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測繪事業的幾個主要問題(1 / 3)

發展測繪事業的幾個主要問題

在以上內容中,敘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測繪事業發展的各個方麵。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對測繪事業提出了中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任務,也為測繪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空前廣闊的天地。

三十多年來,中國布測了各種國家大地測量控製網,完成了在全國不同地區分別施測1∶2.5萬、1∶5萬、1∶10萬比例尺地形圖的測圖覆蓋,在重點開發區施測了各種更大比例尺地形圖,進行了數以萬計的各種大、中、小工程建設項目的測量工作,編製出版了上千品種的各種公開地圖、圖冊和圖集,開展了海洋測繪,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國防建設以及其它有關方麵提供了測繪保障,在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中作出了重大貢獻。

新中國的測繪事業,在舊中國極其薄弱的基礎上起步,今天已經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和物質技術基礎,包括測繪生產、科研、教育、出版、儀器製造和成果供應係統的比較完整的體係。雖然目前在技術、設備等某些方麵還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但無論在測繪生產的規模上,主要產品的質量上,都已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更非舊中國所可比擬。新中國測繪事業的發展盡管出現過曲折,但整個說來,前進的速度是快的,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及其強大的生命力。

回顧三十多年來測繪事業走過的道路及其經驗教訓,展望今後的發展前景,為了使中國的測繪事業能更順利地前進,有必要認真研究和解決好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一、要進一步重視和加強測繪工作,更好地為國家建設提供前期、超前期服務

測繪是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基礎工作和先行步驟。任何一項開發建設規劃和建設工程,如果沒有必要的測繪資料,都將無法進行。中國疆域遼闊,地形複雜,又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新的開發和建設項目層出不窮,而原有的測繪基礎又很薄弱,因此測繪的任務更加複雜艱巨,測繪工作更加重要。要想使測繪工作跟上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必須充分重視測繪工作,並給以強有力的支持。這是測繪事業發展的根本條件,也為國家建設所必需。三十多年來中國測繪事業的發展過程,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就建立了軍委測繪局,既保證軍事需要,又兼顧經濟建設任務。幾年之後又成立了國家測繪總局,重點為經濟建設服務,並統一籌劃和管理全國的測繪工作。因此,五、六十年代,中國測繪事業發展非常迅速,成績也很顯著。“文化大革命”中,國家測繪總局及其所屬絕大多數單位被撤銷,軍事測繪部門和各經濟建設部門的測繪工作也受到嚴重削弱,測繪力量元氣大傷,國家建設也因之受到很大損失。國家測繪總局重建後,陸續建立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局(處),軍事部門和各經濟建設部門也加強了測繪工作,測繪事業才得以恢複和重新發展起來。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測繪事業雖然有了長足的進展,但還不能說測繪工作已經擺到了應有的位置,人們對測繪工作的重要性已經有了普遍的充分了解。許多人隻看到後續工程的效益,而看不到測繪這種前期或超前期工作的重要作用。目前測繪工作中的困難仍然很多,特別是建設資金遠不能滿足事業發展的需要,還有一些重要的領域沒有開拓,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也在拉大。因此,要使測繪工作跟上國家建設的需要,並爭取在技術、設備等方麵逐步接近和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還需要進一步充分認識測繪的重要性,使其占有應有的地位,在各方麵,特別是在資金上,給以更大的支持。

就測繪工作本身來說,必須自覺地、全力以赴地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提供前期以至超前期服務,並為每一項工程的全過程提供測繪保障。

