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1 / 3)

學武術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不能不算是一個很大的引誘,尤其是對一些整天遊手好閑、四處找事的孩子來說,最容易形成一種敲擊心靈的誘惑。影視世界裏的點穴手法、揮掌石裂的內功心法,用夢寐以求的神功,去征服任何孩子的希望,是每個喜歡武俠人物的孩子心裏都曾有過的幻想。而馬成更是幻想得不得了,因為他自身遊手好閑的毛病勝過於任何同年齡的孩子,那種急於在孩子界稱雄稱霸的想法,更是促使他走上了這條習武之路。隻是,誰也想不到的是,武術教練的一句話,竟然改變了他玩世不恭的性格。

原因是,他第一天到武館就和異常嚴厲的師哥發生了鬥毆事件,他受不了那師哥對自己嚴厲的態度。當然,在師哥武技純熟的攻擊下,他就被輕易的打倒了。就在他倒下的那一刻,館長就出現了,把那個師哥一頓訓斥,而館長訓斥師哥的話,令他聽得特別的受用。他永遠記下了館長的沒那幾句話:在我們現在的和平年代下,學武之人,應該以強身健體為主,見義勇為為輔。不能憑一時之氣,就要於武相搏,有損團結,那不是一個學武之人所為之事,學武就應該學武的精神,學武的靈魂。不以武壓人,不以武欺人,做到以武維和,淩強扶弱,才是一個真真有資格學武之人,才算一個真真的英雄俠士。

館長的幾句話,令他頓開茅塞,因為他一向看好英雄所為,隻是沒人點撥,才把打打殺殺當成主線,忽略了英雄的概念。

別看他以往學習頭疼,可是練武卻絕不含糊。或許學武與他的性格正好對路,所以他真的是下了一番苦工,也真的能稱得上是勤學苦練了。幾個月的基本磨練,武術的基本功他已經是練得紮紮實實了,拳術也學了幾套。在教練就該教兵器技藝的同時,他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刀來作為自己的趁手兵器。教練就問:你不是一直說,自己要成為一個英雄俠士嗎?那為什麼要選擇刀,而不選擇劍?我可是一直都在講,隻有劍才可以稱得上群兵器裏的君子呦!他想也不想的就回道:我就是喜歡刀,因為我覺得劍像女人一樣無力,而刀看起來要威猛的多。學武關鍵是自好,所以教練也沒在多說什麼,與是就認真的教起刀術來。可是隻教了一招,教練就笑著對他道:小成啊!你真笨,你把刀拿錯手了,快換過來!快!

馬成不以為然道:那館長為什麼就老用左手拿刀啊!我老看見他都是那樣。

教練就又笑了:那是因為館長從小就是個左撇子,所以才練出了一個左手刀啊!而你又不是左撇子。

馬成就反駁道:總之,我一直覺得左手用刀好些,就像館長那樣最好。

教練一時就很納悶起來,問:為什麼你這樣想,為什麼?

馬成想了想,卻一時也說不明白,隻好道:我就是喜歡左手用刀,因為我的右手不好使,所以,不管怎麼樣,馬成都執意要用左手拿刀。不是右手不好使,而是,在他的心裏館長就是他心裏的英雄俠士,隻要是館長喜歡的,無疑他也絕不會嫌棄。這大概就是孩子們共同的一個崇拜英雄的氣節吧。

三年以後回家,他也就真真的脫胎換骨了。時不時的為比他小的孩子講一些英雄事跡,說一些俠士語錄。連家長和村裏的人,都說他出去再回來以後,長高了,長白了,關鍵一點是也懂事多了。從此以後,就再也沒人再說他神經病了。

他回到家以後,還是沒改掉在街上亂晃的毛病,之是現在的亂晃比以前可要有意義的多了。先打了一把刀,沒天早晨早起,在自家院裏練玩了,吃完早飯,就上街瞎晃,遇到比他小的孩子或年輕人,就對他們說:以後隻要村子裏的孩子,在外麵受了什麼氣,就來找我,我幫你們出麵把氣還回去,前提是,一定要有理才行,這叫淩強扶弱。孩子們就笑了。不是高興,是以為他在吹牛。

不過,老天要讓誰出頭,那是誰也擋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