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高科技潛力股(1 / 3)

投資高科技潛力股

高科技企業在我國屬於朝陽產業,代表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其產品由於具有較高的附加值,往往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國內巨大的市場和雄厚的人才優勢是國內高科技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在該行業中計算機產業是其龍頭。國外經濟幾十年來的高速發展創造了許多神話,INTEL、HP、APPLE等公司的成長帶動了美國經濟的增長,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計算機產業開始向軟件和網絡發展,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為Micosoft、Yahoo!等,信息高速公路的推出帶動美國股市從慢牛向快牛轉變。這一現象在我國也得到體現。從最早的“東大阿派”、“深科技”、“實達電腦”以及後期上市的“長城電腦”和“湘計算機”,都有遠大於大盤的漲幅,而1999年5月發動的網絡股行情更是一舉創出曆史新高,投資科技股的投資者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可以預見,未來的大牛股將是從它們中間產生,高科技股應該成為投資者的首選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高科技產業作為國家重點扶植的產業,在享受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麵臨挑戰。目前滬深兩市真正體現高科技、高成長的股票並不多,大多數企業並沒有自主產權的特色產品,有些甚至名不副實。但是不管目前上市公司中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狀況如何,作為題材炒作,高科技企業的聯動性較強,在該板塊出現一兩隻快速成長的個股後,該板塊將可能成為炒作對象,如“東大阿派”、“深科技”、“清華同方”、“東方電子”、“中興通訊”的高速成長為市場塑造了一個想象的題材。這使該板塊不能以靜態市盈率計算,該板塊的靜態市盈率比市場平均市盈率高出50%,忽略其高速成長特征的投資者就會錯過投資良機。

當然,高科技並不僅僅局限於計算機產業。通信、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等也都屬於高科技的範疇。每個行業都有快速發展的時期,在經曆了計算機硬件高速發展的時期後,該板塊的成長性便開始降低,而軟件產業、通信業繼續維持高速發展。也許不遠的將來,主宰高科技行業的是網絡及生物工程,未來的大牛股將可能在這裏產生。

1、投資網絡板塊股

從總體來看,網絡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代表了信息社會產業的發展方向。但網絡產業的美好前景並不意味著網絡股將一榮俱榮。目前,網絡行業剛剛進入行業生命周期的成長階段,企業的利潤增長雖然很快,但絕對值和相對值都不高。與此同時,處於行業成長階段初期的公司麵臨的競爭風險非常大,既麵臨同類網絡公司的競爭,又麵臨原有的傳統企業的競爭,對市場的控製能力很弱,破產率和合並率相當高。網絡公司在這一階段的發展曆程中必然會經曆一個優勝劣汰的分化過程,最終成功的公司可能使投資者一本萬利,而失敗的公司則可能使投資者血本無歸。隻有經曆這一淘汰賽,網絡行業才可能走向成熟。近年來,美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直接推動了股市的繁榮,以網絡股為領頭羊的科技股大出風頭,1997~1999年間,其中不少股票股價翻了數十倍。

網絡股可分以下幾類:

①搜索引擎和入門網站股。

這些公司主要是搜集各種信息、彙總後加以分類,為網友提供各種檢索入口。它們的服務包括電子郵件、聊天室、購物、股票報價、新聞等。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來自於廣告收入。

②電子商務股。

這些公司主要從事網上商品和服務的銷售。通過這些網站,消費者既可以訂購各種商品,包括書籍、CDI電腦和軟件等,並享受送貨上門服務,也可以進行個人理財和證券買賣。

③因特網服務商——ISP公司。

ISP專為用戶(包括公司用戶和個人用戶)提供上網服務,比如專用線、網頁收錄、虛擬個人網絡等。網絡連接、技術支持可由本身或他方提供。

④信息服務公司——ICP公司。

ICP以文字、音像形式或形式組合提供即時信息和深入報道,信息涉及的類別五花八門,有體育、國際新聞、天氣預報、科學、旅遊等各種人們感興趣的內容。

⑤網絡電話公司。

網絡電話公司專門從事互聯網語音傳送服務,包括個人電腦對個人電腦、個人電腦對電話機、電話機對電話機。

⑥電腦軟件股、硬件股。

這些公司與網絡息息相關,一方麵,電腦的硬件、軟件是網絡運轉的基礎技術支持,另一方麵,銷售的大部分也通過網絡實現的。

眾所周知,近年來,美國在新興的網絡技術的推動下,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信息服務業成為推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主導力量。而日本1998《通信白皮書》表明,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產業和日本經濟的火車頭。同樣,信息產業也是近年來我國發展最快的產業,1999年我國通信業增長速度達到35、7%,幾乎相當於GDP發展速度的5倍。在美國證券市場上,微軟、網景、美國在線、SUN公司、思科公司、Yah00!等各路英雄競風流,而在我國,上市公司又能從這種高速發展中分享多少呢?