三十多年來測繪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就表現在它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提供了這種服務和保障。例如五十年代,為了鞏固人民革命的勝利果實和抗美援朝,為了恢複國民經濟和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測繪部門除提供戰勤保障外,還和地質、水利等部門一起,集中力量開始在全國布設國家大地控製網,測製1∶5萬和1∶10萬比例尺地形圖,先後為治淮、治黃、建設水利樞紐和農業排灌工程、地質普查、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鐵路公路航運建設和一大批工業重點工程建設,提供了測繪服務。六十年代,為了加強國防、反擊外敵入侵,為了工農業建設,加速完成了除台灣及青藏高原以外全國大地控製網的布設和1∶5萬(部分地區為1∶10萬)比例尺地形圖的測製,並在戰備地區加密了軍用控製點,同時為保證海南島、河西走廊、西雙版納、雷州半島、新疆南部等地的農業開發和海河流域一期工程建設以及大慶油田的開發,開始大麵積地測製1∶1萬比例尺地形圖,基本上保證了當時經濟建設的急需。“文化大革命”中,雖然測繪事業受到了嚴重摧殘,但當時保存下來以及後期開始恢複的測繪力量,仍然為國防和經濟建設的緊迫需要完成了相當數量的測繪任務。粉碎“四人幫”,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測繪部門除為國防現代化提供測繪保障外,圍繞農業、能源、交通等經濟建設的戰略重點以及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與自然資源調查、沿海開放城市的開發建設等方麵的需要,成倍地增加了大比例尺測圖,並編製了各種專題地圖。這些情況說明,測繪部門比較自覺的使自己的工作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測繪事業也因此才有所貢獻並得到了發展。這應該說是測繪工作中一條最基本的經驗。

但是在這方麵也確實還有不足之處。首先是測繪部門本身對測繪工作需要為建設提供前期以至超前期服務這一屬性還有些認識不足,措施也不夠有力,雖然重視了保證當前的需要,但對經濟建設迅速發展將要提出的新的需求缺乏預測,及早采取恰當的對策,因而未能使自己的工作盡可能地走在建設的前麵。例如五十年代雖然為當時的建設任務提供了測繪保障,但對六十年代需要更大比例尺建設用圖缺乏預測和調查研究,因而未能及早進行規劃和準備,以至這方麵的工作起步較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建設部門六十年代後期和七十年代初期的使用。其次,在工作中也還表現有保守思想,缺乏開闊的視野和開拓的勇氣,在一些任務的承擔上不夠積極主動,這對事業的發展也產生過消極的影響。

現在,中國正為實現“七五”計劃的宏偉任務而努力,經濟發展的步伐很快,更需要認真地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牢固樹立測繪工作必須緊密地服從和服務於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這一基本的指導思想,更充分地認識測繪必須為建設提供前期以至超前期服務這一特點,加強對各方麵需求的調查研究和預測工作。如對新的經濟地區的開發,新的重點工程的建設,國土的整治,各種資源的開發,海洋和空間的開發,為征收土地稅提供地籍測量保障等,都需要研究和了解其對測繪的需求,及早作出規劃安排和準備,發揮多方麵的服務功能,完善多層次的服務體係,以便當好建設的先行。特別是對沿海大陸架、南海部分島嶼、部分邊境地區等測繪空白區和海洋測繪等比較薄弱的環節,更要組織有關部門協同動作,提出規劃和措施,盡早予以彌補和加強。同時,從國家計劃的角度,也應把測繪工作納入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使其能與建設的需要相銜接,及時為各項建設提供測繪保障。

二、要在改革中不斷改善測繪事業的管理體製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以及測繪事業本身的發展,我國的測繪事業逐步形成了目前的由國家測繪部門、軍事測繪部門、各經濟建設部門三支測繪力量組成的測繪隊伍,建立了在部門管理的基礎上,由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總參謀部和各大軍區及軍、兵種兩級歸口管理的體製。

回顧過去,這種行政管理體製是大體上符合中國國情和測繪工作特點的,也是基本適應以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需要的。中國幅員遼闊,各方麵建設發展迅速,國土資源調查勘測的工作量很大,大中小建設項目遍及全國。過去測繪事業既要在較短時期內完成規模巨大的基本測繪工作,又要每年給數以千計的建設項目提供直接的測繪保證;既要確保重點建設,又要兼顧一般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各部門、基本測繪和專業測繪隊伍的分工協作,共同努力,不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搞好測繪服務和測繪事業的建設是很難設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