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跌宕起伏,宛如那重巒疊嶂的山峰,波濤洶湧的海洋,有高峰,有低穀,有風平浪靜,也有激流險灘。在處於人生輝煌的時候,需要善意的提醒,才能更加看清未來人生的道路。在我們遭遇艱難困苦時,需要鼓勵,需要指引,才能走出人生的低穀。

每一個人都經曆過痛苦、失敗、幸福、歡笑,但是沒有人願意和痛苦失敗成為朋友,而幸福歡樂是所有人追逐的目標。但是許多人的生活其實都處於“中庸”的狀態,生活不痛不癢,卻也感覺不到幸福。

我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先進,但卻越來越不幸福,越來越充滿疑惑。每天都在認真的工作,卻不知道為什麼而工作,每天都在附和著別人一起笑,當自己一個人時,卻笑不起來。一天24小時,總背負著重重的壓力,卻不知道這24小時到底做了什麼。

手機縮短了距離,電腦讓溝通變得輕而易舉,然而也讓我們更加寂寞。當我們離開手機、離開電腦時,我們無從安排自己的生活。現代的快節奏更讓我們無暇去顧及自己的理想,去照顧自己的心靈。終於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部機器,心靈也變成了枯井。我們在追求事業、成功、金錢、權力的時候,也在丟棄被人們視為美德的東西:誠信、良心、友愛,善良……它們逐漸被利益、名聲、自我、暴躁、怨恨所代替,我們最終遺失了自己。

人活一世,倘若追逐名利榮譽一輩子,到頭來仍不明白名利隻是一種人生體驗而非人生追求;不明白自己為何而活,什麼才是幸福,這是可悲的。

《新道德經——人生務必遵循的25個辯證法則》正是基於人們在生活工作中產生的種種困惑,提出為人處世的正確態度和觀點。25個辯證法則皆是我們常常思考的問題,比如愛恨情仇、善惡美醜、命運機遇、現實理想……它們都是人性中關係相悖的問題,卻也是許多人急於弄清楚的問題。當我們站在愛恨、善惡的邊界時,是相信命運還是創造機遇呢?是屈於現實還是為了理想而奮鬥呢?我們會困惑、會動搖嗎?本書將為你辨析每個人生困惑的利害關係,從而得出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和道理。

本書取材於現實,廣泛吸收了社會學家、文學家、成功人士的心得體會,從各個角度帶給讀者關於生活、健康、友誼等多方麵的閱讀感受。書中講述了大量的生動故事,為你精確解答人生的困惑。如果你仔細從頭到尾地閱讀本書,就能從中受到大量有益的啟示,將讓你的生活態度煥然一新。

願此書能伴隨讀者諸君,常讀常新,撫慰疲憊的心靈,擦亮心靈的天空。

編者

2010年7月

人生需要覺和悟

覺和悟,一個是行為,一個是過程。覺是感知,是認識,是了解,看到事物的本質,然後才能徹悟,悟就是醒悟,看清因果。

覺是一種認識,悟是一種提升,所以古往今來,人們多注重“悟”。人的悟性是一種神奇的事物。不同的悟性,同樣的環境,同一個事件可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結果。眼睛,心靈,表現,人生的過程其實是不斷悟的過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可見悟是一直到生命結束都在不斷進行的。“悟”不是指教別人的作秀和個人英雄的自我表現,而是不斷完善自我心智的內修。悟更是一種自省和自律。悟更多的本意,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但是首先要通過改造自我或者主觀世界,然後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地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