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NCAA——NBA的血庫(1 / 1)

詳解NCAA——NBA的血庫

NBA的常盛不衰是因為它有一支龐大的後備軍,有一個完整、嚴密、層層銜接的人才培養選拔體係。在美國,大約有200萬中、小學生接受較為係統的籃球訓練,在大學,約有5萬人進行正規的籃球訓練,這為NBA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NCAA則是NBA的最大後援,據統計,80%的NBA球員來自NCAA。

曆史:NCAA是前身是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1939年由美國全國教練員委員會舉辦了有5支大學球隊參加的聯賽,此後由全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接手主辦,規模越來越大,成為美國最有影響的籃球聯賽,甚至在NBA成立(1946年)後10年也是如此。NCAA一般指由實力較強的300多所大學參加的比賽,相當於大學甲級聯賽。參加NCAA的大學條件比較苛刻,首先該校至少開展男女4個運動大項並有運動隊,其次,球員的SAT和ACT(考試測驗)測驗分數有下限必須在2.0以上。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進入NCAA四強的隊伍主要有公爵大學、杜克大學(1991、1992、2001年冠軍)、肯塔基大學(1996年冠軍)、亞裏桑那大學(1997年冠軍)、堪薩斯大學等。

賽製:參加NCAA的大學幾乎遍布全美各地,參賽球隊一般根據區域分成聯盟,一個聯盟有十幾支或及幾十支球隊,進行一主一客的常規比賽。目前被NCAA承認的有31個聯盟,每個聯盟的第一名自動獲得進軍NCAA64強的資格強。其他33個名額由專家根據實力強弱進行評選。64強再分成東區、西區、中西區、東南區在中立城市進行單場淘汰賽,各區的冠軍就是最後四強。四強通常集中在一個城市進行半決賽和決賽,賽規仍是單場淘汰賽。決賽當天NBA不進行任何比賽,以示尊重。

最大氣晚成者:北卡羅萊納大學的著名教練迪恩·史密斯在1981年以前就4次帶隊成為“甜蜜四強(Dangerous注:SweetFour)”,可沒有拿過一次冠軍,直到1981年才依靠喬丹在比賽中投中最後一球,險勝尤因領軍的喬治城大學隊。

最佳複仇者:1984年尤因率領的喬治城大學隊和奧拉朱旺領銜的休斯敦大學隊在NCAA最後決賽中相遇,奧拉朱旺不幸敗北。10年後,尤因率領的尼克斯隊和奧拉朱旺領銜火箭隊在NBA總決賽中狹路相逢,奧拉朱旺終於報了10年前的一箭之仇。

最佳受益者:皮蒂諾因為帶領肯塔基大學獲得了1996年的冠軍,1997~1998年進入NBA,擔任凱爾特人隊的主教練。弗洛伊德也因在NCAA有出色的表現於上個賽季當上了公牛隊的主教練。

最失意者:鄧肯4年間從未帶領威克大學進入最後四強,奧尼爾、莫寧、穆托姆博也沒有體驗過NCAA四強賽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