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人一己百,雖柔必強。】([宋]何坦《西疇老人常言》)人一己百:《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的化語。
【弱能製剛,柔能製強。】(《後漢書·臧官列傳》)
【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改過不吝,從善如流。】([宋]蘇軾《上皇帝書》)
【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昔時賢文》)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功到自然成】(《西遊記》第三十六回)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宋]蘇軾《赤壁賦》)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過而不文,犯而不校,有功而不伐。】([隋]王通《文中子·天地》)
【患禍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生當為鳳友,死不作雁奴。】([南明]張煌言《張蒼水集·秦吉了》)
【生為百夫雄,死為壯士觀。】([三國·魏]王粲《詠史》)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潛《雜詩》)
【食可飽而不必珍,衣可暖而不必華。】(《史典·原體集》)
【食不重味,衣不雜采。】([唐]魏征《群書治要·賈子》)
【食其實者,不折其枝。】([漢]劉安《淮南子·說林》)
【蔭其樹者,不折其枝。】([漢]韓嬰《韓詩外傳》)
【勤能補拙、儉以養廉】(《增廣賢文》)
【人一己十、人十己百】《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一息尚存、奮鬥不已】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盡心上》)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民。】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醜上》)
【不食嗟來之食、不飲盜泉之水】
【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千裏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唐]白居易《續座右銘》)
【勝不驕、敗不餒】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持之以恒、繩鋸木斷】
【勤有功、嬉無益】
【一生之計在於勤】
【無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貧。】(《增廣賢文》)
【但願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宋]李綱《病牛》)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明]於謙《詠煤炭》)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落花。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國策·趙策一》)
【士為知己用,女為悅己容。】([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知過必改、從善如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
【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後之。】([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哀死》)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板橋《竹石》)
【無求備於人】(《論語·微子》)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