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一個綜述(1 / 2)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一個綜述

經法視點

作者:胡月

作者簡介:胡月(1988—),女,漢族,河北石家莊市人,研究生,單位:河北經貿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商品流通與市場組織。

摘要: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合作社取得了很大發展。雖然《合作社法》已實施六年,各界學者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但合作社整體的功能水平仍不高,非常需要進行功能的拓展。在此對以往文獻進行綜述,並希望能對後續研究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綜述

一、引言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發展農村改革力度,提供各項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發揮農村家庭承包經營製度的優越性,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係,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大力發展多種形式新型農民合作組織。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基本主體,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以下簡稱《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合作社發展勢頭強勁,合作水平不斷提升。但是,從宏觀角度上看,合作社的功能是否健全等合作社自身問題也反映了合作社的發展情況。我國合作社的整體功能水平仍然不高,急需進行功能拓展(張會等,2012)。

本文根據《合作社法》頒布實施後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六年的發展曆程,從不同角度綜述了合作社的功能,並希望能對後續研究者提供借鑒。

二、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現狀

目前,中國大多數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普遍呈現出規模小、實力弱、影響力低的狀況,其發展水平遠遠滯後於現實的需要。造成這種現狀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多數人對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認識不足,以至於在實踐中沒有投入足夠的重視。當前,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仍存在嚴重缺失、弱化或無效等現象,人們在實踐生活中對合作社的功能的認識還不夠,此外,學術界對合作社功能的研究成果也很少,並且大部分研究都是定性研究,很少結合不同部門性質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實證研究就更少了。

三、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綜述

從不同的角度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很多,並有不同的表述。

孫迪亮(2005)從十個方麵分析了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1)完善雙層經營體製;(2)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平台;(3)推進農業產業化;(4)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5)增加農民收入;(6)強化農民素質;(7)維護農民利益;(8)保障農村社會穩定;(9)促進農村全麵發展;(10)實施政府宏觀調控。

在保護農民權益方麵,胡光明(2007)認為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具有三方麵的功能。首先,通過合作社的組織,降低了農民參與交易的市場風險、提高農民談判地位、降低交易費用,有效保護了農民的經濟權益;其次,通過合作社的宣傳,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素質和法律意識,增強農民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最後,農民民主選舉和政治參與的意識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

從社會功能出發,唐宗(2007)認為合作社是一種社員聯合所有和民主控製的企業,它是一種具有社會功能的企業形態,並且兼具企業部門和社會部門的功能。

王拓、王忠海等人通過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踐調研分別分析了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

王拓、高建中(2009)通過對陝西省楊淩示範區合作社和農戶的調查,針對農戶需求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現有功能建立合作社功能評價指標體係,從生產服務、加工服務、金融服務、銷售服務四個具體方麵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並提出了建設合作社培養新型農民功能、合作社加工實體功能、合作社綠色營銷功能來進一步完善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功能。

王忠海等(2009)通過對北京市房山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實踐進行調研,提煉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五大功能係統:提升農民話語權,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結合不同部門性質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合作社功能分析的主要有李世武和齊聯等人分別從農機專業合作社、林業專業合作社進行了分析。

李世武(2011)根據已有的數據(2010年中國農業大學農村發展研究生組織實施的“中國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的問卷調查結果),指出中國農機專業合作社一般具有的功能為規模集中、統一管理、作業服務和技術共享與傳遞。同時,他還指出,中國農機專業合作社現有功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需要進行規模經營,農機專業合作社自身具有規模性,而且農機戶在外部聯係上也具有規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