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遁江湖歲月添,
銀絲已滿浸須髯。
千秋霸業黃粱夢,
化作靈前一白簾。
多少人身入江湖無法自拔,夢想著千秋萬代,永享霸業,到頭來終將化為蒼茫大地中的一堆白土黃沙。太多人並不知曉,人,生於一世所為何來?
有的人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卻與天道人倫漸行漸遠。有的人雖想遠離江湖,卻身在江湖,終不由己……
QT縣武陽村外,此處山水相連,瑞氣自然天成,有山名為南田山,坐落於QT縣城南一百五十裏,這南田山,乃萬山之巔,獨開平壤數十裏。世人皆稱南田福地。據道家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記載,自古人稱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而今時在將落的紅日映襯下,一抹濃鬱的火紅晚霞將這俏麗的山水烘托出一份神秘色彩。
傍晚十分,一精壯漢子匆匆而行,身後負著一個諾大的行囊,看形狀似乎是一把兵器,看他腳力穩健沉重,踏地竟將枯枝敗葉震開尺餘。漢子望望晚霞,取出水囊牛飲,而後腳程卻是更緊,不到半刻鍾已奔到這南田山腳下,漢子駐足,摘下鬥笠,露出了破舊的束頭網巾,左顧右盼似是在尋找什麼,卻更像在探查是否有人跟蹤。“到了……”漢子語氣幽然,卻好像如釋重負一般,聲音剛落,憑空消失在山腳下,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細看之下,隻見山坡隱地,山石嶙峋處卻出現一個隧洞直通地底,漢子順隧洞滑下,約摸半盞茶的光景,隧洞上揚卻是到了盡頭,漢子從隧洞中甩出,使一個“金鯉三越門”空中飛轉三次,而後單膝著地,雙手抱拳,敬聲道“天師,徒兒來晚了”順漢子施禮方向看去,見一老者須發皆白負手而立,輕聲道:“回來便好,到手了麼?”
“托天師鴻福,東西在此”漢子回道:
順勢將行囊解下,雙手托舉,老者輕抬右手運指上揚,隻聽刺啦一聲行囊向兩旁撕裂,露出一柄漆黑的長刀,刀身漆黑油亮,一看便知是一柄絕世寶刀,老者手腕一抖,變指為掌,手指微屈,寶刀早被擎在手中。這手隔空取物簡直匪夷所思,漢子始終半跪未曾抬頭。“起來吧”老者緩緩道:
眼睛卻打量著這柄黑刀,片刻將黑刀輕手上拋,刀在空中飛轉,似被什麼力量吸引,錚的一聲,隻見火星四濺,插在了一塊巨大的奇石之上。巨石懸浮於半空,表麵滿是坑洞,與黑刀接觸的刹那,震動了兩下,四周響起了嘩啦,嘩啦的聲音,似是粗大鐵鏈的撞擊聲,定睛細看卻見巨石上參差的纏繞著許多根巨大的鐵鏈,鐵鏈向四周延伸,被固定在洞壁之上,如同一顆心髒一般上下蠕動。表麵錯錯落落的插著各種武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
隻是這些兵刃全部,都是黑色!!
老者,再次負手而立,口中卻喃喃道出幾句歇語
天下饑寒有怪異,棟梁龍德乘嬰兒;
禁宮闊大任橫走,長大金龍太平時;
老揀金精尤壯旺,相傳昆玉繼龍堂;
閹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亂朝綱。
既知天命難違,何故逆天而行?說話間,老者運起氣勁平推一掌,招式平平無奇,卻將半空奇石上的黑刀鑲入一尺有餘。隨後老者回身道:“散落塵世的天隕神兵還差多少未曾收回”
漢子施禮道:為今隻差九大門派的掌門信物未曾收回。
老者眉頭一鎖道“九大門派如今雖然沉寂,但立世多年其中不乏能人異士。開聚龍令,招其餘八子,一同完成此事,時日無多……”
老者表情嚴肅,漢子聞言卻是暗暗一驚。
所謂“若有逆天叛道時,方開天令聚九子。”聚龍令乃是天隕門的一道特殊傳令,而這天隕門卻是江湖中鮮少有人知道的神秘門派,其創派人為明太祖時期開國功臣劉伯溫。當年太祖朱元璋起事,劉伯溫為朱元璋定下了平定天下的宏圖大略,更以天隕門九子暗中相助,一步步將朱元璋推上帝位,太祖稱帝後,劉伯溫自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遂辭官返回家鄉QT縣隱匿於這南田山,兩年間劉伯溫潛心研究戰法及武學終將自己畢生所學寫成兩部奇書《百戰奇略》與《百戰玄經》前者乃是一部兵書,紀錄行軍布陣之法,共分百戰。後者卻是一部絕世武學典籍,劉伯溫將兵書匿名公布於世,希望當時有識之士習得後能忠心衛國,匡扶正道,而將百戰玄經藏於天隕門內。豈料,世人得《百戰奇略》後便開始盛傳,稱劉伯溫乃天神下凡,執斬天劍能招龍之九子,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久後其必然會率領天兵,一統天下。此事傳到太祖朱元璋耳中,勃然大怒遂招劉伯溫入京問罪,為天下太平,劉伯溫隻得入京請罪,臨行前將天隕門九子遣散,並留下聚龍令交由其次子劉璟,同時立下門規除非有逆天叛道之大事,否則九子不得相聚!!
