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柔柔撲麵而來,幽幽一線清音漸漸明晰可辨——是簫聲。
那簫聲纏綿婉轉,似訴衷情,幽幽聲線如深澗清泉,緩緩浸潤長久枯澀的心田。一音一韻輕柔流轉,忽覺虛無縹緲、若有似無,又覺穿胸直入、縈回不息。就中深情滿溢,悄然侵襲了四肢百骸,直教人欲忘卻所有地沉溺下去——卻是那樣悲傷寥落的曲調,仿佛要以此傾盡今生所有哀愁悵惘,從此再無更深的傷悲。
原來,能有寂寞如斯、悲情如許,以至能憑簫聲一曲直摧肺腑、久震心扉。
月光悄然流瀉了一地,仿佛也帶了清冷的溫度和憂鬱的色彩。一眾宮人俱是屏息靜氣,生怕些微一點兒聲響攪碎了這溶於月色的簫管悠悠。
一曲漸已,簫聲徐徐止歇,唯餘和風拂麵,漾動嫋嫋餘音。一時夜幕之下又是靜謐如水、微瀾不興,皇帝卻猶一動不動立在當地,再難驅盡滿心情思糾纏。
眸中有光亮一閃而過,他忽回過了神來,循著簫聲傳來的方向疾步而去。趙忠敬猶醉心於那簫曲之中,很是愣了一愣,才領了諸多宮人急急趕上。
一路行來,直至太液池碧波之畔,樹影橫斜,卻不見有吹簫之人。
到底還是錯過了。他吐出低不可聞一聲輕歎,眉間惆悵隱沒在幽深夜色中。
一旁樓閣精巧,正是憑水而建的望湖軒。
望湖軒……
皇帝急急轉身,緊趕幾步邁入軒中——卻也是空無一人。
不,不是無人……
自敞軒之中憑窗望去,太液池煙波浩漭盡收眼底。明月之下,粼粼水光反著撩人月色,愈加溫柔繾綣。波瀾蕩漾間,十數點星芒閃爍,躍入眼簾。
——是河燈。素紙折就白蓮千葉,其間幽幽一點燭火飄搖。白蓮臨風而綻,沐著清輝如水,自在逐流。
漣漪千重,就中多少柔情旖旎?
對岸修竹環繞之下一座玲瓏亭台,正是漪碧亭。湖岸芳草萋萋,憑湖臨水盈盈一個女子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