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帝怒(1 / 3)

楊曠一路快馬加鞭,想起剛剛城門發生的種種,除了對楊毅的一反常態有些奇怪外,其他也沒什麼出格的動作,按他的想法本以為會有崔氏的人前來為難他,現在看來倒是他多想了,也不知道野火那邊有沒有成功綁走崔雲逸。

思索之中,宮門已經恍然出現在麵前。

宮門禁衛軍全部伸手示意楊毅停下,進宮前必須出示能夠進宮的信物,例如詔書之類的憑證,這是規矩。

楊曠策馬依舊沒有減速的樣子,反而更快的揮動馬鞭抽打著加速而行。禁衛軍見此人不停,便要下令迎擊,待隊長看清了來人的麵容時,頓時大驚失色,慌張的命令手下收起兵器讓出道路允以通行。

“小人參見武成王殿下!”隊長這一跪,所有人都跟著齊刷刷的讓開道路跪了下來,兵器都隨意的丟在了地上,不敢抬起頭。洛陽之中別說他們宮中,就是市井小民都清楚武成王進宮無須請示,來去無阻,隊長暗自慶幸自己的眼力,險些釀成大禍。

策馬而來的楊曠根本沒時間睬他,徑直的奔向宮中,一路上盡是禁衛軍的跪拜,從宮門到後宮沒有一處受到阻攔。

後宮是皇帝與妃子居住的地方,到這即便是尊寵集於一身的楊曠也不得不下馬不行,他就是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太過明顯的不把規矩當回事。

楊曠下馬後喊來一個值班的太監,吩咐了下去,太監便熟練的牽著馬走向圈馬的地方。

楊曠安排了馬匹後,第一眼便見到了禁軍總管汪寧遠。碰上這人,其實他心裏是不悅的,從他認識這位汪總管一來,此人便沒給過一個好臉色給他看,以他所學閱人之術,汪總管可以說是唯一一個露骨的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敵意。隻見汪寧遠稍稍弓背行作輯禮道:“臣參見武成王殿下。”

他到沒在乎,這麼多年臉色都看過了,不差這一茬,於是準備打個招呼直接去見父皇:“汪總管這麼勤快,這個點還在四處巡視,本王受父皇召見,就不多說了。”

“殿下且慢。”

楊曠皺眉盯著對方,感覺到語氣中的不對勁,問道:“汪總管有什麼事嗎?”

“殿下是不是忘了什麼?”汪總管挺著一身的甲胄靠近了一點,沉重的神情有些陰沉。

“那就請汪總管指教指教。”楊曠強露著笑臉說的這句話,其實心中已經有了怒意,看來此人今日是要來找他的麻煩了,他向來不喜歡這種場合下的針對。

“指教不敢當,臣隻是提醒殿下卸下佩劍。”

腰間的佩劍按理確實是要在進宮時卸下,可是楊曠一次都沒有卸過,商帝默許了他劍履上殿的特權,隻是沒有明說,這是人人盡知的事,即便你禁軍總管再怎麼不問世事,在宮裏這麼些年總不可能不知道吧。以前從沒卸過,汪總管也沒提醒過,非要在今日提醒,這麻煩找的也太明顯了。

強壓住心中的怒火,笑的卻更燦爛,楊曠就是越生氣越喜歡笑,笑到最高處,也就是最怒的時刻:“汪總管,本王好像不需要卸下佩劍吧。”

“殿下有陛下的允許嗎?沒有吧。”汪總管反問一句,絲毫不讓。

“的確沒有,不過汪總管,若本王今日不願卸劍呢?”楊曠開始了挑釁,不能讓這家夥在這事上壓住他,不然今日便會因為自己的退讓成就他的威望,到時候會成為一個隱患。

汪總管雙目一瞪,一隻腳跨前,作勢道:“那麼臣唯有鬥膽強行為殿下代勞了。”

“你試試。”楊曠一隻手放在了劍柄上,氣勢也不差。

後麵傳來了馬蹄聲,原來是謝公公與楊毅隨後趕到了宮中,正巧碰見了兩人的對峙。楊曠沒有因為有人來放下握在劍柄上的手,汪總管倒是換了張麵孔一樣恭敬的對著趕來的兩人行作輯禮道:“參見文平王殿下。”

謝量海淡然的掃了一眼,立馬就清楚了其中過程,他在扶楊毅下馬後邁著小碎步來到楊曠身旁,有意對著汪寧遠道:“陛下有命,準許二位殿下劍履上殿,不得阻攔。”

憑著商帝的話哪怕汪寧遠在不情願也得妥協,在場沒人敢質疑謝量海口中所說的虛實,也就是這位太監,日夜跟隨著商帝身側,是商帝最為信任的人。

“既是陛下所命,臣必定遵守。”汪寧遠重重的吐了口濁氣,有些失望的伸手請三人直接過去。

楊曠卻在對方臉上神色的細微變化中察覺到了些端倪,在汪寧遠視線落在楊毅身上的一刻,嘴角有明顯的上揚,再轉到自己時又變回了嚴肅不善的神色。

這一刻所有的事情都有了解釋,這分明又是一個楊毅的追隨者吧。自己的這位弟弟雖然無心權謀,可身後願意舍命追隨的人遍布洛陽,全是因為他的仁德賢明,這份最耀眼的特質是眾人心中的理想君王,或者是......楊曠沒有往下想,答案可能很殘酷。

於是他這才鬆開了劍柄,皮笑肉不笑的盯著汪寧遠一字一句的說到:“汪總管恪盡職守,實在是我大商的良臣,本王日後,定會多多留意汪總管的。”這份露骨的威脅算是對他的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