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三通鼓曹劌勝齊(1 / 1)

春秋時,齊國大將鮑叔牙率兵進犯魯國。魯國國君魯莊公聽到齊軍侵犯的消息,十分惶恐不安。大臣施伯向魯莊公推薦了隱士曹劌(guì)。莊公問曹劌:“你有什麼辦法可以抵抗齊軍?”曹劌答:“戰爭的情況是變化莫測的,應該臨機應變,設計製勝。”魯莊公覺得曹劌很有才華,便叫他隨軍出征,給自己當參謀。

齊、魯兩國軍隊在長勺(今山東曲阜北)相遇。雙方擺開陣勢,對壘起來。齊將鮑叔牙憑著兵力的優勢向魯軍發動了進攻,齊軍排山倒海般地衝了過來,魯莊公著了慌,想馬上擂鼓發起反擊,曹劌當即阻止說:“且慢,現在還不是時候。”於是,傳令偃旗息鼓,嚴陣以待,堅守陣地。齊軍第一次衝鋒沒能奏效,隻得退回原地。過了一會,齊軍再次擂鼓衝鋒,魯軍仍巍然不動,齊軍又退了下去。鮑叔牙以為魯軍曾敗在自己手裏,吃過苦頭,兩次衝擊都不敢回擊,一定是已經心怯膽喪。

他想如果再發動一次進攻,齊軍肯定會狼狽而逃的。於是,他下令第三次衝鋒。

曹劌聽到齊軍的第三次鼓響,便對魯莊公說:“現在到了反擊的時候了。”魯莊公一聲令下,戰鼓齊鳴,魯軍迅雷不及掩耳地衝向齊軍,已經勞累不堪而且鬥誌已經鬆懈的齊軍,沒有防到這一招,慌忙招架,被殺得大敗而逃。

在慶功會上,魯莊公問曹劌:“你為什麼要等到敵軍三通鼓後才出擊,這其中有何奧妙呢?”曹劌說:“打仗全靠勇氣。

齊軍第一次擂鼓時,士氣最旺盛,銳不可當;到了第二次鼓響,對手又不出擊的時候,士氣就開始鬆懈;到了第三次鼓響,士氣已衰竭,戰鬥力減少大半。而這時,我們的士兵卻保持著旺盛的士氣和充沛的體力。所以,我出其不意,一鼓作氣,策新羈之馬,攻疲乏之兵,就取得了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