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5章 江蘇女人:如詩如畫的江南,溫婉佳人美如玉(1 / 1)

在國人的心中,江南與其說是一個地理概念,不如說更是一個人文概念,證據便是曆朝曆代文人墨客們遊江南的那些詩文墨稿。那些冶遊、豔遇式的歌詠,雖然大都是無聊文人們排遣惆悵的方式,但其中也確有令人肝腸寸斷的愛情故事。這些故事,如果發生在大漠朔方,那情調肯定要差多了。但隻要一搬到江南,在這些故事中蒙上一層江南細雨、伴上幾聲簫管絲竹、滴上幾滴江南女子的清淚,便立刻會顯出一種楚楚動人的清婉和幽深。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美景,世外桃源,魚米之鄉,佳麗地,三秋桂子,十裏荷香。這一切,當然都是迷倒文人的境界,但其實這往往不過是江南的背景。千百年來,在江南那一道道迷人美景之外,使中國文人神馳夢往,甚至清朝乾隆帝不惜放棄政務而三下江南的真正緣由,撲朔迷離之間,他們更像是在追尋“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一道窈窕的江南佳麗身影。

江蘇自古以來就是個盛產美女的地方。江蘇美女為曆代文人墨客所青睞。杜牧在這裏留下了“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的感慨;朱自清在《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裏寫過她們的身影和歌聲,大觀園寶玉公子眼中“閬苑仙葩”的黛玉是江蘇人……

美人天下皆有,但江南氣質和江南神韻的美,則為江南女子獨有。這種“獨有”,一是別種女子學不來;二是學了,也有一種“變味兒”的感覺,有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而江南女子的韻味並不是單一的容貌美態,人們念念不忘的是江南女子的情致,這也是江南文化的精髓:深情、含蓄、細膩、溫婉、迷蒙而又明明帶有一絲傷感的情調。

南京的女人雍容華貴,隱隱然有股霸氣。能做到既能風流,又兼優雅氣派,很受帝王將相尊寵;蘇州的小家碧玉,天生麗資,氣質出眾,通琴棋書畫,學百家之長;常州的小女子聰慧,但低調不張揚;無錫的漁家女風風火火很能幹;揚州女子可與蘇州比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徐州的女人性格豪爽粗放,英姿颯爽;南通才女多出身書香門第;淮安的水鄉妹子淳樸、本分。江蘇的女人真是千分嫵媚,萬種風情。溫柔善良有之,自然清純有之,更不乏聰穎美麗。心靈、外容、氣質與智慧四者兼備。

金庸先生說:“八分容貌,加上十二分的溫柔,便不遜於十分人才的美女!”江蘇女人說話珠圓玉潤,如夜鶯百靈,別有一種楚楚動人的風致。輕柔者如吳儂軟語,便是罵人,也會讓人覺得悅耳動聽。溫柔如水加上妙語如珠,怎不讓人心心念念?

江蘇女人蕙質蘭心,讀書、寫詩、作畫,沒有一樣輸給男人。男人也不得不讓她們“三分”。這“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塵”的“三分”,而是“天下隻有三分月色”的“三分”。所以,“舉案齊眉”是對男人的基本要求。

江蘇女人顧家。她們把“世界大觀”“錦繡中華”的微縮景觀全搬到家裏,牆上掛的不是韓幹的牛就是徐悲鴻的馬,地毯上一塵不染,喝茶的壺是紫砂的,吃飯的碗是景德鎮的,插花的瓶是景泰藍的,連煙灰缸可能都不是凡品。對待男人,她們嚴格管理、大膽監督,並且一分為二:上班聽領導的,下班聽妻子的。但是,在對鄰居進行禮節性的訪問,或者朋友聚會這類重要的外交場合,女人會顯出一副小鳥依人狀,對男人百依百順。你絕對看不出,在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有一個更成功的女人。她們要的隻是祥和安寧的生活,所以,她們不會把男人當做印鈔機,加班加點,還嫌男人賺回來的錢不夠多。娶江蘇女人為妻的男人,真令人豔羨!

江蘇女明星:劉嘉玲、梅婷、江珊、韓雪

江蘇才女代表:陸小曼、徐燦、陳圓圓、王安憶