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特點是起步晚、發展迅速。與美國相比,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我國目前仍處於基礎設施大規模投入時期,1998年我國通信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54億元,創曆史新高,較1997年增加39、2%,相當於“八五”期間通信業總投資的70%。我國電信網的發展僅有短短的十多年,有線網和互聯網的起步時間更晚,從目前來看呈現的是三大網齊頭並進的局麵。因此有別於美國網絡股的概念,我們將涉及電信、有線、互聯三大網的設備提供、網絡建設和運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作為一個大的網絡股概念。

目前,社會上比較流行的關於網絡發展趨勢方麵的一個名詞是“三網合一”,所謂“三網”是指電信網、有線電視網以及計算機互聯網。在我國,互聯網實際上是架構在電信網之上的,它並不單獨存在,因此從物理結構上講,所謂“三網”實際上隻有兩網,而且我國絕大多數居民所接觸到的網絡也隻有這兩個網。

作為目前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兩大基礎信息網絡,有線電視網與電信網在將來的發展道路上既會有競爭也會有合作。對比我們所期望的未來網絡的要求,有線電視網主要具有以下方麵的競爭優勢。

①頻帶寬。這個特點是有線電視網的“競爭王牌”,是對比電信網等其他網絡的最大優勢。

②用戶多。有線電視網絡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它擁有龐大的用戶數量。據統計,全國的有線電視網用戶已達7800萬,這個數字與電話用戶的數量幾乎相同,並且每年還在以1000多萬戶的速度增長。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國內大城市,有線電視網的入戶率已經接近100%。龐大的用戶資源,是有線電視網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

③成本低。有線電視網的另一個重要優勢是經營成本低,這有利於製定出低廉的收費價格。

④功能擴展空間巨大。目前我國各地的有線電視網基本都隻用於傳播電視節目,尚未開辟出其他形式的網絡服務,這實際上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

其實,有線電視網的賺錢機會遠遠不止現有的電視信號傳播業務,其發展潛力還在於它擁有大量的、可供開發的增值業務。開拓新的增值業務,一方麵可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過程中創造出眾多的商業機會,另一方麵也可迅速提高有線電視網的身價。未來我們可能會享受到的部分新業務,如視頻點播、可視電視、信息服務等都是可供未來有線電視網絡開展的增值業務。雖然當前我們還不能享受到這些新的服務,但是恐怕不會有人懷疑它們的市場潛力。曾有專家指出:“網絡經濟的發展會改變我們周圍的一切。”因此這些增值業務的市場潛力在當前實際上是無法用數學來估量的。不過,需要再次指出的是,若要把這些新業務奉獻給社會,則首先要解決大量資金的投入問題。

目前,我國不少上市公司涉足網絡業務,因而出現了一些網絡股。讓我們來看幾個網絡個股。

(1)中信國安

“中信國安”是一家以網絡建設、網絡信息服務為主的上市公司,其利潤主要來源有三個方麵:一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有線電視網與衛星通訊網;二是信息服務,包括無線尋呼、電子商務、移動通信以及廣告等業務;三是工程建設與酒店管理,包括國安賓館和天下第一城等項目。目前,該公司對這三大業務的動作都已進入成熟狀態,且成長性良好,其中大部分屬於新興的信息產業。至1998年底,該公司在有線電視網絡方麵已擁有了兩大項目,一是與沈陽電視台合作建設總容量為110萬戶的有線電視網絡,至1998年底,該網絡入網用戶數已接近40萬;二是投資1、4億元,與河北有線電視台合作建設河北有線電視網,該項目聯通河北省11個省轄市的有線電視網,覆蓋200萬用戶,現有用戶數量已達到120多萬。從以上項目的特點來看,“中信國安”不僅從事了有線電視網的建設,而且還參與了有線電視網的經營。據1998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在信息產業方麵的收入達到32538萬元,占了主營業務收入的67%,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來自有線電視網絡的建設與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