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賢而任,以“股權”搶賢(2 / 2)

沃倫·巴菲特:通過BeRKshIRe HAthAWAy,沃倫·巴菲特從80年代後期開始,收購了9300萬美元的可口可樂股票,這使得他成為可口可樂公司最大的股東,共擁有超過7%的公司資產。這位習慣於每天消耗5瓶櫻桃可樂的投資大師,在6年內看到自己的投資翻了4倍。沃倫·巴菲特這樣說過:”如果你一生中能為自己的事業找到一個好主意,你就很幸運了。”從根本上來講,可口可樂公司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業務。它已經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可口可樂公司以非常合理的價格出售產品。在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均可口可樂消耗量都年年見漲。沒有其他任何一種產品能夠做到這一點。

沃倫·巴菲特是對的。作為飲料,可口可樂定價非常合理。但是,可口可樂股票在經過兩年總計92%的攀升後,價格已十分高昂,不論從哪方麵衡量,都不再便宜了。可口可樂股票的市盈率為26.0倍,超過標準普爾500種股票的平均水平約40%,大約相當於其帳麵價值的13倍,屬於藍籌股中風險最高的一類。

盡管可口可樂近年來業績輝煌,但可口可樂已進入了一個緊張的時期。正如昔日的其他一些超級明星一樣(如沃爾瑪),可口可樂正麵臨著一個重要的,或許是最嚴峻的挑戰,即如何保持公司在80年代創造的奇跡般的增長速度,這在90年代已變得越來越難。當然,許多公司恐怕會巴不得處在這樣的狀況。但是,這的確是個難題。任何一個公司,隻要像可口可樂那樣重視股票的價值,並且利用股票來激勵它的隊伍,那麼股票價格的不斷攀升對它來說就會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通過年複一年不斷地報道可口可樂公司收入的增長,如從18%增長到20%,毋庸置疑,使可口可樂在短期內贏得了華爾街的高度青睞。目前,可口可樂的股票已經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準上。

BRoWN BRotheRs HARRIMAN公司的證券分析員尼爾森是一位資深股評家,他聲稱:“可口可樂是,而且一向是全球最棒的公司之一。”大家清楚地了解這一點,因此,可口可樂股票的價格也理所當然地做出了反映。亞特蘭大RoWLANd&Co.的金融管理人員羅蘭補充道:“可口可樂是最好的公司,其股票價格是非常合理的。80年代,股票的表現超越了公司的表現。而90年代,讓我們耐心地看一看公司的表現如何超越股票的表現。”

由於可口可樂所有主管人員的個人收益均依賴於可口可樂公司股票價值的增長,所以公司內部麵臨著巨大的壓力,必須保持公司產量和收入的增長,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可口可樂利潤的80%來自國際市場,而且在這一市場上,公司的收益完全取決於可口可樂今後銷量的快速增長。目前,在可口可樂的重要海外市場巴西和澳大利亞,可口可樂已麵臨著銷售萎縮的挑戰。國際部1993年的銷售增長僅為4%,低於公司既定的8%~10%的長期目標。自進入90年代以來,可口可樂還沒有過達到這一長期目標的記錄。

然而,從戈伊蘇埃塔以往的業績來看,沒有人會懷疑可口可樂的目標,尤其是可口可樂的長期目標能否實現。戈伊蘇埃塔總能調動每一盎司的神秘力量,並且利用這個世界最著名的品牌為公司賺大錢。戈伊蘇埃塔的戰略聽起來很有道理,他說:“我們才剛剛開始去接觸海外95%的潛在顧客。目前,我們的16個海外市場已占可口可樂總銷量的80%,而這16個市場僅占全球市場的20%。”

可口可樂當前的國際戰略已與剛開始時提倡的人均消耗量有了很大的區別。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上,如美國市場,人均消耗量為296份,即平均來講,每人(包括該國的男人、女人、兒童等)每年將喝掉296份8盎司的可口可樂飲料。在這樣的基準上,進一步的提高就極為緩慢並且代價高昂。但是,一旦發展中國家的生活水平提高,理論上講人們對糖的需求量也會相應提高,這樣,可口可樂設在當地的工廠所生產出的購買方便的糖製品便能夠及時地迎合這種需要。可口可樂的產量大小並不完全取決於人口成分和氣候。人均消耗量是人內心的一種狀況,約翰·韓特聲稱,這位粗獷的澳大利亞人位居可口可樂的經營副總裁,負責可口可樂的國際業務。他指出,最令人吃驚的是,人均消耗量最大的國家是冰島,為397份;相比之下,這就不太令人驚訝:在美國,人均消耗量最大的地區是SAMoA地區,為5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