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TA技術的設計目標和層次結構
P2P即Peer to Peer,稱為對等連接或對等網絡,P2P技術主要指由硬件形成連接後的信息控製技術,其代表形式是軟件;P2P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因特網上的許多核心協議本身就是P2P的應用程序,因特網的發展過程也說明了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下述特性來描述P2P:
1、Peer知道其他Peer的存在。
2、Peer在一個虛擬的網絡中運行。
3、Peer同時具有Client和Server的特點。
4、多個Peer可以組成為一個Peer組。
從因特網的發展來看,目前已經完全有可能開發新的P2P應用程序來補充和取代現有的集中式應用程序,文件共享程序和聊天程序的成功已經吸引了許多程序員加入P2P程序的開發。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P2P所麵臨的安全、控製和網絡使用的問題將逐步解決。P2P係統可以提供如下功能:
1、Peer的獨立控製能力----用戶將變得非常強大,可以創建自己的組和虛擬網絡,而且可以非常容易地發布自己的資源。
2、可靠性----P2P係統是任何人都可以獲得的可靠係統。
3、擴展性----P2P係統的用戶數量可以急劇膨脹,可以與最大的集中式係統媲美。
4、性能----各種資源之間可以協同工作來有效地解決問題。
P2P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環境的新的應用型技術,主要為軟件技術,P2P網絡應用發展可能要涉及到4個方麵關鍵技術:
1) 對於互聯網上眾多計算機,P2P應用比其他應用要更多考慮那些低端PC的互聯,它們不具備服務器那樣強的聯網能力,同時對於以往的P2P應用技術,現在的硬件環境已經更為複雜,這樣在通信基礎方麵,P2P必須提供在現有硬件邏輯和底層通信協議上的端到端定位(尋址)和握手技術,建立穩定的連接。涉及的技術有IP地址解析、NAT路由及防火牆。
2) 在應用層麵上,如果兩個Peer分別代表兩家不同的公司,而且它們已經通過互聯網建立連接,那麼一方的信息就必須為另一方所識別,所以當前互聯網上關於數據描述和交換的協議,如XML、SOAP、UDDI等都是一個完善的P2P軟件所要考慮的。
3) 有通信就要有安全保障,加密技術是必須要考慮的。
4) 其他需考慮的有如何設置中心服務器,如何控製網絡規模等。
與P2P相關技術,有許多其他的技術被稱做P2P,或者與P2P相關,或者可以被當作P2P使用,主要是以下幾方麵內容:
1、JINI技術;
2、軟件代理(Agent)技術;
3、JXTA的競爭者(Gnutella和Freenet等);
4、Web Services技術。
JXTA設計目標及層次結構
一、 JXTA設計目標
首先,JXTA是為了構建P2P網絡而製訂的一組協議,是處理構建P2P網絡所碰到的問題的解決方法,JXTA標準協議規範介紹如下:
“JXTA由六個協議組成,這些協議是專為特定的、分布式的、對等的網絡計算而設計的。使用這些協議,Peer可以互相合作來建立自我組織、自我管理的對等組,而不必關心它們在網絡中所處的位置(在網絡邊緣或者防火牆的後麵),並且也不需要集中的管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