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應,也就是所謂的讀心術,通過觀察人的各種反應可以提高辨認對方是否說謊的準確率,甚至可以達到100%。既然微反應這麼神奇與高深莫測,那麼什麼是微反應呢,它又有哪些表現形式呢?
電視節目《非常了得》以一種全新的益智答題脫口秀方式受到廣大觀眾的追捧,節目中的微反應更是整個節目的亮點。正如節目主持人郭德綱所說,嘉賓薑振宇作為中國研究微反應的第一人,很巧妙地把神秘的微反應帶到了大眾視線,並且很快就掀起了一股研究微反應的熱潮。《非常了得》這一檔節目在播出四期之後,人們對於薑振宇研究微反應這一新鮮的學科已經非常著迷了,很多人都對微反應充滿了好奇心。
或許很多人在節目《非常了得》出現之前,就已經對微反應有所了解了。2010年有一部叫做《別對我說謊》(LieToMe)的美劇一經播出就風靡全球,劇中的主角心理學家萊特曼博士就是通過觀察人的臉部微表情以及微反應來判斷對方是否說謊,並借此來看透談話時對方內心的真實情況。我們日常主要用於測謊的測謊儀存在巨大的誤差,因為測謊儀檢測的是謊言引起的焦慮等生理反應,而不是謊言本身。與此同時,通過微反應觀察人可以提高辨認對方是否說謊的準確率,甚至可以達到100%。
既然微反應這麼神奇與高深莫測,那麼什麼是微反應呢,它又有哪些表現形式呢?本章內容就為你解開微反應的神秘麵紗,讓微反應的世界不再神秘。
神奇的微反應
一般來說,人處在陌生的環境中會感到莫名的緊張與焦慮,希望通過各種身體肢體上的動作或表情來緩解內心的壓抑感,以及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感。此外,當人受到外界意外刺激時,生理上的第一反應並不是逃跑,而是首先減輕身體肢體動作,保持瞬間的靜止,這一停頓靜止凍結反應可以讓人看清楚突發狀況,以便能更好地更快地作出判斷與應對方案。
人身體突然僵住或減弱活動的反應,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屬於微反應的凍結反應,從這些反應中,可以判斷出動作發出者的吃驚,隨後可能產生的恐懼、憤怒或是喜悅等心理感受。如果把人的一個完整的動作或者表情被壓縮到極致的時候,表現出來的並不是一個誇張的動作或表情,而是一個極小且瞬間的反應,自然就容易被人所忽略了,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微反應”了。通過這些人受到外界刺激時做出的微弱反應,可以洞察到人內心的真實狀態。
微反應,全稱是“心理應激微反應”,是人們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現出來的,毫無意識的且不受思維控製的瞬間真實反應。從詞的來源來說,“微反應”屬於外來詞,其英文為“Micro-expressions”,通常被翻譯為“微表情”,其中“expression”有表情的意思,還涵蓋了表達、表現、詞句等多種意義。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個人的真實心理狀態,不應僅僅局限於麵部表情,應該要結合人的動作表情、肢體動作、語言意義等表現才能全麵地作出判斷。因此,在本書中提到的“Micro-expressions”一詞,其內涵就不隻是指麵部的微表情了,而更適合翻譯為“表現”。
一般來說,“微反應”讓人直接聯想到的是身體上的動作反應,狹義上指“微動作”,但廣義上的“微反應”包括“微表情”、“微動作”與“微語義”三個方麵。第一個方麵的“微表情”,屬於“麵孔微反應”;第二個方麵的“微動作”,是指除了麵部表情以外的,但能夠反射出人內心真實狀態的身體動作,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小動作”,也稱之為“微動作”,屬於“身體微反應”;第三方麵的語言信息本身,包括使用的詞彙、語法以及聲音特征,稱為“微語義”,屬於“語言微反應”。
追溯微反應的源頭,根據相關的心理專家的調查研究得知:微反應是源於人的本能。
動物們到了繁衍季節,在求偶的時候會充滿興奮的能量;當自己的領地被侵占的時候,便會馬上顯露出尖牙利爪,希望通過凶狠的表情來擊退敵人;當雄霸一方時,便會昂首挺胸地接受部落成員的膜拜;當感受到周圍的環境對它們可能會有危險的情況下,它們便會停止正在進行的動作,豎起耳朵且小心傾聽與觀察周圍的環境,以便做出更好的應對措施。動物麵對外界環境時會做出各種各樣的反應,而人作為地球上的物種之一,亦是如此,不論所做的事情,多麼高級複雜,都是為了生存、繁衍。與其他生物所不同的,隻是人類的頭腦比動物的發達,除了肢體動作外,還用語言交流,學會了製作工具,並發明了很多高科技的工具。
雖然說人類與動物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在受到危及生存與繁衍威脅的情況下,還是會與動物一樣做出各種原始的動作反應。這時候人的動作反應類似於動物,而這些反應將會取代人的理性做作而獲取控製權,通過這些無意識的微反應,可以觀察到人的內心情緒真實情況。
一分鍾讀心術
俗話說得好:“畫皮畫骨難畫心”,人心是最難預測的。即使是說出來的話,也不一定是內心的真實想法,而通過觀察人的微反應可以幫助你讀懂對方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