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哀挽類(3)(2 / 3)

【人琴已亡】

【山陽聞笛】黎元洪挽湯覺頓語。魏晉時,向秀與嵇康、呂安為友,司馬昭殺嵇康、呂安後,向秀經過康、安之山陽舊居,聞鄰人笛聲,頓時感懷亡友,作《思舊賦》。後因以聞笛為思念、悼念亡友之語。

【山陽笛寒】

【竹林忽寂】竹林:喻友情。用竹林七賢典故,參見“挽伯父叔父”同條注文。

【壯誌未酬】酬:實現。

【抱恨終天】

【人天同悲】

【悲同雁折】參見“挽弟兄”之“雁行之痛”“雁行失序”條注文。

【悲等同胞】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語本《三國誌·諸葛亮傳》:“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玉折蘭摧】

【蘭摧玉折】

【天人同悲】

【欲祭疑君在、奠酒淚沾衣】

七、挽師

【泰山其頹】孔子亡時門人哀悼孔子之詞。

【悲同宋玉】屈原放逐,屈原的學生宋玉作《九辨》而悲之。

【師恩難報】

【春暉難報】暉:日光,喻教恩。

【師恩浩蕩】

【痛失師表】

【我失宗師】宗師:才德不凡、令人敬佩的老師。

【痛失宗師】

【宗師何之】何之:何往,今在哪裏,悲慟時發問語。

【後學宗誰】宗:尊崇。

【悲如陟岵】陡岵:登高思念亡父。

【恩同再造、深銘五中】五中:五髒。再造:給予第二次生命。

【恩重如山】

【雨露深恩】

【良師益友】

【作範九原】九原:晉卿大夫之墓地在九原,後人以之稱墓地。

【道範長存】道範:師道的榜樣。

【師表千古】千古:不朽。

【教澤難忘】教澤:教誨的恩澤。

【教業恢宏、桃李滿天】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明師永壽】(周恩來董必武等挽馬寅初語)

【坐帳無鶴】(周恩來董必武等挽馬寅初語)

【絳帳風寒】絳帳:紅色帳帷。[漢]馬融常設絳帳講學(見《漢書·馬融傳》)。

【絳帳失仰】

【明揚仄陋、生輝茅舍】仄陋:出身卑賤的人。

【天喪斯文】《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斯文本指禮樂製度,後世以之指文人、老師。

【南山鬆柏長蒼翠、故園桃李盡芳菲】

【大雅雲亡風淒紫陌、哲人其萎雨泣青郊】大雅:才德非凡的人。

【品如丹桂馥、才比臘梅紅】

【功德如日月、恩澤似江河】

【春蠶吐絲絲絲吐盡、臘燭照路路路照明】

【育成鬆竹竿竿直、綻開桃李樹樹花】(注:《挽文人》條目大多都可用於挽師)

八、挽英烈

【為國盡忠、成仁取義】成仁取義:為國家為民族為正義而獻身。

【舍生取義】《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義:正義。

【舍己救人、名重千秋】

【為國捐驅、英名不朽】

【泰山其高、死得其所】泰山其高:泰山有多高死者的功德即有多高。

【視死如歸、光焰彪炳】彪炳:顯著奪目。

【肝腦投地、光焰照人】

【舍身成仁、風範永垂】舍身成仁:《論語·衛靈公》:“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赤膽忠心】

【義膽赤肝】

【光焰奪日】

【日月無光】

【山河羞容】死者之功業壯舉可使山河羞容。

【血薦軒轅】薦:獻給。軒轅:軒轅黃帝,中華民族的老祖先。

【名垂竹帛、功標青史】竹帛:代史冊。

【浩氣長存】浩氣:正大光明剛直不阿之氣概。

【精神不死】

【精神永存】

【為國捐驅】

【死得其所】

【君子有終】《易經·謙卦》:“君子有終。”

【重如泰山】[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草木同淚、天人同悲】

【五嶽俯首、江漢止流】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毛澤東題劉胡蘭)

【英名永存】

【生榮死哀】死哀:其死令人哀痛。

【易水風寒】用荊軻刺秦典故。《戰國策·燕策》記易水送別,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易水生寒】

【精忠貫日】貫:遮蔽。精誠忠心的德輝可以遮蔽日光,使日月失輝。

【剛骨烈膽、忠腸赤心】

【舍生取義、捐驅成仁】

【死必得所、義在不苟】(《三國誌·吳書·周魴傳》)

【其生也榮、其死也哀】(《論語·子張》)

【生榮死哀、身沒名顯】([唐]王勃《平台秘略讚十首·慎終第十》)

【生而為英、死而為靈】([宋]歐陽修《祭石曼卿文》)

【生為人傑、死為鬼雄】取[宋]李清照《絕句》詩意。

【死骨猶香】[唐]《王維少年行四首》:“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唐]李白《俠客行》)

【曲生何樂、直死何悲】([唐]韓愈《祭穆員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