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流逝,約瑟的官職權力越來越大。到了第七年的年底,雅各的這個兒子已經成為埃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統治者。他也確實是法老忠心耿耿的臣仆。他修建了許多大糧倉,囤滿餘糧,以便防備即將到來的荒年。

等到饑荒降臨,四處橫行時,約瑟已是有備無患。

埃及農民自古以來都是種多少糧食吃多少飯,從不儲存餘糧。現在為了換來全家的口糧,他們隻好把房子和牛都給了法老,最後連土地也不得不放棄了。

等到第七年年終,農民們已變得一貧如洗,而國王卻獨占了從地中海沿岸到月亮群山的所有土地。

就這樣,埃及古老的自由民銷聲匿跡了。從此,埃及開始了沿襲達四千多年的奴隸製度,而這個製度最終造成的災難遠大於十幾次災荒。但從另一方麵來看,奴隸製度的實行不僅使人們得以生存下來,而且還使埃及成了文明世界的商業中心。因為這次災荒橫掃全世界,而埃及是唯一有所準備的國家。

巴比倫、亞述秘迦南都同樣遭受了旱災、蝗災和其他蟲災。在這些地區,成千上萬的人奄奄一息,人口大幅度減少。

同時,父母為了活命,不得不把自己的兒女賣作奴隸。

麵臨突如其來的大災荒,老雅各全家上下也未能幸免,很快他們便嚐到了饑餓的痛苦滋味。最後,在絕望之際,他們決定派人去埃及弄些糧食回來。雅各身邊的11個兒子,除了約瑟的弟弟便雅憫留在家以外,其餘的都趕著毛驢,背著空袋子西行埃及求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