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坦克曆來把坦克的防護性放在第一位。著名的“喬巴姆”裝甲就是英國於1976年自行研製成功的。這種裝甲由兩層鋼板之間夾數層陶瓷材料組成,對破甲彈的防護力是均質鋼裝甲的3倍。“挑戰者”Ⅰ型坦克的炮塔和車體正麵60°的弧度內以及側裙板,都采用了“喬巴姆”裝甲,鑄就了“挑戰者”的“金剛不壞”之身,而這也使得“挑戰者”的體重達到了62噸。英國人驕傲地宣稱,“挑戰者”坦克的裝甲可以對付所有反坦克武器的攻擊,不僅能對付破甲彈,對付動能彈和碎甲彈也非常有效。
在當今世界主戰坦克的行列中,“挑戰者”型主戰坦克以其防護超群、火力較強等特點受到不少國家的認同,這些國家都對其進行了大批量的采購。
在海灣戰爭中,“挑戰者”Ⅰ型坦克除采用“喬巴姆”複合裝甲外,還加裝了反應裝甲塊,原有的鋼製側裙板也被反應裝甲塊取代。故此,該型坦克在戰爭中表現出眾。
“挑戰者”Ⅱ型主戰坦克在1998年6月正式裝備部隊。到2002年,英國皇家陸軍所有的團基本上都列裝了該型坦克。“挑戰者”Ⅱ型主戰坦克是在“挑戰者”Ⅰ型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挑戰者”Ⅱ型坦克除采用增強的“喬巴姆”裝甲外,還加強了頂部裝甲防護。該坦克全重625噸,長(火炮向前)1155米、寬35米,乘員4人。“挑戰者”Ⅱ型坦克的最高時速為59千米,最大公路行程為450千米。雖然它在同類主戰坦克中是最慢的,但是這種坦克極為適合防禦作戰,其防護力在當代主戰坦克中是數一數二的。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
在以生產“豹1”和“豹2”坦克而馳名世界的德國克勞斯·馬菲公司的技術援助下,1974年,印度開始研製新一代“阿瓊”主戰坦克。該坦克的整體設計思路接近“豹2”坦克,采用平直裝甲,外形方正。坦克乘員4人,戰鬥全重58噸,車寬35米,車高23米。主炮是一門120毫米的線膛炮,可用彈種主要為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碎甲彈,彈藥基數64發。“阿瓊”坦克的機動性較為出色,最大時速72千米,爬坡度31°,越壕寬3米。“阿瓊”坦克炮彈初速高,動能大,穿甲能力好;首發命中率和機動性強,對運動目標的反應與捕捉能力較好,一般被動反應時間不超過8秒;具有晝夜全天候捕捉目標和精確命中能力。但關鍵部件為進口,研製時間達20年之久,安全性、可靠性和維護性差,“硬傷”較重。
“阿瓊”主戰坦克采用120毫米高膛壓線膛炮,人工裝填彈藥,故該坦克持續作戰能力較差。另有與主炮並列的762毫米機槍和炮塔上的127毫米機槍,後者可以在炮塔內遙控射擊。
值得一提的是,該坦克的指揮儀式火控係統按其技術特征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炮長擁有雙向穩定的晝間/激光測距/熱成像“三合一”瞄準鏡,其中熱成像瞄準鏡有3個放大倍率,夜間視距可達3000米,瞄準鏡還配有微光電視,提高了夜間觀察、監視和射擊能力。
法國AMX“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為了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率領法國裝甲二師解放巴黎的菲利普·勒克萊爾將軍,法國研製了“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勒克萊爾”主戰坦克於1992年1月研製成功並交付法國陸軍。到目前為止,“勒克萊爾”坦克及其改進型的產量已接近千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