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行政、法律方麵。
要做好文秘方麵的工作,要具有中等以上的語言能力,也要有一定的數理能力。在性格上要內、外向特征都有,偏向哪一邊都不好,要有責任感、誠實。
(2)企業家、商人及實際業務方麵。
語言方麵要具有中等水平以上的能力,性格要外向、爽快、果斷、敏銳,對工作細心、情緒穩定。
(3)旅遊、服務方麵。
此類工作為涉外性工作,所以必須有中等偏上的語言能力。要善於交際、富有工作的積極性、精力旺盛,偏向外向,情緒穩定。
(4)新聞界。
語言能力特別重要,性格稍外向,思維敏捷,反應速度快,感受能力要強,情緒較為穩定。
(5)工業、技術方麵。
必須有較高的數學方麵的能力和空間能力,語言能力一般即可。要善於深思熟慮,情緒穩定,偏向內向型的較好。
(6)自然、動植物方麵。
必須有較高的數學方麵的能力和空間能力,語言能力一般即可。要善於深思熟慮,情緒穩定,偏向內向型的較好。
(7)醫療、保健衛生。
稍內向的好,細心、專注、穩重、判斷力較強。
(8)教育、社會福利方麵。
要具有中等以上的語言能力,內外向性特征兼具,偏向任何一方都不太好。
(9)服裝設計。
內向、外向性兼具最好,感受力強、空間能力強。
(10)藝術、藝技方麵。
當然性格的內向、外向性都需要,稍稍內向的孤獨型更好。要具有中等以上的空間能力、敏感。
(11)金融界。
內、外向兼具最好,要具有較好的數學方麵的能力。
不同的職業與性格特點的關係,主要在於職業所形成的一種工作環境。比如,一個性格較內向,不善言談的人,如果他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那麼,處於教師這個工作環境中,就要求他能夠善於運用語言把頭腦中的知識經驗傳達給別人,即善於表達自己。而且作為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情況,就得經常與學生交談、交往。那麼,受到教師工作這一特定環境的影響,性格就可能逐漸變得健談、喜歡與人打交道,思考有深度等等。
職業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性格影響著一個人對職業的適應性。選擇職業要考慮性格的職業品質,盡量選擇適合自己性格特點的工作。因為無論哪種職業都會對人的性格提出特定的要求,要適應這一職業就必須具備這一職業要求的性格特征。而且職業對人的性格要求往往是與職業的道德要求相一致的。一定的性格適合於從事一定的職業,同時,不同的職業對人有不同的性格要求。一個人在考慮和選擇職業時,不僅要考慮自己的氣質和能力,還要考慮自己的職業性格特點,從而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選擇最易適應的職業,或者改變自己的性格特點來適應職業的要求。
那麼,性格與職業有什麼關係呢?人的各自不同、習以為常的行為方式首先取決於人對現實的態度,而人對現實的態度則包括對勞動的態度和對職業的態度。因此,人們在對待職業勞動中可以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誠懇正直,勤勞刻苦,謙虛謹慎,認真細致;有的浮誇虛偽,消極怠惰,驕傲自大,粗心大意。這些都是人們在職業勞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形形色色性格特點,是影響職業工作的重要因素。
例如,好動和沉靜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如果一個好動的人,從事記者、組稿編輯、公關、營銷、采購等需要四處活動的職業,就十分合適;然而,如果讓一些好動的人“陰差陽錯”地去從事校對、會計、打字、圖書管理等需要靜心的職業,那麼其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由此可見,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在很大程度上要根據自己的性格來決定。
一般來說,外傾型性格往往表現為言語、表情和動作反應傾向外露,表現出熱情活潑、善於活動、擅長交往、行為心理易受外界感染等心理現象;而內傾型性格則往往表現為集中於內心活動而不露聲色,表現出沉默寡言,動作反應緩慢,外部表情變化甚微,等等。顯然,外傾型性格適宜於活動性的職業,諸如外交、記者、公關、銷售等工作;內傾型性格則適應於非活動性的職業,如文字編輯、校對、財務會計、電腦操作、保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