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魏文侯常和士大夫們閑談。有一次。他問道:“你們認為我是怎樣的一個國君?”士大夫們異口同聲道:“你是一位仁厚的國君。”但翟黃卻說他不是一位仁厚的國君。
文侯聽後,臉一下子就拉長了,逼問:“為什麼呢?”
翟黃臉不變色,從容答道:“大王攻得了中山,不封給兄弟,卻封給了兒子,這是自私的表現,所以說你不是一位仁厚的國君。”
文侯老羞成怒,立即令人把翟黃趕了出去,翟黃卻若無其事,昂首挺胸,一步一步地走了出去。
文侯接著又問任痤:“你看,我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君?”
任痤答道:“大王,你的確是一位仁厚的國君。”
“怎麼說?”
“常言道,凡是仁厚的國王,他的臣子一定是剛直的。翟黃剛才說的話是直率的,因此我認為大王很仁厚。”
魏文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忙說:“不錯,不錯。”隨即就召回翟黃,反拜他為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