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羆高臥】
【蒼鷹獨立】讚威鎮一方,獨當一麵。[唐]孟郊《上河陽李大夫》:“蒼鷹獨立時,惡鳥不敢飛。”
【射石飲羽】[漢]韓嬰《韓詩外傳》:“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後用此語頌人射技精湛、勇猛過人。
【天河洗兵】[漢]劉向《說苑·權謀》:周武王出師遇雨,認為是老天爺為他洗刷兵器。後擒紂滅商。後世因以此語為勝軍之兆或勝戰罷兵。
【洗甲天河】甲:兵器。
【黃龍痛飲】《宋史·嶽飛傳》:“金將軍韓常欲以五萬眾內附。飛大喜,語其下曰:‘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黃龍府:金兵的京都老巢。後以之頌人有克敵的雄心壯誌或獲勝的賀詞。
【凱旋而歸】凱旋:得勝歸來。
【投醪飲士】讚關愛士兵。[漢]劉向《列女傳·母儀·楚子發母》:“越王勾踐之伐吳,客有獻醇酒一器,王使人注之江上流,使士卒飲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戰自五也。”醪:濁酒,醪糟。
【簞醪投川】簞:飯籃。
【祖鞭先著】《晉書·劉琨傳》:“琨少負誌氣,有縱橫之才,善交勝己……與範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誌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氣相期如此。”後以之為勉人爭先之語或先成事功的頌詞。
【一鞭先著】著:擊中。
【枕戈待旦、誌梟逆虜】梟:梟首,砍下人頭並懸掛起來。
【大樹將軍】言人不爭功、不居功。《後漢書·馮異傳》載:馮異為將,不與人爭功,凡論功即避大樹之下,軍中稱其“大樹將軍”。
【布衣將軍】出身平民的將軍,作風平易近人的將軍。
【人民衛士】
【投筆從戎、情鍾國防】投筆從戎:《東觀漢紀·班超傳》載,班超不願為人抄寫,投筆歎曰:“大丈夫無他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終成東漢名將。
【如細柳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周亞夫屯兵細柳,常備不懈,軍紀森嚴,漢天子進入軍營,也須按軍紀行事。後因以“細柳營”為軍營的代稱或頌治軍嚴明。
【勝亞夫軍】
【不讓亞夫】
【威如常山蛇】《孫子兵法·九地》:“故善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常山蛇】、玉潤、玉潤、玉潤
【率然軍】
【今日娘子軍】娘子軍: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嫁於柴紹,柴紹隨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時,她盡散家財,組織了七萬人的軍隊,在關中響應。時稱“娘子軍”。
【人民子弟軍】
【指揮若定、措置裕如】裕如:從容,不費力。措置:調兵遣將。
【武勇冠世、功成皓首】用於頌老年將軍。皓首:白頭。
【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垂發:極言年輕。
【鵠發守邊、寶刀不老】鵠發:鶴發,白發。鵠即天鵝。
【鶻入鴉群、雄威無敵】鶻:一種猛禽。
【運籌帷幄、得勝千裏】運籌:出主意,想謀略,製定戰術。帷幄:軍中的帳幕,代軍營。
【魚水情深】讚軍民友誼。
【琴心劍膽】琴為心,劍為膽。喻人剛柔相濟,仁勇兼之。
【馬革裹屍、赤膽忠心】《後漢書·馬援傳》:“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耶?’”
【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語自[三國·魏]曹操《讓縣自明本誌令》。
【心如鐵石、氣若風雲】([唐]楊炯《唐古將軍魏哲神道碑》)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唐]杜甫《重經昭陵》)
【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唐]李白《塞下曲》)
【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明]朱元璋贈徐達語)
【丈夫濺血尋常事、留得人間姓氏香】([明]楊仲年《失題》)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
【裹屍馬革英雄事、縱死終令汗竹香】([明]張家玉《軍中夜感》)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秋瑾《對酒》)
【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徐錫麟《出塞》)
【須知世界文明價、盡是英雄血換來】(辛亥革命烈士熊朝霖《絕命詩》)
【青山到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周恩來語,據1977年1月11日《人民日報》)
【偃武修文、為國盡忠】偃:停止。
【偃武修文、盡忠竭力】
【偃武修文、國事為重】
【解甲歸田、無上榮光】
(以上四條隻用於複原轉業軍人)
十九、頌農人
【讓畔而耕、田舍高人】讓畔:農人讓地畔子(田界)。
【道不拾遺、讓畔而耕】(也可用於頌社風民氣,頌善政。)
【羔酒自勞、田家之樂】
【樂在田家】
【狗吠巷尾、雞鳴桑巔】頌農家之樂。[晉]陶淵明《歸園田居》:“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含哺鼓腹、農家之樂】形容豐衣足食的歡樂。含哺:口中含著食物。鼓腹:拍打著吃飽的肚子。
【吉慶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