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斯特普爾斯·劉易斯(1898-1963年),簡稱C.S.劉易斯,出生於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的一個富有的清教徒律師家庭。小時候常常沉浸於幻想,喜歡躲在小閣樓上閱讀畢翠克絲·波特的《彼得兔的故事》、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以及麥克唐納、內斯比特的作品及北歐神話。因為厭惡學校,在家庭教師的指導下學習並閱讀了大量的經典作品,為後來的研究及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劉易斯於1916年考上牛津大學,1917年入校學習,期間曾應征入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結束後複員,次年回到牛津大學繼續學習。1923年從牛津畢業時,劉易斯獲得了古典人文學科、哲學、文學三個優等學士的學位,這在牛津大學的曆史上是非常罕見的。1925年,劉易斯在牛津大學的莫德林學院擔任研究員,開始了在牛津長達三十年的執教曆程。任教期間,他結識了N.柯格希爾(牛津大學英國文學教授)和J.R.R.托爾金(牛津大學語言學教授,《魔戒》的作者),在這兩位好朋友的影響下,劉易斯成為了基督徒。1954年底,劉易斯離開牛津大學,到劍橋大學就任專門為他設立的中古與文藝複興時期英國文學教授一職。1963年8月,他辭去劍橋大學的教授和研究員職務,同年11月22日,因心髒病發作於家中去世,而這一天也是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著名作家A.赫胥黎去世的日子。
劉易斯畢生從事於文學、哲學、神學方麵的研究,對中古及文藝複興時期的英國文學造詣尤深。他著作等身,出版過作品五十餘部。不僅是一位深受學生愛戴的老師,更是英國20世紀著名的文學家、學者、傑出的批評家,堪稱英國文學的一代巨擘。
2008年,在英國《泰晤士報》評選的“1945年後最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中,劉易斯名列第十一位。2013年11月22日,在劉易斯逝世50周年時,他的紀念碑進駐倫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詩人角”。
《納尼亞傳奇》是劉易斯最富盛名的作品,也是世界兒童文學的經典作品,它的產生,是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1933年,劉易斯和趣味相投的同事組建了一個名為“Inklings”的團體,成員包括托爾金等幾位朋友。他們定期到“鷹和小孩”酒吧喝酒、交談、思考,朗讀自己正在創作的作品,靈感的火花就在這樣的交流和碰撞中產生了。劉易斯和托爾金約定各寫一部神話作品,從此,兩部偉大的奇幻著作《納尼亞傳奇》和《魔戒》便誕生了。
1950年,劉易斯發表了《納尼亞傳奇》的第一部《獅子、女巫和魔衣櫃》,深受廣大讀者歡迎。此後六年,他繼續以納尼亞王國為主題,每年發表一部相關的作品,連同前麵的《獅子、女巫和魔衣櫃》,共同組成偉大的著作《納尼亞傳奇》。1956年出版的《最後一戰》,為劉易斯贏得了英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卡內基文學獎”。
《納尼亞傳奇》集神話、童話和傳奇為一體,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情節曲折生動,現在已經是英語世界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它已被翻譯成41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1億冊,多次被改編成廣播、電視、舞台劇及電影。
不僅如此,《納尼亞傳奇》對後世的兒童文學創作影響巨大,當代的很多兒童暢銷作品像丹尼爾·漢德勒的《斯尼奇的不幸曆險》,歐因·科弗的《阿特米斯奇幻曆險》(在43個國家和地區出版,全球銷量1300餘萬冊,在歐洲暢銷榜的排名已超出《哈利·波特》)、菲利普·普爾曼的《黑暗物質三部曲》(風靡歐美,被認為是“繼《魔戒》作者J.R.R.托爾金之後最優秀的盎格魯-撒克遜奇幻小說家”),都頗受《納尼亞傳奇》的影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納尼亞傳奇》問世的半個世紀後,英國一位著名的女作家,非常喜愛《納尼亞傳奇》,每天晚上都要讀上幾段。在《納尼亞傳奇》的影響下,這位女作家也寫了七部奇幻小說,風靡全世界。這位女作家就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