哭耗子假慈悲,老太傅死了你楊曠說不定該有多開心呢,說不定心裏樂開了花,沒了老太傅儲位非你莫屬了。

楊曠敢說這句話,就不怕別人多想,他是真心敬佩這位老人的風骨,說實話他也沒想到父皇會在自己與崔氏交戰的時候一舉掃蕩崔氏的據點,軟禁了崔文一幹崔氏要員,但老太傅的死是他根本無法想象的,一向仁德的父皇也會做出這種逼死大臣的事情嗎?交給他來做不是更好。

“兒臣與皇兄一樣,十分悲痛!”楊毅同樣報以真誠的說道,惹得群臣議論紛紛,你的後台都倒了,還談什麼悲痛不悲痛,真是愚不可及。

老王爺沉默,沒有發話。

商帝聽後正視著楊曠的雙眼,道:“太傅離世之前,朕曾經就儲位之事召他進宮議論,可是沒有討論出什麼結果,可沒想到他老人家回去就一病不起,第二天便病逝,朕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圓了老太傅的遺願,選出當得起大商儲位的皇子,來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

什麼?!

群臣頓時嘩然,崔氏剛倒台不久,皇帝就要選出儲君嗎?有必要這麼急著立楊曠為太子嗎?他們每個人心裏都清楚,商帝選的隻會是楊曠,而老太傅的遺願絕不會讓楊曠坐上皇位,商帝這麼喧賓奪主,是要彰顯帝王的權威嗎?

“陛下!”左丞相李彥匆忙上前,道:“現在南境開戰在即,洛陽又亂局一片,這個時候立儲,恐非明智啊。”

“嗯?荒謬,天下何曾安定過,洛陽有何時亂過?”商帝怒睜雙眸厲聲道:“左丞相,你妄為丞相之職,怎敢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

李彥老臉一紅,頷首不敢冒犯這位勢不可擋的皇帝,道:“陛下恕罪,是臣魯莽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