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北唐使團赴商都 第七十九章:往事恩情(2 / 3)

皇後不管楊曠如何反感,依舊不改意願繼續道:“本宮跟著端妃親眼目睹了大敗,那一日你母親端妃為了救下我,讓本宮先上了馬車,自己留在那裏等你父皇........”

“住口!”楊曠厲聲怒喝,引來了殿外的侍衛與公公宮女等人,皇後胸口起伏,有些慌張的讓他們退下,暗示沒有什麼問題,不用擔心。

楊曠沉浸在自身的憤怒中,無視了衝進來的侍衛,怒目相視皇後,再反應回來,自己已經站了起來,雙拳緊握,有了一絲殺意和無窮的怒意。

“曠兒,你就算今日要殺了本宮,本宮也不會停下,有些話,再不說就沒有機會了。”皇後的眼眶似乎有些紅了,鼻頭也在抽動,低頭整理了一下妝容,抬頭帶著堅毅的麵容麵對著怒目的楊曠,繼續道:“本宮的命是你母妃就下來的,自從你母妃那日喪命於亂軍之中,本宮就把自己當成了你的母親,不管你覺得本宮有沒有資格,本宮自己也曾認為不配當你的母親,但是端妃的恩情曆曆在目,本宮無法做到對你視而不見,所以曠兒你不要認為本宮假情假意,本宮的一切都是出自真心,你接受好不好,放下心中的怨念可否?”

楊曠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竟然聽完了對方的整個話,怒意猶在,卻又無處發泄,麵對這個真情流露的女人,他居然沒有任何別的想法。

皇後又開口道:“陛下自大敗後不久便納我為妃,不久又封我為後,他不是那樣薄情寡義的人,而是你生死未卜,為了國家才不得不另立新後擴充皇嗣,不像你想的那樣.......”

“兒臣清楚,不用母後提醒。”這點楊曠早就在心裏原諒了商帝,皇後這一番話,他不知多早就想通了,而此時心中的怒意莫名的減弱了許多,他甚至有些懷疑自己動了情感,盡力阻止卻又無法阻擋那種情感的上升。

“端妃是本宮的救命恩人,平日陛下了解本宮的秉性,所以選了本宮來當大商的皇後,這也是出於不放任外戚的打算。”皇後像是要把憋在心裏很久的話都要全部說出來,任誰也擋不住。

楊曠聽完了這句話,靜靜的重新坐下,沉思了很久,道:“母後說的,兒臣都明白的,身為帝王,身不由己,母後不用擔心兒臣多想。”

皇後見楊曠有些好轉,欣慰的點了點頭,道:“明白就好,本宮這些話在心裏藏了很久了,隻是礙於形勢沒有說出來,你父皇操心很久,就是為了你的性格,怕讓你以後真的變成了.......”說到這皇後說不出來了。

“是怕兒臣心懷怨恨,成為不忠不孝之人吧。”楊曠賭氣的說道。

“曠兒,你明知母後不是這個意思。”

“不論母後有沒有這個意思,兒臣還是不能對母後敞開心扉,這是兒臣解不開的心結,這是永遠無法磨滅的傷口,就請母後不要再提了。”楊曠其實很想就此放下怨恨,但是他想到了一件事,讓他馬上封閉了自己的內心。

他學的就是人心,深知人心浮動,任何強大的內心都經不起情感的影響,他是要做一個內心無法觸動的強者,若是被情感牽製,豈不成了笑話。還有崔氏集團,還有暗香閣,還有龔起,還有無數未知的敵人在等著他,此刻動搖本心,後果不堪設想。

皇後一番肺腑之言觸動到了他,說的很真誠,也沒有別的意思,但他還是要殘忍的拒絕對方的好意,因為他回不了頭了,一入紛爭再想抽身,不說半途而廢還會徒增笑柄,他絕不會活成那副樣子。

皇後沒有打開楊曠的內心,卻也是說出了自己的執念,心裏也舒服了很多,也不急著讓他改口,於是便道:“沒事的,曠兒,有隔閡沒關係,母後可以等你,陛下可以等你,所有人都可以等你。”

“可能.......”楊曠自嘲了一聲道:“等不到了。”

“母後知道你是帝王之才,毅兒也沒有要跟你爭的意思,陛下也跟我解釋過,有哪些大臣們插手讓毅兒也陷入了爭鬥當中,母後不要求曠兒做什麼,隻求曠兒能體諒母後,體諒你的弟弟。”皇後於情於理兩麵勸著。

楊曠點了點頭,道:“兒臣知道了,母後還有什麼別的事嗎?兒臣不是不想聽了,而是真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是為了使團的事情嗎?”皇後問道。

“沒錯。”楊曠沒有對皇後無心的問話產生懷疑,此刻除了使團的事情,還有什麼事情能忙到這種程度,連皇後的談話都要撇開。

“那就去吧,母後的話說完了。”皇後突然笑了起來,笑的很開心,把楊曠看的有些恍惚,他見過這種笑容,像莫邪、像小師妹、像某些人,可從未想過能在宮廷中看到這種笑容,他腦海裏對皇宮的定義,從十年前就已是冰冷無情,而那種笑容出現在這裏,讓他忽的不知所措,呆在原處。

皇後看楊曠出神,問道:“曠兒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