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培訓和在職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都需要大量的測繪人員。除興辦高等和中等專業測繪院校按正規方式培養測繪人才外,還通過辦短期訓練班等各種形式培養中、初級測繪人員,以應急需。其後,隨著測繪人員的不斷增加和新技術的發展,加強對測繪人員的在職教育問題也提上日程。特別是七十年代中後期,國家測繪總局重建,各省、自治區普遍建立測繪局,組建測繪隊伍,由於技術人員嚴重不足,招收了大批青年職工,亟需培養提高。原有技術人員中的知識老化問題,也需要加以解決。因此,加強測繪人員的在職教育,更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新中國測繪隊伍的建設,開始時主要依靠解放軍測繪學校和接收舊中國留下來的測繪機構、測繪技術人員,培訓新的測繪人員。解放軍測繪學校在解放戰爭期間就曾舉辦過5期測繪技術人員訓練隊,訓練了400餘人,為解放戰爭和軍事測繪的建設作出了貢獻。五十年代初,軍事測繪係統又從部隊中選拔一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戰士,並招收一部分初中畢業生,經過兩年的測繪技術培訓,使之達到中等專業水平,擴大測繪隊伍。海軍也以短期訓練的辦法培訓了700多名海道測量和海圖製圖人員。當時,為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石油、水電、農林、地質、城市建設等部門都曾大批招收初中畢業生,委托有關院校開辦各類測繪專業的一年製培訓班或組建測繪訓練隊加以培養。一九五六年國家測繪總局成立後,為了組建隊伍,又分別在北京、西安、杭州、蘇州、灌縣等地組織了大地、航測、地形、製圖等專業培訓隊,培訓了具有中等專業水平的測繪技術人員1,000餘人。可以說,用開辦訓練班的辦法培訓急需的測繪人員,是新中國測繪事業在其創業時期運用解放區的經驗而采取的一項有效的措施,它對新中國測繪事業的建立和發展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測繪人員的在職教育,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經開始。軍事測繪係統,從一九五五至一九六○年在解放軍測繪學院開辦了在職幹部大學本科班10個,測繪主任、測繪參謀大學專科班8個,共培訓了580人。武漢測繪學院一九五八年成立函授部,設大地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地圖製圖、工程測量等專業,還進行了單科函授教育。到一九六六年,共招收函授生3,600餘人,培養了函授本科畢業生346人,專科生130人。這些對在職人員的培養提高,都起了重要作用。
測繪人員在職教育,同高等、中等專業測繪教育一樣,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受到很大的挫折。除部隊測繪單位仍舉辦訓練隊外,其他培訓工作均被迫中斷。一九七三年後,測繪人員的在職教育才又重新恢複和發展起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一九七三年一月召開的全軍訓練工作座談會上,要求在三、四年內把現有技術人員和基層幹部輪訓一遍。測繪部隊采取開辦訓練隊、教導隊、冬訓、以工帶訓、以老帶新等多種形式進行訓練,到一九七六年,僅訓練隊、教導隊就開辦了近200期,培訓測繪人員近萬人。在軍事測繪部隊的作業實力中,經過部隊培訓的技術人員約占73%。國家測繪總局係統,在各省、自治區組建了測繪局和測繪生產隊伍後,也積極開展了對青年工人的培訓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局(處)共培訓新技術工人約1.3萬人。
一九七七年以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測繪人員在職教育走上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全國職工教育委員會多次召開全國職工教育工作會議,對測繪部門的在職教育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一九八一年二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職工教育工作的規定》後,更使測繪部門在職教育逐步走向正規。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定,軍事測繪係統提出了到一九九○年的長遠規劃,決定在全軍測繪部隊技術幹部中普及中等專業教育,並從一九七七年開始舉辦了技術幹部中專班。一九八三年解放軍測繪學院被授權成立自學考試委員會,並製訂了《測繪部隊技術幹部自學考試試行辦法》,以統一全軍各測繪部隊舉辦的大專班、中專班及自學人員的考試。從一九七七至一九八四年參加學習的達2.1萬人次。國家測繪總局係統則委托武漢測繪學院培訓各級領導幹部和中、高級測繪技術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