漢子心道:莫非真的要出現天翻地覆的大事了?正出神間
老者又緩緩說道“天隕地心,近日越加不穩定了,不知這次是否能夠挽救天道正途”老者說此話時語氣頹然,似是與漢子對白,卻更像自言自語。
漢子回神道“徒兒當竭盡全力,匡扶天道”
老者從衣袖中拿出一個銀色圓筒,輕手拋給漢子道:“去吧”
漢子接住圓筒藏於懷中,向老者深施一禮待老者進入山洞後,漢子快步向另一洞門走去,待行至門前,伸手按向門邊上一雕刻精致的龍頭魚身浮雕上,輕手一轉,石門哄哄打開漢子快步越進,消失在洞裏。
漢子再次出現在南田山腳下,已經是第二天的黃昏,他從懷中取出老者交給他的銀色圓筒,不住的端詳,這圓筒上雕刻著九隻栩栩如生的聖獸,乃是,囚牛,睚眥,朝鳳,蒲牢,狻猊,霸下,負屭,螭吻,為龍之九子。漢子心道:“這便是聚龍令?隻聽天師說過上次開此令還是二百餘年前的事,不知當時又是一番什麼光景”漢子遲疑片刻,從腰間取出一塊令牌,令牌的背麵以篆文大書三個字“螭吻令”背麵是一條龍頭魚身的聖獸,整個令牌程紫黑色。漢子抬頭,深吸一口氣將聚龍令向天上輕輕一拋,圓筒飛轉下落漢子運勁向上直出一掌,正打在圓筒後麵機關之上,隻見九道金光自筒內另一端飛上天際,炸開後產生一道火紅的流光,流光最後映入晚霞,使這晚霞紅的更加鮮活。漢子低頭看向令牌,卻見令牌上的螭吻圖形由黑轉紅好似活了一般。收起令牌,漢子盤膝坐在一塊湖邊大石之上。閉目吐納,內息遊走周天。兩個時辰後天已大暗,甚至傍晚時的蟲鳴,蛙叫此時都已停歇,湖中卻出現層層漣漪似與漢子行功相呼應,漢子每吐納一次便出現一層水波,又過兩,三個時辰漢子行滿四十九個周天長吐一口濁氣,雙手合十片刻後睜開雙目,卻見東方已露出魚肚白,漢子起身舒展筋骨渾身骨節劈啪作響。
“九弟武功進境了得啊”從漢子身後不遠樹上忽然傳出一個女聲。聲音甚是戲謔甜美。
漢子聞聲不怒反喜,大笑道:三師姐的輕功果然舉世無雙,竟然如此早到小弟卻未察覺,慚愧慚愧。女子聞聲,一陣嬌笑自樹冠叢中使一個鳳舞九天,身子婀娜如同百鳥之王般,悠悠飄落到漢子跟前。女子輕挽流雲雙袖,嬌嗔道:多時不見九弟的嘴卻是甜了不少。不似以往般,榆木疙瘩,呆呆傻傻。漢子拱手施禮道:“師姐見笑了”
正說話間一身影如鬼魅般竄出,兩道寒光直指漢子天宗與命門兩個穴位。
漢子隻覺背後一寒,知此招天宗穴為虛,命門穴為實遂側身翻轉使一招金鯉逆浪,險險避過此招。劍招落空,餘勁卻未消。竟將漢子坐地吐納的大石一份為二。漢子大喊:二哥可是要小弟性命?來人收劍而立,卻見一頭長發竟是雪白。男子挽劍背於身後回到:劍出即殺人,你這十幾年行走江湖若連此招都避不開,也妄稱天隕九子。漢子施禮道:二哥說的是。
是什麼狗屁!!老二,你食古不化。剛剛見麵卻來逞凶,你要動手,我先陪你拆上一百招!!
此番喊話聲如洪鍾,震的湖麵泛起微浪,青草樹葉莎莎作響。隻見來人手提一口漆黑大鍾。身形彪悍,光頭卻生出濃密的絡腮紅須。漢子心道:哈哈,是四哥到了,四哥與我甚是要好,且最厭二哥說教。這下有好戲看了。
隻見紅須大漢,輪起大鍾著頭便砸。白發男子卻氣定神閑,將黑色長劍斜劈,卸掉大鍾勁力,同時起手突刺直奔紅須大漢咽喉,此招連消帶打甚是精妙。實是白發男子劍招絕學睚玼封喉劍中的一招劈卸趕喉。
紅須大漢不敢怠慢急急側身,避過劍芒。大鍾橫轉向白發男子腰間掃去。
白發男子運勁猛提左足,輕點大漢手腕,右手黑色長劍橫挽上揚。大漢手腕吃痛,大鍾幾乎脫手。忽見胸前劍花已到,急忙閃身後退,哪知卻正中白發男子下懷。劍花是為虛招,隻見其突然收劍,左足輕轉未及著地,右足踏地前衝,狠刺一劍卻又是狠狠的奔著紅須大漢的咽喉刺來。這招便叫做回燕血封喉。眼看閃無可閃卻見紅須大漢雙足一沉將氣勁由丹田上提下顎微收隻聽噹的一聲,用牙生生叼住劍尖,同時身形極速後撤,退出一丈有餘待劍勢已老,鼓足勁力使招蒲牢震天,嗷的一聲吼出,竟將白發男子震腿十步。
白發男子站穩身形心道:這莽漢子這十幾年進步著實不小,功力渾厚就如此地步,這蒲牢乾坤吼竟震的我雙耳發麻。
一吼之下竟將樹上飛鳥震落昏厥於地。
漢子和彩衣女子看的興奮竟同時拍手叫好。
紅須大漢沉氣自思道:這十幾年我練功從未疏懶,本以為已勝過這冷臉殺神,卻不想他劍招卻又精進的如此神妙。
當即喊道:不打了,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