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分散的島嶼還造成了市場和經濟體量的碎片化,自給自足的農經濟一方麵固然降低了對外界物資的需求,可另一方麵,卻也意味著難以滿足對缺乏的產品進行研發、生產等所需的條件,畢竟沒人會為喝一杯牛奶,而去買一頭奶牛的,更要命的是,對於工業生產來,有的時候,還不僅是買一頭奶牛就可以,甚至得搭配一整個牧場才行!
所謂“買不如造”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需求,否則,在把為生產所進行的前期費用全部攤入之後,單品的價格絕對會突破際,讓人望而卻步,再加上先狹市場的限製,如果這是新品開發倒也罷了,畢竟還能指望用來拓展外部市場,要僅僅是為了滿足自用的話,除非是極其必要的產品,否則從商業角度就隻能嗬嗬了,結果就是反過來更進一步增加了經濟體對外界物資的依賴性。
綜合以上,就是維持物流的穩定運行對於這個世界來至關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漢那巴爾這樣一個島嶼會如此繁華,因為它擁有大量的然港口,甚至足以藏匿起參加死亡競賽的全部海賊船,這無疑非常有利於發揮海運樞紐的作用。
單從海運所需要麵對的自然條件來看,這本身就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這個世界獨特的水文條件以及海王類的存在,再加上偉大航道變幻莫測的氣候,都是海運業的噩夢,可並不是所有的航海士都同時具有人肉氣象站的功能,對此,蕭亞就有著特別痛的領悟……
那麼,大海賊時代對於維持穩定的海運體係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使商船在麵對各種災的同時,還要加上人為的災禍,進一步加大航海風險,從而推高運營成本,從某種角度來看,海賊甚至比災還要危險,畢竟暴風雨不會專門埋伏在某些航線附近守株待兔,也不會追著你的船發動炮擊,更不會登船搶劫了。
另外,刨除目的性的區別,海賊船與普通船隻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嗎?並沒有,一艘海賊船首先必須是一條船,並且具備船隻的所有功能,所以,每一條海賊船,都意味著要從海運業流失一條正常商船所需的人員和物資,特別是像航海士這樣的高級技術人員,所以大海賊時代對海運業的另一個影響就是,源源不斷地從中抽取可用的人才,其中還以很大部分是優秀人才,畢竟刨除法律方麵的風險之外,作海賊的收益絕對比做航運要高,而更糟糕的是,當這些人成為海賊之後,不僅不再為維持正常的海運體係發揮作用,反成為了破壞因素,不斷的侵蝕著海運業本身的正常運行和發展。
所以海賊存在的本身就是在不斷擾亂海運業的秩序,而大海賊時代就更讓情況進一步惡化,由此所帶來的後果就是物流不暢,對所被波及區域生活的人們來,輕則導致物資匱乏、百業凋敝,重則哀鴻遍野、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